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的法案委員會,正逐項審議《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有議員關注政府列出構成嚴重傷害的元素,門檻太高;亦有多名議員認為草案中的「指明專業人員」列表,包括「自稱」聽力學家、臨牀心理學家等,定義模糊。

早前政府因應議員關注,增設附表列出構成嚴重傷害的元素,包括任何危及兒童的生命、心理健康或發展的傷害、逼使兒童性交、作出任何嚴重猥褻作為、危及兒童的生命或健康的疏忽照顧,例如沒有為該兒童提供必需品,以維持其生命或健康。

但是有議員關注,上述傷害門檻太高,質疑如果傷害未達附表列出的程度, 專業人士就不用舉報,未能達到立法原意。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表示,其他低於附表列出的傷害,現行機制已有鼓勵舉報。草案規定如專業人士發現兒童受嚴重傷害必須舉報,否則會有刑事責任,當中亦會加入兩級罰則。

政府再討論如何釐清受規管人士

至於草案中的「指明專業人員」列表,涵蓋「自稱以」聽力學家、臨牀心理學家、營養師、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的身份執業或以該身分份公布其姓名的人,多名議員認為「自稱以」字眼會造成檢控漏洞,質疑是否「心理專家」、「營養學家」、「公共營養師」就未必包括在條文中。何啟明回應,會再討論如何釐清受規管人士。

醫療衛生界林哲玄建議,可加上「提供大致相同的服務人士」,以達至規管。

不過,新民黨陳家珮提出,專業人士列表未包括補習老師。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何慕琪回應,學生必須上學,但並不一定補習,附表已經納入學校人員,認為現時做法已足夠。

葉柏強:業界無需過分擔心

另一方面,兒童事務委員會「有特定需要兒童事務工作小組」副召集人葉柏強表示,本港的虐兒情況過去10年急速惡化,疫情期間很多虐兒個案被隱藏,在復常後醫院和相關單位發現很多個案,形容令人心碎。

他表示,業界支持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認為是保護及預防虐兒的有效方法,相信業界如常作出專業和合理判斷,就不會受到不必要檢控,業界無需過分擔心。他希望法案可在今年內通過,並在2026年執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