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今日(7日)舉行記者會,點名譴責4間位於港島、主要售賣中藥材及乾貨海味的藥店,指有關藥店銷售手法不良,包括「斤變両」、「両變錢」,蓄意迴避計價重量單位;快速整碎切片藥材強迫完成交易;向消委會聲稱會改善銷售手法但行為依舊;以及藥店改名後繼續經營。消委會指出,通關後與該4間藥店相關的投訴數字明顯增加,單計今年首8個月已錄得49宗投訴。
今次被消委會點名的4間藥店包括位於銅鑼灣駱克道的「藥城」和「521生活百貨」,以及位於銅鑼灣東角道怡東商場地下的「安康大藥坊」和其前身「環球大藥坊」。
消委會表示,在2021年至今年8月,32個月間共接獲96宗與上述4間藥店有關的投訴,當中80宗涉及不良銷售手法。本港恢復與大陸通關後,相關投訴數字明顯增加,單計今年首8個月已錄得49宗投訴,超越去年全年的26宗。投訴涉及售賣中藥材及蔘茸海味,總金額約涉59萬元,平均每宗個案涉及金額約1.2萬元。
消委會指出,大部份的投訴涉及「斤變両」(1斤16両)、「両變錢」(1両10錢)的不良營商手法,導致貨品比消費者預計的價格貴10倍甚至16倍。消委會表示,相關藥店的中藥材和蔘茸海味的價錢牌,通常標示非常顯眼的售價,但重量單位卻在售價下方以非常細小的字體標示,如每兩或每錢,顏色亦不顯眼,令消費者難以察覺,加上大陸慣常是以斤作為計價單位,令旅客容易墮入圈套。
消委會續指,當顧客向有關藥店店員查詢時,店員只會告知售價而不會提及計價重量單位,即使顧客刻意問及每單位售價,店員亦只會顧左右而言他,或含糊地說「香港是1斤16両」,蓄意迴避回答計價單位,導致有顧客誤以為標示的價錢是貨物每斤售價,當他們付款時才會知道貨物價錢遠超預期金額。
當顧客表示出有購買意欲,店員會快速將藥材整碎切片,而顧客因發現價錢超預期而拒絕付款時,職員則稱藥材已經切好,強迫顧客完成交易。
行為或觸犯《商品說明條例》
消委會直言以上的行為是不良銷售手法,涉及誤導性遺漏,有機會觸犯《商品說明條例》罪行。除直接干犯罪行的店員外,若其他管理人員或主要人員同意或縱容罪行發生,亦有機會負上刑責。
另外,消委會早前曾分別約見上述4間藥店的負責人,當中「藥城」及「521生活百貨」的代表否認店員有不良銷售行為,但承諾會向管理層傳達消委會的訊息。而「環球大藥坊」的負責人則拒絕會面,但答應會改善營商手法及妥善處理投訴個案。雖然有關藥店願意退還今年首8個月投訴涉及的全部或部份款項,但消委會仍不斷接到相關投訴,顯示該些藥店沒有改善,繼續以不良手法經營。
曾被點名藥店改名後繼續經營
消委會更指出,「藥城」前身的「宗宏堂大藥坊有限公司」在2015年已被消委會點名,而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宗宏堂大藥坊有限公司」是「藥城」的股東之一。 而「環球大藥坊」雖然被「安康大藥坊」取代,但消委會發現,這兩間藥店同樣由「新兆財有限公司」營運,而且消委會從投訴人取得的名片上仍印有「環球大藥坊」的字眼,這反映改名繼續經營是業內慣用伎倆,以欺騙消費者。
消委會強調,會與執法機關通力合作,密切監察業內的銷售操守,亦會透過各種渠道發放資訊,加強消費者教育。消委會亦提醒本地消費者及訪港旅客在購物時須注意的事項,包括切勿輕信非註冊中醫人士的危言聳聽而購買可能不合適的藥材,自行購買藥材時要問清楚售價,包括計算單位、方法和總金額,並清除列明在單據上。
另外,本港消委會早年已與大陸多個消委會簽訂合作協議,包括跨境消費投訴轉介機制,旅客返回大陸後仍可向所在省市的消委會投訴,投訴會轉介至本港消委會跟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