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學校及慈幼英文學校均位於港島東區柴灣道接近筲箕灣的一端,與上期介紹艾莎國際學校——香港猶太教國際學校(中學部)在柴灣道的對面馬路。慈幼英文學校是慈幼學校的直屬中學,即在中學統一派位時可為慈幼學校保留最多八成半的學位,兩間學校的創辦團體均是慈幼會,校訓同為「點燃火炬,照耀人群」。
慈幼學校是一所資助的天主教男子小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2023/24學年,學校提供總數11班,小一及小二各1班、小三至小五各2班,及小六3班。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75個,來自統一派位的及自行分配的學額相若。
慈幼英文學校是一所資助的天主教男子中學,主要的教學語言為中文。在2023/24學年,學校共開辦27班,中一、中三及中五各4班,中二、中四及中六各有5班。學校參加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在163個學額當中,約三成六來自自行分配及重讀生學額,其餘六成四為中學統一派位,學生大多數來自港島東區,來自觀塘區及離島區各有極少數。
慈幼會在1927年來港接辦聖類斯中學的前身 ─ 聖類斯工藝院,隨後在1935年開辦,專欄在2021年12月底介紹過香港仔工業學校與其有關。太平洋戰爭爆發,部份原於香港仔工業學校就讀的學生未能被家人接回家中生活,慈幼會在修院(亦是在柴灣道上,現時學校以東的地方)內成立孤兒院提供照顧及教育服務。
太平洋戰爭結束,除擴充原有住宿服務亦開始兼收走讀生,後得香港政府撥出現址土地及23萬港元,現時慈幼學校校舍在1950年建成,當時校舍的地下是禮堂、二至三樓是課室及教員室,四樓是宿舍,最多可容納100位寄宿生及500位走讀生。
慈幼學校在1951年成立,同時設有小學及初中部,後在1956年增辦高中課程,中學部校舍則在1960年落成啟用,並由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揭幕儀式後增辦英文中學部。慈幼學校在1967年增設政府津貼的下午校、而上午校仍為私立。新翼校舍在1972年落成啟用。慈幼英文學校在 1975 年由私立轉為津貼,於操場前的舊翼擴建大樓在2007年落成啟用。
慈幼學校在1951年成立時的登記校址是香島道一號,現時的香島道只在港島南區連接黃竹坑和淺水灣,但原來的香島道在早於1840年代港島割讓的最初10年內已建成,由筲箕灣出發,往南兜一圈接駁回薄扶林,在連接市區的皇后大道及筲箕灣道可以環港島一圈,可見香島道的存在對軍政方面均是特別重要,香島道一號標注著港點。最後,香島道在1961年才以現時的名稱分為八段,慈幼學校所處香島道的一段更名柴灣道。
柴灣道亦稱柴灣斜,時有車輛失控發生意外的新聞。香港政府在1978年於學校門前築起行人天橋及防撞鐵欄,以保障學生的安全。行人天橋俗稱興翼橋,是紀念時任校監陳興翼神父力促政府興建而成,興翼橋曾於2018年被一輛未收起吊臂的吊臂車撞毀,後在2019年重建完成而在校門的落橋位亦轉向筲箕灣方向,以方便慈幼英文學校學生出入。
近年,慈幼學校和慈幼英文學校,分別在9月中及年底的日子,以校園體驗日的型式舉行開放日,歡迎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預先報名參加。以慈幼學校為例,體驗日當日會安排家長參與講座,以認識自己選校的策略及子女在升讀小學後的轉變,學校同時為子女們安排中英數等主科的工作坊,讓他們熟悉小學上課的狀況。而家長亦可為子女選擇參與和各學科及術科相關的比賽。
近年,慈幼學校和慈幼英文學校亦會每5年舉行一次,可以讓公眾參與的大型校慶開放日,均通常於1月舉行,直至2021年慶祝創校70周年白金禧的一次,或許是疫情第四波的關係,押後至同年的12月初舉行。而在2011年的1月,學校以「傳承感恩六十載,鮑聖精神顯主愛」為主題,慶祝其建校60周年鑽禧的開放日。
在完成開放日的揭幕儀式後,學校開放不同的課室及特別室,讓參加者參與各個學科及術科的遊戲攤位及工作坊,學校亦特別安排了傑出校友講座及慈幼茶座兩個環節。傑出校友講座安排了分別來自政界、醫療界、教育界及商界的傑出校友為參加者提供講座,分享他們的學校生活及成長發展,而在禮堂內舉行的慈幼茶座,參加者可以一面享用學校提供的茶點,一面欣賞學生的魔術表演、英語話劇及音樂大匯演等,亦是學校開放日中份外悠哉的一刻。◇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