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黃大仙區的孔教學院大成小學上周六(15日)宣布,將會在2025/26學年結束後停辦,該校小一至小四生需轉校。校長袁潘淑嫺與數名法團校董會成員,傍晚在學校開記者會,批評辦學團體的決定,並指對校監湯偉倫表示4月已經決定停辦並不知情。

辦學團體孔教學院在15日稱要停辦大成小學。袁潘淑嫺指,法團校董會內6名校董聯署要求孔教學院撤回停辦計劃。

她表示,湯偉倫在她不知情下,上周六(15日)在完成當日的家長會後,帶同區內4所小學——可立、天主教伍華、黃大仙天主教、天主教博智的教師、校長到大成小學的圖書館,4所小學的人就向學生、家長派發宣傳物品,遊說轉校,袁潘淑嫺形容此「令學生、家長非常不安」,有人更哭泣。

袁潘淑嫺批評對方無視法團校董會、教職員多年來的努力。她質疑,校監上述的行為「極為不當」。法團校董會亦質疑,為何校董、校長、教職員、家長均未知情下,其他4所小學的人已經知道消息並宣傳收生。

校監計劃轉為私立學校 機構涉兩前教育局高官

她透露,去年12月13日校監致電她,表示要開法團校董會,商討與某一機構簽約,轉為私立學校,當時她要求對方給予文件,並發現問題,相關機構涉及兩名教育局的前高官,並質疑是否因此在事件中,即使他們「求救」促教育局介入,但「教育局無怎樣幫我們」。她之後與辦學團體校董、律師劉嘉華亦發現相關文件有「不安全的地方」,包括要認購債券等,向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反映後,湯表示不會同對方合作,吩咐他們「搞好學校」,袁潘淑嫺形容當時感到放心。

她指,之後湯偉倫有就轉為私校與他溝通,並呼籲開法團校董會商討合約事宜,但是湯「一直不肯開會」,又表示並未簽約,但從未提過停辦學校。期間湯偉倫曾經要求她暫停收生,她質疑下改為暫停一星期,之後繼續收生。

到本月11日,湯偉倫再向她提及要轉型為私校,袁潘淑嫺再要求她開法團校董會商討,但對方仍然拒絕。對於簽約一事,她不停追問下,湯回覆「未簽、未決定」,認為湯「不可以用他未決定的事,說我們知道」,強調他們從不知道要停辦學校。

袁潘淑嫺引述孔教學院早前指,學校2023年起未能獲得教育局的資助來開設小一班級,自資超過百萬元來維持運作,感到困難。但袁潘淑嫺指,相關費用由學校發展基金以緊急用途支付,「孔教學院在這件事中,沒有作出額外的財政投入,同他們講的事不符」。

她又表示,大成小學2019至2022年曾經有23班,之後獲派「0班」,但是在即將的9月,有24人報名就讀「復活」,但是孔教學院在無同法團校董會商討的情況下,就決定停辦,「罔顧學校收生情況,亦令我們費解」,指她2013年上任後,考到第一組別中學的畢業生由6%升至26%,證明同工與學生均努力。

促教育局介入

辦學團體校董劉嘉華表示,宣布停辦事件令校董詫異、無法接受,質疑「辦學團體為何要在無外在壓力的情況下,去毀滅自己個仔?」,並形容校董會被「蒙在鼓裏」,其它區內小學的消息比他們更靈通。他進一步透露,湯偉倫與某一機構簽約辦學,對方是想「套用英國某一間學校的名」承包學校。

劉嘉華指,他們早前突然收到校監要求開全校的家長會及教職員會,但是不知討論內容。而辦學團體現時急切殺校,校監是避過法團校董會,「我們多番提過要開校董會,它不開」,並用「語言偽術」指家長會是「見面」,令家長、學生擔心。

劉嘉華說,事發後出律師信予教育局,請該局介入,「如果我們校董會被校監這樣踐踏,香港政府、教育局必須有責任處理」,促教育局表態。劉促請辦學團體拿出「真憑實據」,交代早前稱會支援學生轉校約600萬元資金的詳情。

家長校董潘研均表示,是次事件令他們擔心學生未來及重新適應,形容學生是受害者。她提到,曾經多次要求孔教學院不應分班級,而是召開全體的家長會,並最少有14日通知,但是她批評孔教學院漠視他們的訴求,仍然只給予3日通知,並以召見名義開會,最後得4名家長表示出席,亦無教職員出席。

教師校董莫婉珊指,孔教學院稱會調動教師到屬下其它小學任教,但是孔教學院屬下的小學只有大成小學,中學亦只有一所。根據相關規例,小學教師未經培訓,不得任教中學,質疑孔教學院誤導公眾。@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