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台灣本土生產的新型常規動力潛艇正式下水,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開始糾正華盛頓和台北領導層長期以來的政策失誤。
相比之下,9月11日至15日的軍事演習中,中共軍隊創紀錄地部署了70艘艦艇,以演練中共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的實戰意圖。
如果華盛頓2001年用8艘新常規潛艇武裝台灣的計劃得以成功實施,那麼台灣就能在10艘潛艇上部署多達228枚潛射魚雷和巡航導彈,此舉將大大削弱中共軍隊封鎖台灣民主之島的軍事威脅。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台灣一直嘗試獲得現代化潛艇,以威懾和打擊中共海軍的強力脅迫。然而直到9月28日,台灣總統蔡英文主持了台灣本土防禦潛艇(IDS)計劃的首個成果「海鯤」號潛艇SS-711的下水儀式,台灣才開始滿足這個長期要求。
這對台灣來說既是政治上的勝利,也是軍事上的勝利。幾十年來,台灣一直在克服來自中共強大的政治壓力,這些壓力針對的是可能向台灣提供潛艇或潛艇技術的國家;台灣國內的政治內訌拖延了台灣的行動;美國亦曾在21世紀前試圖向台灣出售急需的潛艇,然而未能如願。
2001年,美國時任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打破了前任總統克林頓的慣例,同時沒有採納美國海軍的反對意見,決定向台灣出售8艘常規潛艇。
布殊政府必須克服美國海軍的反對意見,事實上美國海軍過去和現在都一直堅決反對在美國建造非核動力潛艇,然而布殊政府最終仍然無法克服台北的政治內訌,反對黨國民黨對基於歐洲設計但在美國建造的潛艇的高昂費用表示反對。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從2004年到2006年,中共接收了8艘俄羅斯的基洛級(Kilo)636M型常規潛艇,這些潛艇是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隱蔽、最精良的、俄羅斯諾瓦托(Novator)設計局研製的「俱樂部」系列反艦巡航導彈的潛艇之一。
儘管中共仍然高調地對外展示武力,然後隨後的繼任總統奧巴馬並未恢復和履行布殊總統2001年對台承諾的潛艇建設。
在奧巴馬總統執政期間,美國開始試圖說服台灣購買比較小巧、比較便宜的「非對稱」軍事能力,其中並不包括潛艇和大型戰鬥機等大型、昂貴的武器平台。
然而到了2014年,在時任台灣總統馬英九的國民黨政府領導下,台灣決定推行自己的自製防禦潛艇(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簡稱IDS)計劃,2017年,民進黨新當選的蔡英文總統批准了充足的資金,該計劃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海鯤」號潛艇的設計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荷蘭劍魚級(Zvaardvis)潛艇設計的影響,台灣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購買了兩艘劍魚級潛艇。這種潛艇設計本身亦受到了美國海軍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淚滴形「白魚級」(Barbel)常規潛艇設計的影響。
然而台灣也曾在全球範圍內撒下大網尋求潛艇援助,比如從俄羅斯紅寶石(Rubin)設計局獲得工程諮詢幫助,從日本、南韓、澳洲、印度、西班牙和加拿大等國獲得工程師技術幫助。
而在前總統特朗普政府支持下,台灣還得以從美國購買潛艇作戰系統和潛艇武器系統等。
「海鯤」號潛艇排水量約為2500噸至2800噸,船身長約70米,據報道最大下潛能力僅為400米,鑒於台灣東側海域水深較深,這個性能並不突出。
「海鯤」號潛艇沒有使用「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簡稱AIP,又譯為「絕氣推進系統」),而該系統可將水下巡邏時間延長至10—15天,且無需上升至脆弱的浮潛深度為電池充電。
相反,「海鯤」號可能會使用現代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使南韓最新的韓華(Hanwha)KSS級潛艇可以在水下潛航六天再充電。
這樣的水下續航能力為攻擊中共海軍潛艇和水面戰艦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除此之外,使用電池供電還能顯著降低潛艇輻射噪聲,從而提高戰術作戰性能。
「海鯤」號潛艇還使用了現代的X型穩定器,並集成了大型側裝聲吶陣列,以協助遠距離目標探測。
台灣國防部公布的影片顯示,「海鯤」號有8個魚雷發射管,並採用了可追溯到「白魚」(Barbel)號的「混合雙殼」設計,這有助於潛艇在攻擊中大概率倖存下來。
「海鯤」號最初將裝備美國洛克希德(Lockheed)公司研發的Mk-48 Mod6重型魚雷和射程為31—77英里的波音「魚叉」(Harpoon)反艦巡航導彈。如果與台灣海軍的「海龍」號柴電動力潛艇相匹配,它最多可攜帶28枚魚雷和巡航導彈。
儘管「海鯤」號潛艇的完工是台灣政治軍事上的一項重大成就,然而這艘潛艇還需要經過數月的測試和改進才能具備作戰能力,而且它的早期完工表明其帆罩(Sail)周圍的流體力學性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台灣希望在未來10年內建造8艘「海鯤」級潛艇,這些潛艇很可能會結合螺旋改進,而(加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購買的兩艘荷蘭建造的「海龍」級柴電動力潛艇可能會使台灣擁有一支由10艘常規潛艇組成的艦隊。
雖然來自華盛頓只增不減的政策壓力迫使台北強調廉價的「非對稱」武器配備,然而如果台灣、美國和日本能夠成功阻止中共對台灣的軍事進攻,那麼台灣在接下來的十年內亦將需要增加軍事「威懾」能力,如配備現代化潛艇、遠程常規攻擊導彈和第五代作戰飛機等。
華盛頓確保台北能夠繼續阻止中共封鎖或入侵的最佳方式,就是迅速幫助台灣建立非對稱的反入侵威懾力量,同時幫助這個民主之島建立能夠攔截中共軍隊入侵島內的遠程威懾能力。
在小布殊政府時期及之前,人們認為華盛頓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確保台灣擁有技術先進的現代武器,以持續威懾中共可能的進攻,因為顯而易見,與中共相比,台灣無法擁有數量上的武器優勢。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個政策的優先性後來被削弱了。在過去數十年內,美國曾有許多重大機會通過向台灣出售新潛艇來維持「技術性」威懾態勢。
在這之前,華盛頓未能向台北出售新型潛艇,甚至未能說服台灣勢力強大的反對者,這是一個嚴重的戰略失誤。顯而易見,台灣現在已經不具備威懾中共攻擊的軍事能力,而中共的攻擊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就會發生,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台灣「海鯤」號潛艇的成功下水,毫無疑問為台灣的防務戰略錯誤提供了糾正航向的良機。#
作者簡介:里克·費希爾(Rick Fisher)是總部位於維珍尼亞州的美國知名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的高級研究員。
原文:Taiwan’s New Submarine Corrects a Strategic Mistak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