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前往法國諾曼第參加二戰盟軍登陸歐洲八十周年的紀念活動。行前,他接受《時代雜誌》的訪問,談及很多世界性的問題,針對中國也有相當篇幅。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拜登總統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崩潰的邊緣。其次,拜登也為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作出辯護,並表示美國將用對等方式對待中國。另外,拜登總統也批評中國的「一帶一路」策略,認為這個策略給非洲留下了很多問題。拜登總統的看法很顯然並非其個人意見,而是代表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現狀的一種認知。

公開稱中國經濟在崩潰邊緣 拜登狠踩中共紅線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5月28號,拜登在白宮接受了《時代雜誌》的專訪,詳細的談了他的外交策略,其中有關中共部份的內容應該是近20年以來,美國總統最強硬的一個發言。內容包括至少四個方面。一,他說中國經濟即將崩潰,雖然有很多經濟學家已經做了類似的推斷,但是從美國總統的嘴裏說出來這還是第一次。二,拜登是說「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令人討厭的失敗的倡議,拜登駁斥了「一帶一路」成功幫助中共在全球突圍並挑戰美國的說法。拜登說,他們在哪裏取得了突破?你看看非洲發生了甚麼。他的意思就是很多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國家債台高築,好多工程成了爛尾工程。三,拜登說有證據表明中共在干預美國大選。四,拜登第五次表態,如果中共攻台,美國將出兵護台。這四個點基本上都是習近平非常看重的內容,都是紅線,而拜登一口氣踩了個遍。

李軍說,拜登並沒有去詳細分析中國經濟為甚麼在崩潰邊緣,他自問自答地說,中國的經濟蓬勃發展,別扯了!很顯然,拜登完全不相信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去年拜登就開始說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當時他提到說,他得到了相關情報。這次拜登這個中國經濟崩潰論一出來,在中國反應非常大,中國國內媒體已經開始反擊了,觀點是說,看誰先倒下。意思就是美國經濟會首先崩潰。

中國生產過剩衝擊歐美 美國政府強烈反應

時政評論人士橫河在《菁英論壇》表示,美國作為一個戰後維持秩序的主要大國,它必須考慮到整個世界的平衡,就是說如果在「一帶一路」的衝擊下,有太多的國家出現經濟崩潰或者債台高築,甚至把軍事基地抵押給中國,這樣對於美國的整個國際利益和全球戰略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一帶一路」不僅是使那個國家破產,實際上是打破了一個平衡。

「一帶一路」是為了向西推進,傾銷中國過剩的產業,特別是水泥鋼鐵這種基礎建設。向西走的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從表面上看,幫助那些國家搞基礎建設,可能是一件好事情,但實際上,不是這個國家想要建甚麼東西請中國去幫忙,而是中共要給你投資,你必須用這個投資來買中國的水泥、鋼鐵,讓中國公司來投標到這裏去建設,所以它是整個一個輸出的過程。這個過程會使很多國家在開始的時候,以為不拿白不拿,就接受了,接受以後很快就發現存在幾個大問題,第一個就是它欠的債沒法還,第二個問題就是建設的這些設施不一定是它最需要東西,而是中共最喜歡向它推的東西,對這個國家來說沒甚麼好處。第三個問題就是輸出腐敗,使得很多原來第三世界的政治變得更糟糕。這些問題的產生對於現在的國際秩序是非常不利的,對那些國家本身也是非常不利的,現在已經證明很多國家基本上破產了。所以這次拜登提出來的一些問題,都是一些非常關鍵的問題,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訊號,表示美國政府真的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實質在哪裏了。

橫河說,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主要是一個預防性措施。因為中國的電動車的傾銷盈利最大的地區是歐洲,中國電動車已經大批的進到歐洲去了,歐洲現在有一個呼聲,要給電動車加稅來保衛歐洲自己的電動車工業。那美國作為盟友也應該表達出來,因為各種加稅其實是美國先開始,所以美國要表達跟歐洲站在一起。另一方面就是一旦歐洲加稅以後,中國會以更猛的力量向美國傾銷電動車,中國廠商會以各種方式,包括在墨西哥建廠,在美國建廠,或者降低價格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向美國傾銷。所以美國必須做好一定的準備。因為畢竟現在威脅最大的中國商品就是電動車,其它的中國商品,各種措施該實施的都已經實施了,該加稅都加稅了。所以美國對電動車加稅主要就是保護美國的產業,或者是保護美國的整體利益。

