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發表的G7公報中,罕見地28次提到中共,且措辭強硬。分析認為,公報體現了歐美決定把中俄捆綁在一起對付的戰略方向。下一步很有可能對中俄合作的生命線之一——中國的銀行啟動制裁行動,因為中共沒有收手的跡象。

與以往G7峰會不同,在談及有關中共的尖銳問題時,這次G7峰會不再給中共「留面子」,在產能過剩、俄烏戰爭、南海等核心問題上,中共被頻繁提及,甚至連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名字也被直接談及。

在14日發布的G7公報中,有關烏克蘭戰爭部份,直接點名中共支持俄羅斯戰爭,並提出警告:「我們將繼續根據我們的法律制度採取措施,打擊中國(中共)和第三國向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物質支持的行為者,包括金融機構,以及協助俄羅斯採購國防工業基地物品的其它中國實體。」

G7還表明會採取進一步行動,包括制裁、懲罰幫助俄羅斯繞過西方禁運的中國實體,並誓言實施限制措施,防止濫用並限制進入我們金融系統的權限。

6月17日,到訪華盛頓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威爾遜中心發表演說時警告北京,如果中共繼續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技術,北約盟國會讓其付出代價。

他說:「去年,俄羅斯90%的微電子產品從中國進口,用於生產導彈、坦克和飛機。中國(中共)也致力於向俄羅斯提供更強大的衛星能力和圖像。」

斯托爾滕貝格還直接點名習近平正在助推歐洲的戰火。他說:「在公開場合,習主席試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他在這場衝突中處於一個並不重要的位置,以避免制裁並保持貿易暢通。但現實是,中國(中共)正在助推自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武裝衝突。」

美國訊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恒青6月17日對大紀元表示,這次G7的整體聲明多數議題與中共有關,可以說是一個針對中共的峰會,這是有別於過去歷次峰會的重要看點。

他說:「過去,歐美國家或多或少考慮到與中國(中共)在經濟、外交、政治上的往來,一直投鼠忌器,很少點名中國(中共)。但是,這次G7出現重大轉變,傳遞出非常清晰的訊號:(中共)只要向俄羅斯提供支持,那就要堅決地讓它付出沉重的代價。」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18日在新唐人「新聞大破解」專題節目中分析認為,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經歷了幾輪升級,現在進一步升級擴大對俄羅斯金融系統的制裁,還包括與俄羅斯銀行有業務往來的國家,針對中共的意圖明顯。G7峰會以及之後在瑞士舉行的俄烏戰爭相關的國際和平會議的目的之一是布局俄烏戰爭後的國際新秩序。

「美國現在是把俄國與中共綁到一起來對付。對美國來講全球一盤棋,必須在全球的大戰略之下,應對俄烏戰爭,現在美國針對的不只是俄國,還有中共,所以G7聲明中,針對中共的項目很多。」他說。

美升級對俄制裁 俄央行宣布綁定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在G7峰會前一天(12日),美國宣布大幅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美國財政部表示,將目標鎖定俄羅斯與其它地區的300多個個人與實體,包括在亞洲、歐洲與非洲。還鎖定了將半導體轉移到俄羅斯的香港空殼公司,其涉及價值近1億美元的晶片等援俄商品。

同時,美國財政部還對俄羅斯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部份祭出制裁,對象包括莫斯科交易所(Moscow Exchange)以及其下設的國家結算存管公司和國家清算中心。

遭受新一輪制裁後,13日,俄羅斯證券交易所宣布暫停使用美元和歐元進行外匯及貴金屬的交易,也不再使用以美元和歐元結算的金融工具進行交易。另外,俄羅斯央行宣布人民幣將成為俄羅斯的主要外幣,人民幣-盧布匯率將成其它貨幣匯率的設定參考。

美元和歐元的交易被暫停後引發民眾恐慌。擁有超過 30 萬名訂閱者、發布俄羅斯經濟和銀行最新資訊的Bankrollo,在Telegram分享了聖彼得堡一家貨幣兌換商門前,民眾排長龍搶換美元的場景。

Bankrollo 在另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元匯率飛速上漲,當地Norvik 銀行設定了新的美元匯率:1美元兌 200 盧布。而6月11日的收盤匯率,在莫斯科交易所,1美元兌89.10盧布,1歐元兌95.62盧布。

