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世界第二大貨櫃運輸港口,最近的擁塞程度已達到COVID-19大流行以來的高峰,這表明胡塞武裝在紅海發動的襲擊,已擾亂了全球遠洋運輸。許多亞洲和歐洲港口也出現了延誤。

零售商、製造商和其它依賴船運的行業,再次面臨航運價格飆升、港口積壓和空箱短缺等問題。與此同時,許多公司正努力累積庫存,以迎接年底購物旺季的到來,這可能增加通貨膨脹的風險。

海運數據公司Linerlytica本月表示,全球港口擁塞程度已達18個月以來的新高,60%的船隻停泊亞洲。截至6月中旬,總運力超過240萬箱(20呎櫃)的船隻,正在下錨地點等候。

自去年11月以來,船隻為了避開也門胡塞組織在紅海的攻擊,只好繞行非洲,選擇更遠的航線,導致船運時間表被打亂,錯過了航行計劃,停靠的港口也減少了。

為此,大型貨輪開始在新加坡等轉運中心一次性卸載更多貨物,放棄部份航程,以趕上船期。

在這些轉運中心,有大量的貨物被重新裝載到其它船隻上,以完成最後一段航程。

德魯里(Drewry)航運諮詢的董事Jayendu Krishna說:「托運人正試圖將貨櫃扔到轉運中心,來應對這種情況。」

德魯里表示,1月至5月之間新加坡的平均貨物卸載量大增了22%,其它樞紐的積貨也在增加。

2024年6月18日,新加坡巴西班讓(Pasir Panjang)碼頭。 (ROSLAN RAHMA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6月18日,新加坡巴西班讓(Pasir Panjang)碼頭。 (ROSLAN RAHMAN/AFP via Getty Images)

作為世界第二大船運港口,新加坡近幾周的擁塞情況尤為嚴重。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5月底表示,貨櫃船靠泊的平均等待時間為兩到三天。貨櫃追蹤公司Linerlytica和PortCast表示,延誤時間可能長達一周。通常,等待時間應少於一天。

由於一些船隻跳過新加坡,鄰近港口也出現了積壓。

Linerlytica表示,壓力已轉移到馬來西亞的巴生港(Klang)和丹絨帕拉帕斯港(Tanjung Pelepas),而中國港口的等待時間也在攀升,其中上海、青島的延誤時間最長。

德魯里預計,主要轉運港的擁塞狀況仍將居高不下,但隨著承運商增加運力和恢復船期,擁塞狀況可能逐漸緩解。

新加坡港務局已重新開放了吉寶碼頭(Keppel)的舊泊位和堆場,並將在大士港(Tuas)開放更多泊位,以解決塞港問題。

本月早先,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表示,由於這些擁塞問題,將取消原計劃於7月初從中國和南韓出發的兩次西行航程。

托運人和研究公司表示,似乎是因為客戶預期需求旺盛提前發貨,使一年一度的航運旺季提早到來,加劇了港口擁塞狀況。與此同時,貨櫃運價正在飆升,這增加了另一輪通貨膨脹風險。

全美零售聯合會(NRF)負責供應鏈和海關政策的副總裁Jonathan Gold表示,由於美國消費者的支出持續高於去年,零售商正在備貨以滿足需求。

自2024年初以來,從亞洲到美國、歐洲的貨櫃運費價格已上漲了兩倍。

對今年美國港口可能發生罷工的擔憂,也可能使旺季提前到來,DHL表示德國港口的罷工也加劇了船運困境。

專家警告,所有這些干擾可能意味著消費者要支付更高的價格。#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相關報道)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