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黨內反對習近平的聲音頻傳。繼財新發表疑似批評習近平「誤國」社論後,《第一財經》再發「放權」社論,引發各界關注和熱議。

1月4日,《第一財經》刊發一篇題為「最好的承諾是放手和放權」的社論,該社論首先點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複雜多變,需求收縮、供給受衝擊、預期轉弱,寬貨幣、緊信用等依然突出。

社論指出,「當前許多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民營企業卻未能有感有得。」該文認為,關鍵是對權力行權邊界的約束和框定。尤其是,要讓權力從認知和行動上明示,「企業家擁有自主經營企業的絕對權利」。

該社論還提到,「45年的改革開放展示,中國經濟的騰飛史,就是政府放權、權利獨立拓展的歷史。」

這篇社論進一步解釋說,「各行業的鮮活事例表明,放權最徹底的行業也是經濟最活躍的行業,人們合法權利得到有效保護和自由舒展的領域,也是價值創造最活躍的領域。」

《第一財經》發表的這篇社論一經推出,便引發輿論關注和熱議。

在微博上,華東政法大學憲法學教授童之偉發文表示:我很贊成一財社論「最好的承諾是放手和放權」的看法。很多時候,權力後退、大步後退、持久地後退,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改革開放的成功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

網民「說了也白說的薛越」介紹:民企供獻60%以上的GDP,70%以上稅收,80%以上就業,而只佔用了20%信貸資金。國家為甚麼不能公平對待民企,這不僅是觀念問題,而且有經濟利益在裏面。有些人身居高位本身就不乾淨。民企可以說事關國運,國家前途、人民的利益都和民企息息相連。他們願意賭國運,就讓他們去賭吧。

網民「有態度網民0srSfJ」認為:放下權力的慾望,遵循經濟和自然的規律,才能讓社會更良性循環發展。總想控制一切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必適得其反。

還有不少網民發表評論:「破是大能手,立是小弱雞,好好的大天朝,短短幾年,面目全非!」「放水養魚,魚大了就殺,大傢伙都知道,都害怕了。」「人無信不立,國無信無本,先解決信用問題吧。」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除上述《第一財經》刊登「放權」社論被指有挑戰北京當局的意味之外,財新網近期也有多個被指挑戰當局的動作。

2023年11月6日,即中共前總理李克強遺體火化後的第四天,《財新周刊》曾發表社論《改革亟須新突破》。文章不點名地引用了李克強的一句「名言」——「長江黃河不會倒流」,批評「一些官員」對改革開放陽奉陰違,對市場干預過多等等,並直言如今「民間觀感與當年預期之間存在一定溫差」。

12月25日,也就是當局高調紀念的毛澤東冥誕的前一天,《財新周刊》發表題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社論,引用鄧小平言論稱:「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文章同時還引用了習近平的原話稱,「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這篇社論在牆內外平台引發了廣泛討論,被認為暗諷習近平。26日上午,財新網已刪除了該文章,App端也已經下架該文,財新網官微發的相關報道也遭到刪除。此外,財新傳媒創辦人胡舒立的微博已被清空,引發猜測。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財新創辦人胡舒立歷來被認為是親黨內改革派的媒體人,相對敢言。2021年正值中共權鬥升級之際,胡舒立曾在微博轉發旗下媒體關於「豬頭」的文章和圖片,被輿論認為是在影射習近平。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12月26日對大紀元表示,習近平決心走毛澤東的路線,財新網這篇文章在這個時間點登出,說明黨內的兩條路線鬥爭白熱化和公開化。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則表示,近期中共國安部連續發文批評各類唱衰中國經濟的言論,在這種政治環境下,胡舒立已沒法再辦媒體了。她可能是用這個方式宣告要告別傳媒生涯,這篇社論類似是一首輓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