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三國峰會5月底在南韓舉行,會後發表一個聯合聲明,北韓方面立即做出了反應,第一波的反應居然是兩百顆大便氣球。當然三國峰會本身就充斥著勾心鬥角和刀光劍影,這與當下大國競爭、大國對抗的這種局面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隨著日韓關係回暖,中日關係交惡,中美對抗的無法調和,中共在東北亞地緣戰略中已經變得越來越被動。朝鮮半島正在成為新冷戰的柏林墻。

朝鮮半島無核化 東北亞美中最大共識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整個朝鮮半島局勢發生變化,其實從九十年代初開始的,因為在九十年代初以前很明顯是兩個陣營,一個是南韓,背後是日本和美國,一個北韓,背後是中共和原蘇聯。結果蘇聯解體了,中共又直接和南韓建交了,這個問題對於北韓來講是非常非常惱火,它認為它的安全一下子沒有任何保障。它面對的一個是南韓,後面是日本,還有一個美國,而它所有的盟友全部棄它而去,這就是為甚麼金家政權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要搞核武器的一個重要原因。

石山說,因為中共和南韓建交,中共和北韓的關係鬧得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據我所知,金正日曾經提出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跟中共斷交,跟台灣建交,我們來一個你死我活,一刀兩斷啊。最後衡量了所有因素以後,覺得根本不可能,因為北韓大量的產品,工業系統的配套的東西,全部都跟中國大陸有關,根本就沒有辦法跟台灣能夠縫合在一起,所以最後就放棄了。但是這一段歷史是北韓和中共之間的一個巨大心結。所以北韓開始搞核武器,中共就一直堅持它的公開立場,就是朝鮮半島無核化。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中共為甚麼一定要強調朝鮮半島無核化,其實這也是中國地緣政治上的一個長期戰略目標,原因非常簡單,如果朝鮮半島有核武器就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北方,甚至整個中國的東部。如果北韓有了核武器,那麼南韓是否也要發展核武器?日本是否也要發展核武器?更進一步的話,台灣是不是也要發展核武器?我們打開地圖看一下,南韓距離北京大概是1000公里了。3倍音速的導彈基本上20分鐘就到了,日本也差不多,日本南部到北京,也就是1200多公里。台灣遠一些,基本上三四十分鐘也可以打過去。如果是高超音速的導彈,甚至十分鐘就過去了。

事實上,日本、南韓和台灣都有做核武器的能力,既有技術,也有經濟能力,對它們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朝鮮半島擁有核武器,那大家再開始核武器競賽,北京以及佔整個中國一大半的東部地區,都在核導彈半小時的攻擊範圍之內。而美國在阻擋這些國家擁有核武器,比如台灣七十年代其實就差一點有原子彈,最後是美國強力制止了。美國之所以能夠制止這些區域出現核國家,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提供核保護傘。如果北韓擁有核武器,美國的核武器就需要進入這個區域,這對中共來說,同樣是一種戰略威懾。如果是這幾個國家都擁有核武器,那麼北京周邊就有四個核國家,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同時與這麼多核武國交界的,這將使得中共的地緣戰略地位大幅度的變得惡劣,甚至變得非常的複雜。所以中共一直都採取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戰略。

郭君表示,後來因為中共和美國的關係交惡,中共又開始支援北韓,這是一種戰術上的偷偷摸摸和一種戰術上的需要,現在我們看到中共就是用一種短期的戰術來破壞自己的一個長期地緣戰略,其實這是非常不理智的一個做法。

韓朝不統一美中默契 台灣成美中對抗前線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在東北亞問題上,中共和美國過去其實是有一個長期的戰略默契的。北京不希望這個地區有核武器,也不希望朝鮮半島統一。因為北京不希望出現一個親美國的統一的北韓。美國當然也不希望這些國家擁有核武器,過去美國的安全戰略排第一位的就是核不擴散,要控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後美國也不希望朝鮮半島統一,這個說起來其實稍微有點複雜。因為美國在這個區域要對抗的其實不是北韓,而是中共和俄羅斯,北韓政權的存在對美國反而是有利的。因為有了北韓,美國的軍事力量才有在這個地方存在的理由。美國在東北亞高度依賴在美日韓這個軍事聯盟,有了北韓,這個聯盟才可以更加穩固。所以過去幾十年美中雙方在這裏其實是有高度默契的。

唯一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就是台灣。美國和中共建交是有台下交易的,就是說中共不進攻台灣,這是它的前提條件,不能夠對台灣進行武力統一,所以美中建交公報的同一天,中共宣布要和台灣進行所謂的和平統一,就是所謂的葉九條。當時葉劍英是國家主席,他公布了一個和平統一方案。但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的時候,中共內定了一個統一時間表,就是十年到十五年要在這個時間內採取包括武力進攻台灣在內的一切方法來統一台灣。這也是習近平在黨內權力合法性的需要。習近平提出說,中國崛起的標誌就是台灣統一。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對華戰略就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轉變,一直持續到現在。

郭君說,2018年美中雙方的相關戰略開始出現大調整、大轉彎。比如說我們看到李克強訪問日本,中共在薩德導彈危機之後就和南韓急速改善關係,和俄羅斯強化雙邊關係,做了一系列的動作。當然美國的相關戰略也進行了很大的改變,包括公布了台灣旅行法,後來的台灣再保證法等等,開始強化與台灣官方的關係,雙方的軍事關係也開始強化。現在我們看到這種美中關係的惡化,其實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在中共的角度看,就是因為要國家統一,在美國的角度上看,是中共要用武力改變地緣政治的現狀。雙方這個矛盾其實是無法調和的,因此美中關係我們看到只能是越來越糟糕了。

