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新聞一連兩日以「華服」為題,報道香港有少數人(也許只有幾十個)愛穿「華服」的現象,今天更發布一條影片,題為「香港華服熱潮」。此片前半部如標題所示,訪問了幾個「華服」愛好者,後半部卻毫無預兆地變成了小學「国安常識問答比賽」片段——我覺得後者更精彩,至少讓我知道今日香港小學生要學習甚麼「国安」知識。

言歸正傳。看有線的影片,這群「華服」愛好者有些操純正粵語,有些講普通話,但全部來自一個叫「國風雅集香港漢服文化協會」的組織。光看報道,大家也許只會覺得這是一群有冷門嗜好,愛穿戲服穿街過巷的青年。事實似乎沒這麼簡單。

這個所謂「漢服文化協會」大約2021年在香港落地生根,兩年以來,他們參與的活動多數有一陣濃濃的黨味,如「香港孔子學院日」(相信沒多少香港人知道這種活動)、新華社「港澳深聯動直播」之類,而這個協會也會拍片歌頌「香港回歸」,表態支持「国安法」,霍啟剛亦會拍片為他們宣傳。你認為這是一個普通民間團體嗎?

所謂「華服」又叫「漢服」,大抵是近十年才在中国大陸流行的,但也可追溯到二十年前,當時有一群大陸網民搞了一個「漢網」,大力推廣「漢服」和「大漢族主義」。流風所被,有線訪問的「國風雅集」執委思朗也說:「我希望可以令公眾知道華服與中國歷史之間有何關聯,令我們有一個身份認知,對自己漢族的文化自信。」留意思朗強調的是「漢族」。

報道又說:「有學者提出將華服文化知識,放入初中的中國歷史科和高中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華服為教材,藉此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但問題是,這類寬袖長袍的「漢服」,根本是現代大陸人想像出來的服裝,不屬於中國任何朝代,而他們終日掛在嘴邊的「漢族文化」也極有問題。

歷朝入主中原的統治者,純漢族的沒有你想像那麼多。隋朝以後,沙陀、金、元、清的皇室固然不是漢族,就連唐朝李氏也有鮮卑血統,胡多於漢。若你聲稱自己只宣揚「漢族文化」,不穿元、清衣服,那麼唐朝的「胡風」時裝也應該摒棄才對。現在名不正言不順,搭配幾件不古不今不唐不漢的戲服,怎樣傳承中華文化?

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誰在乎甚麼中華文化呢?這個協會的存在理由,說穿了,只是為了配合習近平的「中華文化偉大復興」口號而已。現在有線新聞把冷門嗜好吹奏為「熱潮」,再借學者之口,說要把這類戲服引入中學課程,顯然是為了下一波「爱国教育」鋪路。

不過我想提醒各位,習近平曾說過「要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都不利於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標榜「漢族」文化自信,是不是想搞「漢獨」?@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