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共)持續努力主導光達市場,……在增強其軍事和安全野心的同時,使其邪惡的貿易手段延續下去。」一家美國光達(Lidar)企業向美國國會發出警報,中國製造的光達感測器可能被用來監視美國人並向中共政權提供有關美國敏感基礎設施的情報。
「光達」,也稱「激光雷達」,是一種光探測和測距系統,使用激光遠程高精度感知環境特徵,其三維視圖感測器是下一代武器和自動駕駛的核心部件。
目前,中國公司的光達技術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佔據領先地位,這引發了美國光達行業和國會對華鷹派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擔憂。作為未來武器、智能城市、無人駕駛車輛和飛行器的一項關鍵技術,光達領域正迅速成為美中在高科技領域較量的又一新熱點。
美企警告:中國光達產品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光達」感測器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在美國三藩市和鳳凰城等大城市裏漫遊的無人駕駛(或稱「機械人駕駛」)的士的興起。但隨著汽車製造商準備在更多消費性汽車中部署自適應巡航控制和盲點檢測等光達功能,以及自動駕駛的士行業使用的光達感測器中近七成是由一家中國公司供應時,美國本土產業向美國國會和公眾發出了警告。
總部位於三藩市的美國光達公司「驅逐者」(Ouster)呼籲,國會阻止這種會讓美國利益嚴重受損的商業模式。
Ouster的行政總裁帕卡拉(Angus Pacala)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中國(中共)持續努力主導光達市場,這削弱了我們的經濟競爭力,增加了我們對他們關鍵技術的依賴,在增強其軍事和安全野心的同時,使其邪惡的貿易手段延續下去。這違背了美國的利益,需要制止。」
Ouster及其遊說者已經與國會「眾議院中共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的兩黨主要議員和拜登政府官員舉行了會議,試圖就中國光達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發出警報,因為中國製造的光達技術和產品可能被用來監視美國人並向北京提供有關美國敏感基礎設施的情報。
他們一直在敦促拜登政府對中國光達企業制定黑名單或徹底禁令,並對中國製造的光達感測器徵收關稅。
此前,拜登政府已經延續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在晶片、量子計算、人工智能(AI)和其它關鍵技術領域對中國企業或中國產品在加大限制或禁止範圍。
Ouster的遊說活動已經導致國會和監管機構禁止另一家中國公司——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參與美國國防部的採購和其它業務。
眾議院中共特別委員會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領導人在2023年11月份時帶頭寫信,敦促拜登政府考慮限制中國光達公司,拜登政府中的一些人也在傾聽Ouster的擔憂。交通部長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表示,美國需要「密切關注,以確保這不會帶來不當的經濟安全或網絡安全威脅」。他還指出,美國需要「去風險以及必要的與中國脫鉤」,尤其是在技術方面。
美國立法者2023年對光達技術給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風險給予了重點關注。國會的一個研究機構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還特別提到了中國光達行業領頭羊之一的禾賽科技公司(Hesai Technology),並指中國在開發光達的過程中使用了可疑的手段,同時利用美國資本市場為其研發活動提供資金。
美國參議院2023年7月通過的《國防授權法》修正案中,要求美國投資者在對中國和其他對手的光達技術進行某些大額投資時,必須告知美國政府。《國防授權法案》還要求對美軍使用的中國光達產品進行記錄。
中國光達企業迅速崛起
光達最早是1960年代在美國作為航太技術開發出來的。隨著導航系統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變得越來越複雜,光達技術在地圖繪製和機械人操作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今,汽車公司越來越多地使用光達感測器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
根據市場研究和策略顧問公司「約爾情報」(Yole Intelligence)的數據,到2028年,全球汽車光達市場預計價值45億美元,其中在乘用車市場將達到40億美元。而在2022年,全球光達市場價值僅有3.17億美元。
Yole Intelligence的照明和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高級分析師布萊(Pierrick Boulay)認為,是中國企業推動了光達的市場,他對《The Wire》雜誌說:「明顯的推動力來自中國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又稱代工生產),他們在大力將光達整合到汽車中,尤其是生產電動車的新OEM。」
光達感測器的採用與汽車產業向新技術的轉型密切相關,包括自動駕駛功能和電動車,與西方國家相比,這些技術在中國的滲透率更高。
全球技術市場研究公司「對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到2025年,全球銷售的十分之一的新車將在某些駕駛情況下具備自動駕駛功能。
