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於去年提出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鼓勵國際及中國大陸學生來港升學,中國大陸的一些中介瞄準這一肥水,紛紛推出明碼實價「保錄取」服務。近日,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就爆出在讀碩士生涉嫌提交由非法中介機構偽造的假文憑事件,涉及人數多達200人。根據香港評審局的一項統計,在對由非香港本地頒發的學歷進行評估中發現,假學歷個案按年急升七成。

港大爆大陸碩士假文憑

日前,在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傳出多個網民的帖文,指自5月起有大批2023年9月份入學的港大經管學院在讀碩士生,接獲校方郵件要求他們補充學士學位的學歷證明,且需要通過官方的方式向校方提交相關成績表。帖文引述消息指,涉及人數多達200人,這些人一旦未能提供證明,將被校方開除學籍。帖文還附上了疑似港大向學生發出的電郵截圖。

而另一個帖文也引述消息指,一名在讀碩士生因涉嫌抄襲,加上之前出現的違規行為,引起校方懷疑,於是要求此人提供學士學位課程的成績表,但由於未能提供,因此港大展開進一步調查,日後或會擴大調查至其它學院。帖文還指院方正進行年度最終檢查,要求學生於2024年5月5日前補交由大學官方發出的成績表或畢業證書。

對此,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於5月22日發布《我們堅守學術誠信》的聲明回應相關事件。聲明說,經初步調查,個別學生在招生過程中提交的虛假文件,為某些非法中介機構偽造,該等中介機構聲稱提供所謂「保錄取」服務,企圖通過提供虛假資料為申請者獲得不公平優勢。

聲明還說,一旦證據確鑿,將根據大學和法律規定,採取一切適當的紀律和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剝奪錄取資格、取消學籍註冊等。對於涉及其中的非法中介機構,我們將向相關執法部門報警處理,追究其法律責任。

類似事件,港大在去年也曾發生過。去年2月,大陸社交媒體「小紅書」及大陸門戶網站分別刊文稱,「香港大學研究生學費介紹,保錄取無需背景輕鬆入學港八大」。

文章稱,可利用院校人脈和資源幫助學生「取得心儀高校的錄取通知書」,「成功辦理錄取手續」。文章還稱,學生可實現低分高錄、可免托福及雅思考試、確保100%錄取。

就相關帖文,香港大學也曾發表過聲明,指此事絕無根據,並保留權利追究有關人士的法律責任等。香港大學還說,大學亦只會考慮符合資格的申請人,擇優而錄。 學生如被發現偽造學歷,一經證實,港大將根據規程,開除其學籍。

但從本次事件來看,似乎香港大學的聲明未能起到任何阻嚇作用。

評審局:假學歷按年急升七成

大陸人以假文憑進入香港的事件並非個案。今年2月,香港藝人李隆基來自中國佛山的未婚妻王青霞就因包括使用假學歷、涉嫌逾期在港居留等6項控罪遭到入境處扣留調查,相關案件於4月16日開庭審訊。

王青霞被控對入境處做出虛假陳述,其中最典型的幾項控罪包括於2019年10月23日聲稱在萊頓大學獲頒發工程學碩士學位、使用虛假文書(行使三份虛假畢業證書的副本)、管有虛假文書(三份虛假畢業證書的副本)等。

王青霞於今年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宣稱,自己是通過優才計劃來港的。香港政府近年來全力招攬人才,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約11萬人經各人才計劃來港。其中,「高才通」共6.2萬宗已獲批,這令不少人關注這些「優才」或「高才」其中有多少人是以假學歷獲得來港資格的。

香港評審局的職責是為公眾人士、不同機構和政府部門提供非本地資歷頒授機構發出的學歷評估服務。在最近公布的年報中,2022/23財政年度共655宗學歷評估申請不獲接納,其中有22宗評估申請涉虛假學歷,儘管比例微乎其微,但相比上年的13宗急升了7成。局方指未知當中是否涉及大陸優才或專才虛報學歷,強調會繼續做好把關。