生產過剩解決方案 中共走向戰時經濟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拜登這次說,沒有人願意和習近平調換身份。拜登的意思是中國現在麻煩很多,主要是指經濟上面臨的危機幾乎是無解的,作為一個領導人來說,個人面臨的壓力是相當巨大的。當然這也是一個體制的問題,西方式的分權制度三權分立,國家的整體壓力由很多人一起來負責,權力和責任是相輔相成的了。專制體制就是壟斷的權力,其實也就是壟斷的責任,也就是壟斷了全社會的壓力,這也是一種制度性的選擇。中國歷史有很多記載說社會動亂、國家崩潰之際,皇帝最後臨終前說,希望下輩子不要再當皇帝了,希望生在一個普通人家裏,不要生在帝王家裏,就是這樣的一個感觸吧。如果社會比較正常,一切都平靜安穩,皇帝的權力看起來就是一個好事情。但如果局勢混亂,當皇帝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職業,我想拜登的意思就是說,中國現在的情況是非常糟糕。

郭君說,最近大家都在談中國的廣義貨幣M2餘額達到304萬億人民幣,放了這麼多水,但是大家居然沒有感受。如果按人民幣來算,美國的M2是152萬億,歐盟大概是120萬億,日本是60萬億,中國的廣義貨幣發行幾乎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但是中國300萬億的M2貨幣,只形成了每年120萬億的GDP,每投入一塊錢,代表了當年四毛多錢的GDP,同樣按照人民幣計算,日本經歷了三十年的經濟停滯後,現在每一塊錢的貨幣投入形成的GDP大概是五毛錢左右,美國大約形成1.2元的GDP。在信用貨幣時代,這些錢本身不是財富,而是形成財富的一種工具,所以300萬億人民幣形成了120萬億的財富,說明大量的錢停留在某個地方,它流動性不足,就不能發揮作用了,這好像人的年紀大了,那個血管都堵住了,中國經濟現在明顯是腦血栓的這樣的一個症狀。

郭君說,現在中國的經濟問題在於生產過剩,內需不足,但政府仍然在給生產商、給企業不斷的補貼,這當然還會產生更嚴重的不平衡。我們知道經濟像人體,是一個循環體系,它一邊生產,一邊消費,生產出來的賣出去收回錢,就像血液似的是一個循環體系。如果生產出來,賣不出去,就把資金流在這個過程中給砍斷了。所以美國財長耶倫去中國訪問時,她專門建議中國提高居民的收入,就是政府應該補貼消費端,包括很多中國的經濟學家也都這麼建議,就是提高居民消費收入,或者補貼居民的的收入,增加內需,增加消費,但北京當局還是仍然堅持對企業進行補貼。

最新的消息,我們看到新華社說,現在中國跨境電商有十二萬億的對外銷售量,今年第一季度增長了一成,在美國我們都看到了拼多多的東西,便宜得讓人不敢相信,那中國企業能賺得到錢嗎?其實是賺不到的。在推特上有個帖子說,浙江有一個跨境電商去年向國外賣了2億人民幣的中國產品,它賺了50萬,這50萬還是從廣告商那裏賺回來的錢。這個跨境銷售的產品本身都是虧本的,這就是其它國家非常擔憂的問題。中國產能過剩的這種瘋狂的生產,繁殖能力太強,向別國大量傾銷的問題,已經使大家都感到害怕。

郭君說,中國最明顯的經濟問題是整個經濟的不平衡,但是中共的解決方案是繼續增加這種不平衡,增加生產。所以很多人認為,中共是為了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短缺做準備,拚命的增加生產能力,為了應對未來某一個短缺時代的來臨。和平時期我們知道做生意最大的問題就是東西或者服務賣不出去,是過剩的經濟、市場銷售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所以大家拚命增加銷售。但戰爭時期,它最大的問題是生產不出來,大家買不到東西,所以要實行配額制度,生產不足成了制約因素,這就是短缺經濟。中共如果是為未來短缺經濟在做準備的話呢,很可能就是在為未來的戰爭做準備。所以中國現在的經濟模式看來是在進行一種轉型,目標就是為了戰爭做準備,這恐怕是國際上最擔心的。

橫河在《菁英論壇》表示,其實中國經濟要轉向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將來的趨勢,就是會轉向更多的計劃經濟,更多的供給制,現在中共政權的結構設置也朝這個地方轉。這裏面有兩個可能性。一個可能性就是習近平本人和中共的一些元老認為,鄧小平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走不下去了,他們在經濟體制上更傾向於計劃經濟。另外一個就是向戰時體制轉移。這兩者表現出來的症狀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動機是不完全一樣的。我們現在其實並不知道它的動機究竟是甚麼,但是人們認為,一旦發生戰爭,中共的這種計劃經濟體制更容易應對戰爭的狀態。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