俄央行緊急投放人民幣 金額破單日紀錄 

美元與歐元被停止後,俄羅斯央行押注人民幣尋找出路。6月13日,俄羅斯央行在貨幣互換交易中,以1,742億盧布向俄羅斯的商業銀行提供142億元人民幣(約19.6億美元)的貸款。這創下2023年1月底以來,人民幣的日交易量的新高。此前,俄羅斯央行將人民幣兌換盧布的貨幣互換日限額設定為100億元人民幣(約13.8億美元)。

但是在14日,俄央行將上述中俄貨幣互換工具的限額翻倍至200億元人民幣(約27.6億美元)。這些措施使人民幣成為俄羅斯銀行尋求補充外匯儲備的唯一貨幣。

俄羅斯央行宣布綁定及投放人民幣的背景是基於2014年10月,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俄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共央行)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其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約207億美元)/8,150億盧布的互換協議。有效期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中俄簽署本幣互換協議這一年的2月,俄羅斯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遭到歐美的經濟制裁,而這項協議被西方社會普遍認為是中俄雙方在共同應對未來來自歐美的經濟制裁,同時中共也試圖藉此推行人民幣的國際化。

通常國家央行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的目的是共同應對危機,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成本。通常被應用在兩種情況:1.在緊急情況下使用;2.為市場提供流動性,解燃眉之急。

按照中俄雙方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俄羅斯可向中方申請的人民幣上限額度為1,500億元,使用期限為三年,展期時需經中方同意。

沒想到這項貨幣互換協議在簽署十年後,俄羅斯凸顯緊急情況,人民幣成俄羅斯金融系統的救命稻草。

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長達2年多,在金融和經濟方面遭到歐美的嚴厲封鎖和制裁,經濟狀況急劇惡化,金融系統凸顯出脆弱性,俄羅斯是否出現違約貨幣互換協議成關注點。

大紀元主筆石山表示,「如果制裁長久持續下去,俄羅斯有可能出現最壞的違約情形,中俄之間會再現『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易。」

他解釋說,在冷戰嚴峻時期的1960年代,蘇聯、東歐的共產獨裁陣營之間曾出現過「以物易物」的經濟交流形式。當時,在中國國內商場,出售過寬大的阿爾巴尼亞的襯衫,以及北韓的香煙等,是那時中國出口糧食交換來的。

傳俄新增4家中國結算銀行 中國銀行恐招致無差別制裁

面對來自金融方面的嚴厲制裁,俄羅斯進一步押注中共,同時中共表現出「配合」的跡象。近日,中國的入門網站搜狐、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海市政府以及山東省政府下屬的經貿平台轉發內部消息稱,俄羅斯收款於6月將會新增四家銀行的收款管道:吉林銀行、長春農商銀行、長春發展銀行、延邊農商銀行。 

消息還稱,新增銀行將會共同使用琿春銀行的盧布通道。琿春銀行一直在做盧布結算,目前正在系統升級。升級期間,雖然收付結算暫時停止,但開戶可以正常辦理。消息還稱「相信中俄的智慧,管道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順利」。

4月26日,在抖音平台,一名疑似從事中俄貿易中介的人士介紹稱,琿春銀行支持與俄羅斯所有真實外貿的款項,還支持退稅。同時,不限行業,不限銀行,無論對方銀行是否是制裁對象,無論商品是否是制裁範圍內,均被接受。

針對貿易體量小的客戶,此人還推薦了另一個貿易出口通道。在評論區有數名中國人詢問如何開戶,並得到回應。

面對歐美對俄羅斯實施的廣泛經濟制裁,中國的大銀行,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已經停止與受制裁的俄羅斯金融機構進行交易。但是不少未加入SWIFT系統的中國地方小銀行通過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仍在繼續與俄羅斯的貿易結算,並且業務繁忙。中國官方的鳳凰網5月25日報道,吉林省的琿春、敦化、東寧、長春、綏芬河琿春等地方銀行的開戶客戶已排到幾個月後。

對此,李恒青表示,這些小銀行沒有直接與SWIFT系統相連,但不意味著它們違反美國和歐盟的禁令,可以逃脫制裁。

「如果中共政府還不收斂,通過這種形式繼續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西方世界最後會被迫出手,那就是對所有的中國銀行實施制裁。中國的銀行多少都有國有的成份,都有共產黨政權關聯的股份,西方國家為制止中共,可能不再針對各個的銀行尋找證據,而是針對中國境內的金融機構實施制裁,那麼中國所有的銀行都可能成為制裁對象。」他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