明碼實價的「保錄取」服務進軍港校

在大陸的知乎、新浪等網站,海外留學中介「保錄取」服務的廣告早已鋪天蓋地,這或許與港府去年開始放寬各大學招收非本地生名額,由20%限額倍增至40%有關。

中國大陸的中介瞄準了這一「肥缺」紛紛推出明碼實價「保錄取」服務。宣傳內容包括「香港大學,80w(萬)人民幣(11.3萬美元),本科直錄……無語言成績差可申(請)」、「港碩直通車,30w(萬)人民幣(4.2萬美元)申請預算……語言成績一起搞定」等。

協助入讀的中介費用也十分高昂。經媒體查詢,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收取人民幣160萬元(22.5萬美元),理大、城大120萬元人民幣(16.9萬美元),浸大100萬元人民幣(14.1萬美元)不等,協助入讀香港大學的費用最高,為200萬元人民幣(28.1萬美元)。

至於如何保證獲得這些學校錄取,中介的介紹可謂五花八門。包括「內推(內部推薦)」,也就是利用大學教授的內部推薦信進入香港各大學。

另一個渠道是「換背景」,也即偽造學歷。簡單來講,就是先幫助打算入讀的學生在國際學校註冊學籍,然後以找人代考等方式偽造包括A-Level(英國高級程度會考)、AP(美國大學理事會提供的考試)等國際考試的成績,再回過頭來報讀香港的大學。

大陸假文憑工廠由來已久

這種假學歷、假文憑現象在香港才剛曝光,但是在中國大陸早已司空見慣,而且已經形成產業鏈。據作家馮睎乾在其Facebook專頁介紹,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林其泉曾在他的《騙文化》一書中專門介紹過中國的假文憑產業。

根據林其泉統計的資料,全中國各地販賣假文憑現象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相當普遍了。1996年,深圳出現「製作各種假證書的專業戶」,一份博士學位證書標價2,000元人民幣(281美元),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則是每份500元人民幣(70.3美元)。

1998年,深圳警方破獲一個假文憑工廠,查出63,000本假畢業證書,當中不乏名牌學府,每本售價100至2,000元人民幣(14至281美元)不等。

在中國北方也有假文憑生產線。林其泉指,北京海淀區北大小南門西邊路口有一個個體戶,專門出售北大、清華、人大的文憑,每份文憑開出明碼實價,本科500元人民幣(70.3美元)、碩士600元人民幣(84.4美元)、博士800元人民幣(112.5美元)。

這種生意到底有多賺錢呢?《中國青年報》1999年12月15日報道,南京破獲一宗假文憑騙案,騙徒在短短九個月內,光靠兜售假文憑已騙取了一百多萬元,客戶有一、二千人。

假文憑在中國可以說是禁而不止。《大紀元》記者以「文憑製作」、「假文憑」等關鍵字在Google搜索,結果出現幾十個關於如何購買、製作假文憑的網站,其中就有專門針對香港公開大學的畢業證書。一些網站還大言不慚稱,製作的假文憑工藝與原版「完全一致」、「完全真實文憑印刷工藝製作」,「你會發現我們所製作的假文憑與真實的香港公開大學畢業證書完全一致」等等。

中國造假成風蔓延

大紀元社論《九評共產黨》指出,中國的特性就是「假、惡、鬥」。假,在中國無處不在。有中共官媒自己也承認,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任何證件都可以造假,從居民身份證、出生醫學證明、駕駛證、病假條、入職體檢報告、貧困證明、死亡證明等各種證件證明應有盡有,製作成本僅需幾元錢人民幣(約1.4美元),製出的假證卻能賣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人民幣(幾十至超過140美元),黑色產業鏈在中國無處不在。
 
在本次港大假學歷事件下,輿論普遍認為,在這種「一切均可造假」的風氣之下,造假對於中國大陸的人來講早已習以為常,而且正在向包括香港在內的國際社會蔓延。@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