根據Yole Intelligence的數據,中國公司禾賽科技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光達供應商,到2022年估計已佔據全球47%的市場份額。
禾賽科技2023年2月在美國成功上市和首次公開招股(IPO),成為「中國光達第一股」,募集到資金1.92億美元,這是自2021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獲得的最大一筆IPO交易,這也令禾賽公司市值高達26億美元。
此時距禾賽科技公司的創立,才只有10年時間。禾賽於2014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國最早崛起的光達企業之一。它的三位聯合創建人分別是首席科學家孫愷、首席技術官(CTO)向少卿和行政總裁(CEO)李一帆(David Li)。
孫愷,1985年出生,本科是上海交通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他於2013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機械系和電子係獲博士學位。之後,孫愷還在史丹福擔任過副研究員。孫愷曾入選中共「千人計劃」的青年項目,並且是成立禾賽科技的發起方。
向少卿與孫愷同齡,且同為史丹福校友。向少卿在史丹福獲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雙碩士學位,之後他又先後在蘋果公司美國總部和三星全球總部研究中心供職,都是負責新產品研發設計。
1986年出生的李一帆是向少卿在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本科時的學弟,之後又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獲機械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李一帆曾在位於矽谷的美國西部數據集團擔任首席工程師。
Yole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目前自動駕駛的士行業67%的光達感測器由禾賽科技供應,幾乎所有的美國自動駕駛汽車和貨車公司都是禾賽的客戶。
隨著自動駕駛的士、汽車輔助駕駛功能和智能城市基礎設施的應用,市場對光達的需求出現激增。美國軍方也在潛艇、貨車、無人機和武器上使用光達。
加拿大的市場研究公司「新興研究」(Emergen Research)估計,光達目前的市場規模大約是20億美元。
中國還有另外三家國際知名的光達企業:速騰聚創(RoboSense)、覽沃科技(Livox Technology)和亮道智能(LiangDao Intelligence)。
速騰聚創於2014年在深圳成立。2022年10月,該公司在美國密歇根州的普利茅斯(Plymouth)開設了其北美總部。
覽沃科技是通過深圳大疆創新科技公司的「開放創新計劃」於2016年在深圳成立的。目前,覽沃科技的光達產品已經銷售到26個國家,用於自動駕駛、機械人、3D繪圖和其它工業領域。
亮道智能於2017年在北京成立,並在上海和重慶設有辦公室。其CEO劇學銘早前就讀於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電子專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之後他還曾就職於德國寶馬研究院,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集團(BMW Group)的一名項目經理,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亮道智能也在德國的柏林和慕尼黑設有辦公室。
禾賽被指控侵犯和盜用美國專利技術
2023年4月,Ouster向美國聯邦機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訴,指控中國光達公司禾賽科技集團侵犯智慧產權,包括在其光達感測器中盜用了Ouster的五項核心專利技術。
2019年,禾賽和速騰聚創都被當時美國領先的光達企業之一的「Velodyne Lidar」起訴侵犯專利權。禾賽隨後在2020年初與Velodyne達成和解協議,並一次性繳納了和解費約合1.6億元人民幣(約2,300萬美元)。Velodyne還與禾賽達成一項全球交叉許可協議,禾賽將繼續向Velodyne繳納從2020年到2030年連續10年的專利使用費,總額至少合2.6億元人民幣(約3,700萬美元)。
之後,速騰聚創也與Velodyne達成和解協議。
據大陸業內人士了解,禾賽在創業階段把Velodyne視為「祖師爺」,但隨後以其更好、更便宜的光達產品搶了「祖師爺」的市場。
Velodyne在2023年初被Ouster併購。
ITC在2023年10月裁決,Ouster訴禾賽侵權案必須根據2020年禾賽與Velodyne的專利糾紛和解協議中的條款進行仲裁。
之後,禾賽公司發聲明說:「禾賽的光達產品是自主開發的,基於多年的研究和工程投資,而不是竊取智慧產權。」
禾賽還表示,Ouster的指控「毫無根據」。它還指責Ouster「散布仇外的錯誤資訊並提供虛假聲明」稱禾賽由中共政府控制,以及禾賽產品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但是在2023年2月禾賽上市美國的IPO公告中有一份關於中共政府干預風險的公式化警告。該警告說:「中國政府對其(指禾賽)業務行為有很大的監督權和決定權,並可能隨時干預或影響其營運。」
在與Ouster的訴訟期間,禾賽也向ITC表示,該公司在與Velodyne的和解協議中並未承認有不當行為,其產品是來自「自主創新,而非盜竊智慧產權」,並辯稱Ouster的專利無效。
Ouster的行政總裁帕卡拉說:「禾賽的業務是建立在盜用知識產權的基礎上的。」
Ouster還在特拉華州聯邦法院起訴了禾賽侵犯專利權。該案在ITC訴訟期間暫停。ITC做出裁決後,Ouster表示打算重新啟動該侵權案。該公司在2023年10月的一份聲明中說:「期待在特拉華州或通過仲裁迅速解決禾賽專利侵權索賠的實質問題。」