日韓關係回暖 美日韓三角趨穩

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日美韓三方關係其實是一個三角形,它有三個邊,最弱的一個邊,就是日韓這個邊。我記得以前我們看美日韓的軍演從來都沒有三國聯合軍演的,只有美日軍演,美韓軍演,沒有美日韓的真正軍演。我記得朴槿惠時代南韓參加了一次美日韓軍演,但南韓軍艦出海的任務是搜救,與日本連情報交換都沒有。所以這個中間是有一個很大的弱項,但是南韓尹錫悅總統上台以後,尤其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後期給的壓力,使日韓關係出現大幅度改善,當然這跟敵人從外部的壓力增加也有關係。

旅歐法律學者原內蒙古自治區法律辦公室主任杜文在《菁英論壇》表示,日韓兩國關係緊張,中共是最大的受益者,美日韓同盟是亞太小北約的基礎,這是中共最大的安全戰略挑戰。日韓都是第一線的橋頭堡,所以說中共非常樂見日本和南韓之間有分歧,發生衝突和矛盾。

日韓關係近年來波動比較大,原因有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歷史問題,歷史問題是日韓關係中最敏感和持續的一個矛盾,特別是二戰期間,日本對南韓的殖民統治、慰安婦問題、強征勞工問題,都引發了南韓民眾強烈的一種反感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反日情緒,這些歷史問題在日本和南韓之間一直未能得到全面解決,就時常引發爭議和外交摩擦。如果沒有美國調停,兩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都有。

第二個問題就是領土爭端問題。南韓稱為獨島,日本稱為竹島,在日韓之間是重要的一個領土爭端,兩國都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雙方在該問題上是互不退讓,這個爭端就經常導致雙方關係非常緊張。

第三個問題是貿易摩擦問題。近些年來,日韓之間出現了一些貿易的摩擦。比如2019年開始,日本對南韓實施了半導體材料的出口管制,導致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隨後,南韓也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包括將日本從貿易「白名單」中給踢出去了。

第四個就是國內政治因素。南韓是一個民族主義情緒比較重的國家,南韓政府往往受到國內民眾對歷史問題強烈情緒的影響,日本也是這樣,需要採取強硬的立場來贏得選民的支持。日本政府跟南韓政府都有類似的這種國內政治壓力,所以導致雙方都難以妥協。

中共主動樹敵 中日關係交惡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中日韓這次的峰會,三方基本是各說各話,各自表達立場,共同的東西其實非常的少。其中最重要的是中日關係,其實中日關係對中共來講可能是除了美國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對外關係。鄧小平時代,中日雙方也是有默契的,就是中日關係好,雙方都好,中日關係差,恐怕雙方都不會好。尤其是在日本,原先很多日本精英都認為,如果處理不好和中國的關係,日本永遠無法從二戰後的狀態重新恢復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所以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時候,日本真的是全力以赴的幫忙,我們那個時候都感受得到,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日本做了很多援助工作。中日關係惡化很明顯,中共要付非常大的責任。因為在中國大陸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崩潰之後,中共是需要用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來重新鞏固中共統治的合法性,以形成一種共同的價值觀。中共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是需要敵人的,日本很不幸成為第一個目標,習近平上台後的第一個目標。

我們看到安倍晉三在第一次擔任首相的時候,他特別希望和中國搞好關係。而那個時候,中共那邊動不動就是反日遊行,動不動就是抵制日貨、砸日本車,然後習近平還在南京高調的宣達反日情緒。因為中共當時在政治上需要日本作為一個敵人,如果選美國當敵人,美國太大太強,台灣和菲律賓要當個寫敵人,也不過癮,太小太弱。而日本正好,也因為有歷史的仇恨,比較容易煽動這個情緒。所以中共當時就選定日本作為一個最重要的敵人和靶子,這樣來凝聚所謂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是一個政治上的考慮。

而日本精英經歷過這種痛定思呢,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強化自己。印太戰略這個概念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提出來的,安倍晉三是第一個提出來印太戰略的人。

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習近平上台以後,第一次搞大閱兵是在9月3號,就是所謂日本投降簽字的那一天,在北京進行了一個非常大規模的閱兵活動,所以這是非常突兀的。因為以前中共基本上都是在10月1號才閱兵,很少在別的日期閱兵。所以當時國際上很多專家就認為,中共獲得政權的合法性,它是內戰打敗了國民黨奪得政權,它現在要把這個轉移過來,因為它要搞統一,它要強化自己的合法性,就提出來一系列的說法。比如說共產黨才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是它們領導了中國的抗戰,如果沒有它們,中國打不贏等等。它把這個說法轉過來,所以抗戰紀念勝利日的這個大閱兵,對習近平來講就非常重要,他把各種各樣的以前的老兵,當年在延安的連日本軍人都沒見過的那批人全部送上去遊行,這是他一個非常大的轉變。從那個以後,中日關係每況愈下。

石山說,我們看到過去的民意調查,日本人對中國持有好感的人,過去十年從百分之六七十跌到現在只有百分之二十。這就說明了很多很多的問題,就是種瓜得瓜,你需要一個敵人,那就給你一個敵人。#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 ,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