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很難預測,包括其何時發生強度如何。科學家們已經磨練出對幾類災害的預測能力,例如衛星可以輕鬆追蹤颶風登陸時的路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風暴預測中心(NOAA Storm Prediction Center)可以密切關注嚴重的風暴。但地震則完全不同。地質活動靜悄悄地在我們腳下進行,地震可於瞬間迸發,無論白天或黑夜、下雨或天晴。但科學家最近發現地震具有前兆性的斷層滑動階段(fault slip phase),可將地震預警從幾分鐘增長到幾小時。

5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能夠檢測這些自然災害的方法,7月20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邁出了重要一步。蔚藍海岸大學和法國國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RD)的兩名研究人員昆汀.布萊特裏(Quentin Bletery)和珍.馬蒂厄.諾凱(Jean-Mathieu Nocquet)所著論文稱,通過分析過去90次7.0級以上地震的GPS時間序列數據,他們發現這些地震的特點是:「震前兩小時出現斷層滑動的前兆階段」。換句話說,這些地震是帶著警報信號而來的。

以往對地震的回顧性研究表明,可以觀察到地震主震前的前兆階段,但這些階段與實際發生地震之間的相關性很弱。而這些前兆階段可能會頻繁地出現,並且不總是最終發生地震。

為了找到更可靠的數據點,兩人蒐集了全球 3,026個地震測量站的數據,並收集了90場7.0級以上地震前兩小時的斷層位移。

統計分析顯示,地震中心附近斷層滑動呈指數加速的時期發生在主震前大約兩個小時,主震是由被稱為「地震成核」(earthquake nucleation)的過程所啟動的。這一結果表明,許多大地震確實有一個前兆階段,這種「指數加速」可以幫助地震多發社區在大地震發生之前得到預警。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地質學家羅蘭.布爾格曼寫道:「如果能夠證實地震成核通常涉及長達數小時的前兆階段,並且可以開發出可靠測量它的方法,那麼就可以發出前兆警報。」布爾格曼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寫了一篇有關該研究的文章。

他補充說,幾個小時對於減輕損害來說並不算多,但可將其融入當前的地震預警系統中,該系統目前只能在地震發生前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發出預警。

儘管這個斷層滑動的前兆階段與大地震有關,但目前尚不清楚類似的滑動是否也導致錯誤預警。另外,這項研究也有可能只是揭示了一個更長的震前階段的末梢。

目前,地震仍是最撲朔迷離的自然災害,但隨著地質學家揭開地球許多斷層線上那些撼動世界的巨震背後的秘密,針對地震的預言正在得到改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