美中兩國企業在華盛頓展開遊說較量
Ouster行政總裁帕卡拉認為,中國企業在光達領域的主導地位對美國造成國家安全問題,他對《華爾街日報》說:「光達應該和其它關鍵技術一樣受到嚴格審查。」
總部位於矽谷的光達開發商「賽普頓公司」(Cepton, Inc.)的產品和商業營運資深副總裁莫雷蒂(Brunno Moretti)對《The Wire》雜誌說:「光達可以追蹤人、汽車、交通以及任何特定時間的繁忙情況。此類資訊可能會落入像中國(中共)這樣的敵對國家手中,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有20名國會議員簽署了2023年11月份由眾議院中共特別委員會給拜登政府的信,他們敦促審查中國光達企業。此舉可能會導致美國公司投資外國汽車科技公司的方式受到限制。
此外,一個名為「安全技術聯盟」(Coalition for Safe and Secure Technology)的新遊說組織已經成立,以幫助Ouster向美國國會和公眾闡述來自中國光達產品的安全威脅。
該組織的負責人、民主黨政治顧問鮑斯滕巴赫(Mark Paustenbach)對《政客》(Politico)雜誌表示,該組織還希望「為光達領域的美國和美國盟友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防範對我們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
但是由於中國製造的光達產品比許多美國公司的產品更複雜,但卻更便宜,在一些美國汽車利益集團的慫恿下,禾賽科技也在華盛頓聘請遊說專家和公關公司進行反擊。華盛頓公關公司BGR集團(BGR Group)和華盛頓最大的兩家遊說公司崗波(Akin Gump)律師事務所和布朗斯坦因(Brownstein Hyatt)律師事務所都已受聘於禾賽。
禾賽行政總裁李一帆在2023年秋天的一次採訪中表示,Ouster正在將商業糾紛變成「政治/國家安全問題——這絕對不是客戶希望看到的事情,尤其是更大的客戶」。
其美國客戶包括由通用汽車旗下的機械人駕駛的士公司Cruise和亞馬遜(Amazon)旗下的Zoox,以及自動駕駛貨車運輸公司Kodiak Robotics。這些公司不願證實他們在推動禾賽在華盛頓進行遊說,但國會山的一位民主黨助手在聽取了與禾賽會面的簡報後向《政客》雜誌表示,他們「得到了明顯的印象,禾賽的客戶特別要求禾賽與國會溝通」。
禾賽的一位美國客戶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製造的光達產品施加的任何限制都將嚴重損害該公司開展業務的能力。
Kodiak Robotics是一家矽谷初創企業,目前在與美國陸軍合作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公司行政總裁伯內特(Don Burnette)表示,該公司在其防務項目中不再使用禾賽科技的光達產品,轉而採用一家美國光達製造商的產品,但在其商業貨運業務中仍然使用禾賽的產品。
伯內特說,美國的光達產品適用於低速行駛的車輛,而禾賽科技的光達產品是唯一可以滿足高速公路車速行駛的特定安全要求的,這也是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使用禾賽科技產品的原因。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巴德(Ted Budd)2023年6月已對美國國防部向Kodiak Robotics授予價值5,000萬美元的合約表示擔憂,因為這是未來美國陸軍地面車輛自動化努力的一部份。
巴德在給負責工業基礎政策的助理國防部長勞拉.泰勒-凱爾(Laura Taylor-Kale)的信中寫道:「中國光達與Kodiak軟件的聯合介面引發了人們對Kodiak可能向陸軍提供的軟件解決方案完整性的嚴重擔憂。」
禾賽表示,其與新客戶的協議禁止向軍方出售其光達產品。該公司還說:「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絕對沒有干預禾賽的營運或管理。」
但是,美國眾議院中共特別委員會的兩黨議員指出,中共的國家安全法迫使中國公司必須按需向中共政府提供數據,這意味著「不僅涉及美國地圖測繪和基礎設施的,而且涉及美國軍事系統的大量數據」,都可能會落入中共政府和中共軍隊手中。
禾賽堅持說,其產品對國家安全和私隱不構成威脅。該公司還聘請了德國兩家獨立技術測試公司對禾賽在美國市場銷售的主要光達產品進行了評估,認定這些產品不具備在車外儲存或傳輸資料的能力。
但是,無論如何,禾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不到九個月後,股價就下跌了超過50%。這顯示出,美國投資者已經對成為美中較量中新的地緣政治目標的禾賽科技的未來發展有了新的風險評估。
另一方面,據悉,中共政府也在考慮禁止光達產品出口,作為對美國貿易管制的報復手段之一,以及同樣出於對自己的國家安全考慮。
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問題事務主任托賓(Liza Tobin)目前擔任「特別競爭研究項目」(Special Competitive Studies Project)的經濟高級總監,她將光達產品與美國消費者目前主要從中國購買的無人機、太陽能板和其它設備進行了比較。
她對《政客》說:「它開始就像是『沖洗和重複沖洗』那樣。有時,一旦我們開始注意到某個特定子行業(例如光達)的問題,就幾乎已為時已晚。」(註:「沖洗和重複沖洗」(rinse and repeat)是一句俚語,表示一種令人厭煩的事情總是不可避免地再次發生。)
眾議院中共特別委員會副主席、民主黨籍眾議員克里希納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說:「我們見證過類似的一幕。問題是我們現在是否可以創造一個不同的結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