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簡體中文網站上的歷史文章或訊息被大量消失。5月22日晚,《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一文在網絡上熱傳,引發關注。目前,該文在部份社交平台被刪除。 此文原創者為自媒體人何加鹽。他寫道,如果我們在百度上搜索「馬雲」這兩個字,把時間設定在1998年到2005年,能搜出來的訊息,只有一條。而僅有的這一條訊息,也是虛假的。點進去會發現,文章的發布時間其實是2021年,不屬於上面限定的時間段,只是不知怎麼回事,它被莫名其妙地搜索出來。

換言之,如果網民想獲取2000年前後關於馬雲的經歷、報道、講話及馬雲的發展史等原始訊息,幾乎不可能。

這是不是百度的問題啊?如果換必應或Google,會不會能搜出來?何加鹽的文章表示,我測試過,這兩個網站搜出來的有效訊息,和百度沒有太大區別,比百度略多一些,但也只是個位數。更多的也都是時間紊亂的無效訊息,只不過不知道是甚麼技術原因,被錯誤地抓取出來。

是否因為馬雲屬於比較有爭議的人,由於某種不可描述的原因,所以他的訊息才無法搜到?

何加鹽表示,在測試過不同網站、不同人名、不同時間段之後,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幾乎所有在那個年代曾經紅火過的中文網站以及大量的個人網站等,在一定年份之前的訊息都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甚至大部份網站是所有年份的訊息都消失了。唯一例外的是新浪網,還能找到一些十幾年前的訊息,但也是極少數的寥寥幾條,其它99.9999%以上的內容,全都消失了。

《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提醒「大家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中文互聯網正在迅速崩塌,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的中文互聯網內容,已經幾乎消失殆盡。我們原以為,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但沒有想到,這種記憶,原來是像金魚一樣的記憶。」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聶輝華在微博發文說,《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是我最近看到的最令人震驚的文章!我以前在搜狐、網易都有網誌,現在全都消失了。基於這樣的互聯網訊息基礎,怎麼搞大模型?在訊息時代,沒有甚麼比消滅訊息更可怕,後果更嚴重。

重慶學者王先生表示,十多年前有的文章屬於探討歷史、還原真相以及針砭時弊的。現在看來,容易惹麻煩。「國內很多的媒體都是在中共黨的領導下行事,所以刪除也成為必然」。

中國互聯網歷史文章和訊息迅速消失的原因?何加鹽認為,一是經濟原因,改變經營方式或無力經營導致關閉網站,另一個就是受到監管的原因。文章分析:互聯網訊息的監管,是從無到有,從寬到嚴,從嚴到更嚴的過程。以前可以合法存在的內容,後來不符合監管要求了;或者是以前可以灰色存在的內容,後來被定義為黑色了。這些內容都會直接被「卡嚓」掉。◇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