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日前公布了對TikTok內容的真實性的獨家調查,發現了大量虛假資訊。法律人士指出,TikTok對整個西方世界,特別是年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很容易造成顛覆性影響。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日前完成了對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潛在違規行為的調查,認為被告正在違反或即將違反法律,訴訟符合公眾利益,並於6月25日將此案提交給司法部。司法部計劃將對TikTok提起訴訟,重點將指控其侵犯兒童私隱權。

數據安全被認為是TikTok存在的最大潛在風險。此前英國及歐盟都從保護兒童私隱方面對其進行責罰。

對此,前北京律師、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對《大紀元》表示,「美國司法部之所以選擇侵犯兒童私隱的罪名對其進行指控,是為了更有效地打擊TikTok。」

NHK獨家驗證 TikTok存在 大量虛假資訊

TikTok在日本同樣因出現各種問題而引起質疑與關注。

基於此,日本放送協會(NHK)以TikTok影片內容的真實性為焦點,對其影片(日語版)進行了獨家調查。結果顯示,其內容含有大量錯誤情報、虛假資訊;而這些影片的總瀏覽量至少超過3億次。

據日本政府總務省的2023年情報通訊現狀報告,TikTok在日本擁有1,700萬月活躍用戶,用戶數和使用率均為日本第六大社交媒體。使用率最高的年齡層為10至19歲青少年,達62.4%。

NHK以瀏覽量10萬次以上的影片為對象進行調查,發現至少有170個影片存在虛假情報、無根據情報問題;瀏覽量100萬次以上的影片中有93個。

例如,「某防曬霜含致癌物質,歐美禁止使用」,瀏覽量789萬次;「因個人號碼強制綁定而導致資產洩漏給政府」,瀏覽量393萬次;「著名的某某,因流產緊急送醫」,瀏覽量370萬次。甚至有影片稱,日本新紙幣發行後,舊紙幣將不能使用,儲蓄被封。該影片的瀏覽量為185萬次。

截至6月20日,瀏覽量10萬次以上的投稿中,健康醫療類的虛假資訊最多,佔35%;陰謀論佔27%;金錢商業佔18%;科技佔16%;國際形勢與外國人佔15%;災害佔15%;文體佔12%;政治佔12%;此外為食品、歷史、美容及其它。

針對這些虛假資訊,NHK在TikTok上舉報了42次,而被認定違反指導方針的只有2宗。

此外,NHK還向TikTok提出質疑:由於相同內容的推薦影片連續顯示,恐使用戶難以從不同角度注意到其它資訊,很容易陷入「過濾氣泡」(又稱同溫層、訊息繭房)。對此,TikTok稱「推薦」正在採取措施。

東京大學副教授澀谷遊野(Yuya Shibuya)對NHK表示,TikTok是一個「適應個性」很強的平台,會反覆推薦符合每個人興趣的類似影片,反覆觀看,會受其影響。

她還指出,年輕一代長期處於「過濾氣泡」中,存在接觸不確切訊息而不知的風險,需要採取切實措施,避免產生中長期影響。TikTok需要公開第三方可以驗證的相關情報。

賴建平表示,TikTok上面有很多陰謀論、虛假資訊、謠言,一些人偽造很多不實消息在網上傳播;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操控政治的作用,如美國的各級選舉。在這上面可以做很多文章,這裏的操作空間很大。TikTok存在政治安全問題,其實是對一國政治的威脅。

關於TikTok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尤其是給兒童帶來的負面影響,廣泛受到世界關注。

據皮尤民調數據,美國13至17歲青少年中,有67%的孩子使用TikTok,其中16%的青少年表示:幾乎時時刻刻都在使用TikTok。

賴建平表示,青少年沒有分辨能力,TikTok卻向他們不斷灌輸很多虛假資訊,很多陰謀論,去影響青少年。TikTok通過這樣的操作,對整個西方世界,特別是年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很容易造成顛覆性影響。◇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