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科技企業正在裁員,僱主們正嘗試在日漸減少的員工隊伍上擠出更多的工作時間,對員工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在最近一次對員工的講話中,京東集團創辦人劉強東警告,一些員工希望享受生活,視生活第一,工作第二,不想拚搏,他的公司不能容忍這樣的員工。

「這個選擇沒有錯,但只能說你不是我的兄弟」,劉強東說,「你的存在會讓我們拚搏的兄弟們利益嚴重受損,這對仍每天戰鬥、在加班加點工作的人,是不公平的。」

他稱,業績不好、又不拚搏的人,公司一個都不能容忍,「都會逐步通過各種手段全部淘汰出局」。

這一警告並不罕見。目前,許多中國科技業面臨低增長、競爭加劇,使許多企業開始裁員,並對剩下的員工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隨著經濟增長停滯和股價下跌,中國五大上市科企的市值,從2021年高峰至今已減少了約1.3萬億美元。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集團拼多多是一個值得仿傚的案例。去年,拼多多創造了600億人民幣(約82.63億美元)的利潤,相當於每位員工創造340萬人民幣的利潤,這是騰訊的3倍,阿里巴巴的9倍。

但拼多多員工的工時非常長。3年前,有2名員工在事故中喪生,同事們認為這與過勞有關。

一位前員工曾說,她在拼多多工作的2年裏,工時太長,她基本上停止了「社交互動、業餘愛好,甚至戀愛生活」。

「我離職後,就像重新與社會建立了聯繫。」這位員工說。

為提高績效,阿里巴巴和騰訊自2021年以來已裁員數萬人。騰訊高管承認,他們在招聘時增加了「低成本人才」,這通常是指年輕員工。

新流行的委婉說法,掩飾了裁員的痛苦。公司說要「優化」員工隊伍,員工則告訴朋友他們「畢業了」,或收到了僱主的「大禮包」,意思是他們被解僱,得到了遣散費。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陳慧玲(Jenny Chan)告訴《金融時報》,科技公司正在「尋找大城市裏時間靈活的年輕未婚人才,同時放棄年長且『競爭力較弱』的員工……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工作和家庭之間的衝突非常嚴重」。

去年,就業平台「拉勾招聘」和諮詢服務機構「壹心理」在中國大城市對2,200名專業人士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60%的人對職業前景不明感到焦慮,44%的人擔心工作與生活無法平衡。

對中國的許多人來說,百度公關副總裁璩靜上個月的一番話,充份體現了中國科技業正在「內卷化」。她在網上發布的影片中說,有員工因連續出差50天,擔心影響家庭關係,她卻認為「我為甚麼要考慮員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的婆婆」。

她還說出「工作沒有假期」、「要求員工24小時手機開機,隨傳隨到」等爭議性言論。

一位科技公司創辦人坦承,他正考慮如何讓團隊更加努力工作,並補充說,他對一些員工在他下班前離開感到不滿。

「一方面,我理解我的員工每天晚上7時半就下班,他們還要回家。但另一方面,我希望他們工作到9時或10時,」他說,「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是這樣做的,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如何生存?」◇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