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國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勒布(Abraham Loeb)又發表驚人之論。他在最新一篇學術論文提出所謂「隱地假說」,推測外星人早已存在於地球中,只不過他們是「隱藏」在地球中的不同角落中。他們的科技水平遠比人類先進,更可能以貌似人類的形象出現在我們之中。身為學者的勒布,在沒有充份證據支持下,當然形容他的推斷是「假設」,在不明飛行物體現象沒有完全合理解釋的情況下,提出另類假設刺激討論。他的論文標題也強調「開放討論」的重要性。 對於主流學術界,勒布的「假說」接近科幻小說,不值一哂(炫耀);對於不明飛行物體的研究者,勒布的說法是老生常談,並無新意。既然如此,他的論文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我們可以從歷史角度看這個問題。由於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國內聲稱目擊不明飛行物體的個案湧現,民間要求政府解釋的聲音較多,官方因此委託大學對不明飛行物體現象進行調查研究。不過,這是表面現象,實際上官方私底下已有結論,所謂「調查研究」只不過是一場戲。可是,小部份學者還是堅持純正的學術態度去審查有關個案,得出與官方預設立場不同的看法。不幸地,他們的下場是悲慘的學術生涯就此斷送,其中最不幸的例子是20世紀60年代的氣象物理學家James McDonald博士 ,由於他對科羅拉多大學所作的Condon Report(一份官方委派的UFO報告)持異議,堅持某些個案是不明飛行物體,結果被大學同儕孤立,失去教職,妻子離婚,最後吞槍自殺(不過,也有人懷疑他是被謀殺的)。

另一個例子是Allen Hynek博士。他在20世紀60年代獲美國政府委任調查UFO現象。起初他也有預設立場,所有個案都可以用自然現象解釋,但當他認真研究這些個案時卻發現有少數個案的確是不明飛行物體。當年的美國官方也容不下這種「另類意見」,結果他稍後被排除在官方調查UFO機構之外。這反而刺激他將UFO研究帶到民間。日後著名的「第三類接觸」分類便是他提出的。

到了20世紀90年代,哈佛大學醫學教授John E. Mack致力研究聲稱被外星人擄刧個案,遭大學管理層強烈反對,幾乎喪失教席,在2004年突然在車禍中喪生。

時移世易,今日勒布教授能夠輕鬆地發表UFO論文,除了是因為自己的崇高學術地位(他在宇宙學硏究有重大貢獻),也是因為談論外星文明不再是禁忌。不過,這個進步是因為前人付出很多犧牲才能達到的。

奇怪的是,勒布教授認為外星人有可能偽裝成人類,這一點沒有太多證據支持。或許他掌握了證據,只是現時不方便公開而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