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28日),曾震動全國的金凰珠寶公司假黃金詐騙案宣判,賈志宏等18名被告人被判刑。作為中國最大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金凰珠寶公司,曾向十幾間金融機構質押了百多噸假黃金進行融資。不過,據知情人披露,金凰珠寶公司老闆賈志宏只是替罪羊,真正幕後黑手早在案發前就已經將真黃金從銀行金庫中掉包,並被運輸到香港,最後由香港的黑社會和中共地下勢力直接分銷給中國大陸之外的買家。

金凰珠寶公司老闆等人被判刑

5月28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法院一審對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凰珠寶」)、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肥渤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及賈志宏等18名被告人合同詐騙、騙取貸款、違法發放貸款、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職務侵佔、假冒註冊商標一案公開宣判。

對被告人賈志宏數罪併罰,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其他被告人分別被判處3年2個月至1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應財產刑,對被告單位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肥渤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判處相應罰款。

據公開資料,金凰珠寶成立於2002年,賈志宏為公司創始人。2010年8月18日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官網介紹稱,金凰珠寶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批發於一體的大型黃金首飾生產企業,是中國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

之後,賈志宏參與湖北省三環集團的混改,成為了假黃金詐騙案的導火線。

2018年1月,賈志宏及其控制的金凰實業以69.98億元的價格,獲得三環集團及旗下上市公司襄陽軸承的控制權。而其資金大多來自金凰珠寶此前向各大機構的融資,金凰珠寶採用「黃金質押」和「保單」的方式進行融資,前後總共融資金額超250億元。

在賈志宏得到三環集團和襄陽軸承控制權的兩年後,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長安信託等多間信託公司產品被曝面臨違約。2020年5月16日,在信託計劃到期前一個月,民生信託從金凰實業質押的二百多塊金條中抽取十幾塊,送交武漢市中級法院組織檢測機構檢測。

據財新網報道稱,就在黃金開箱檢測結果出來的前一晚,賈志宏曾強烈希望能叫停檢測。被明確拒絕後,翌日早上賈志宏發了條短訊,大意是感謝多年來機構對武漢金凰這間民營企業的支持和幫助,短訊的最後兩個字是「別了」。

送檢一個星期後,民生信託收到武漢金凰質押黃金檢測結果,送檢金條「表面鍍金,內部成份為銅合金,不是Au999.9足金」,武漢金凰珠寶「假黃金」案爆發。

據澎湃新聞獲得的一份起訴書顯示,截至案發,金凰實業在庫假黃金共計105.77噸,通過假黃金質押擔保等方案,先後騙取15間金融機構或單位財務共計253.45億元。

2020年6月,上海黃金交易所取消金凰珠寶會員資格,金凰珠寶實控人賈志宏被捕。同月,金凰珠寶也被迫從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退市。

紅三代揭秘:假黃金詐騙案暗藏局中局

上述假黃金詐騙案案發之後,《大紀元》記者曾採訪一位無意中深度介入該案的「紅三代」。他披露,陸媒曝光的武漢金凰老闆賈志宏只不過是替罪羔羊,謎案真相其實是從銀行金庫中偷走百億黃金;真正的幕後黑手早在東窗事發前,就已經將真黃金從武漢銀行的金庫中掉包,並動用了黑白兩道的龐大勢力,將這筆黃金運輸到香港,最後由香港的黑社會和中共地下勢力直接分銷給中國大陸之外的買家。

2020年6月,武漢爆出史上最大黃金謎案,本報採訪了紅三代伊啟威,披露百億黃金謎案背後的局中局。圖為紅三代伊啟威提供的個人照片。(大紀元)
2020年6月,武漢爆出史上最大黃金謎案,本報採訪了紅三代伊啟威,披露百億黃金謎案背後的局中局。圖為紅三代伊啟威提供的個人照片。(大紀元)

 

圖為伊啟威提供的聊天截圖。( 大紀元)
圖為伊啟威提供的聊天截圖。( 大紀元)

伊啟威倒賣黃金時錄影。他在影片的中手持一塊序列編號為HF13671的黃金金條。圖為伊啟威的影片截圖。(大紀元)
伊啟威倒賣黃金時錄影。他在影片的中手持一塊序列編號為HF13671的黃金金條。圖為伊啟威的影片截圖。(大紀元)

爆料的紅三代原名伊啟威,祖父為前中共中央警衛局少數民族離休高幹,父親曾在銀行業擔任高管,2016年受中共黨魁「反腐」運動牽連而入獄去世。

根據伊啟威的自述,2016年家族衰弱後,他憑藉精通六國語言和深蘊中共白手套商業操作模式的優勢及舊人脈,為中共體制內的官二代、富二代,以及大陸富商等各國特權高淨值人群提供幕後錢權交易,幫助他們避稅,資金轉移,獲得第三護照身份,公司上市IPO等。

騙案引發泛海系商業帝國崩塌

在假黃金詐騙案中,損失最慘重的要數民生信託以及其背後的資本大佬盧志強,而假黃金詐騙案被視為泛海系商業帝國崩塌的導火線。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民生信託在「假黃金」案中涉及資金超過40億元,在多方壓力下,民生信託及其它涉事信託機構對投資者進行墊資兌付,這也導致泛海控股2020年度計提約25.2億元信用減值損失,佔其利潤總額的比重達56.1%。疊加對海外部份項目及商譽計提減值準備、武漢房地產項目受疫情影響收入未達預期、匯兌損失,泛海控股於2020年由盈轉虧。

此後,泛海系金融業務「爆煲」不斷,僅民生信託就多次「踩坑」,遭遇了「中建五局蘿蔔章事件」、新華聯債券逾期、寶能信託違約等一系列事件。最終導致泛海系徹底崩塌。時至今日,泛海系兩大上市公司泛海控股和民生控股均已被迫退市。盧志強已成為被執行人,涉案金額近85億元,同時他還被限制高消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