58歲的王姓婦人罹患甲狀腺結節超過3年,最近一次做超音波檢查,發現數顆結節之中最大的約有3公分,而抽血檢查發現有輕微的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面對可能需要接受手術切除結節,她決定轉診至中醫科治療。

中醫師得知她還有失眠、半夜心悸等問題,於是開立「血府逐瘀湯」,服用1個月之後,她感覺到身體的燥熱感減輕,變得容易入睡,而半夜心悸的情況也逐漸改善;她在接受中醫治療的期間,病況保持穩定,7個月後再做檢查時,甲狀腺結節已經小於1厘米。

甲狀腺的位置和功能

甲狀腺位於人體的前頸部、氣管的前方,雖然體積不大,卻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的荷爾蒙主要調控全身細胞的新陳代謝。當甲狀腺異常腫大,或是出現腫塊時,除了會造成頸部外觀凸出腫大之外,還可能擠壓到鄰近的氣管或食道。

甲狀腺結節出現的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診醫生謝旭東說,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中出現腫塊,只有出現1個結節叫做「單一結節」,出現2個以上就是「多發性結節」;甲狀腺結節是內分泌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大約4%~7%的成年人罹患此病。

甲狀腺結節好發於女性,當結節還小時,症狀不明顯,通常是健康檢查才發現;當結節變大之後,會產生壓迫,造成吞嚥時有異物感、呼吸不順暢感,或是出現聲音沙啞的症狀。

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

謝旭東表示,大部份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是仍有大約5%的機率是惡性腫瘤(甲狀腺癌),所以在診斷時要格外留意。

在一般情況下,對於良性結節,建議定期追蹤其大小,如果是惡性或持續增大,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而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主要是開立內服中藥,逐步縮小結節。

引起甲狀腺結節的原因

謝旭東指出,目前引起甲狀腺結節的發病機理尚不明確,推測與個人體質因素的差異、家族遺傳、居住地區、飲水、食物、機體自身免疫因素、物理化學方面的刺激、內分泌失調等原因有關。

中醫觀點則認為,甲狀腺結節多為憂思鬱怒、肝鬱火伏、情志內傷、肝失調導致肝氣鬱結而引發;簡單來說,就是壓力太大所造成。

甲狀腺結節的中醫療法

謝旭東說明,甲狀腺結節在中醫歸屬於「癭瘤」或「氣癭」的範疇,其形成與飲食、遺傳、情緒壓力有關;患者體內陰陽乖戾、痰濕內生、氣滯痰凝,瘀積久聚而成形,進而引起血脈瘀阻,由「氣、痰、瘀」三者合而交結形成甲狀腺結節。

當上述的原因造成中醫所謂的「肝氣鬱結」,之後伴隨的瘀血發生於脖子兩側,就會導致甲狀腺結節;在治療上會使用「血府逐瘀湯」,能改善肝經的氣滯血瘀。

如果有失眠問題者,可以加入半夏、茯苓等寧心安神的藥材;有日久體虛的狀況者,可加入地黃、首烏等滋補的藥材,促使人體的陰陽系統達到平衡,結節自然就會縮小。

調理氣血之道和養生茶飲

謝旭東建議,發現甲狀腺結節要先檢查發病的原因,現今比較不會再像過去多由飲食缺碘所致,而且無論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都有可能引發,甚至也與自體免疫相關,比如橋本氏甲狀腺炎。

通常甲狀腺結節會伴隨甲亢,多數與肝氣鬱結相關,此時應該放慢生活步調,飲食上要多食用青色的食物養肝,比如青色的蘋果、葡萄,或是綠色的青菜等。在此推薦一味能疏肝理氣的茶飲——雙花養肝茶。

雙花養肝茶

藥材:

玫瑰花2錢、綠萼梅2錢、佛手1錢。

做法:

將上述3味藥材裝入濾茶袋中,再置於500c.c.的熱水中悶10分鐘即成,每周飲用2~3次。

功效:

玫瑰花、綠萼梅能疏肝理氣、和血養顏,佛手則是「果中仙品」,能養肝和胃,對於生活步調快、壓力大的現代人來說,具有心情放鬆的效果。

注意事項:

如果罹患感冒、急性腸胃炎,或是體質敏感者需要在醫師指示下飲用。

此外,在日常生活上,要經常按壓內關穴、太衝穴和三陰交穴,每天睡前雙側輪流按壓各5分鐘;內關穴、三陰交穴能行氣活血,促進結節的消散;太衝穴為肝經的原穴,能疏肝理氣、緩解緊張的情緒。◇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