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利用人工改良細菌檢測腸癌的新方法,可早期診斷出澳洲的第二大致命癌症——腸癌。
這種利用改良細菌檢測腸癌的方法,可能會終結尷尬的糞便檢測法,每年可挽救數千人的生命。
該研究的聯合領導人,南澳健康與醫學研究所(SAHMRI)及阿德萊德大學副教授伍茲(Susan Woods)說,這一世界的首個發現,使南澳領導的研究團隊處於「癌症檢測和治療這一令人驚奇的新領域的前沿」。
澳洲是世界上腸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15人中就有1人患上這種疾病。它是澳洲第二致命的癌症,每天約造成14人死亡。
腸癌最大的風險因素之一是症狀通常不明顯,可能會被誤認為是胃部不適或痔瘡。
伍茲說,腸癌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沒有症狀是很常見的,這就是為甚麼篩查如此重要。
她說,他們希望提高檢測率,包括那些沒有參加國家家庭篩查計劃的澳洲年輕人,因為如果腸癌被及早發現,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就可以大大改善。
該研究團隊對一種名為貝氏不動桿菌的細菌進行了改造,這種細菌以從其接觸到的物體,比如腸癌細胞中獲取DNA的能力而聞名。
然後,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糞便樣本中的細菌進行了腸癌DNA標記的篩查,結果發現, 這種方法在區分是否患有直腸癌方面,其準確率達到100%。
「這是第一次有人能夠證明人工改造細菌可以檢測腸道中的腫瘤DNA,」她說。
伍茲希望這種細菌能以口服藥片的形式攝入人體。研究小組正在探索一種方法,看是否能讓這種改良細菌檢測到癌症在血液中發出信號,這樣就可以通過血檢而不是糞便樣本檢測出癌症。
她說,這種人工改良細菌也可以用於治療。
「所以我們的想法是,它們是活的治療方法,可以吸收DNA並識別腫瘤。然後我們可以在未來對其進行編程,例如,釋放治療藥物或可能治療早期癌症的東西。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但這是我們正在考慮的,」伍茲副教授表示。
這項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合作完成的研究,本周五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該研究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進行臨床試驗,並向公眾提供服務。#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