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配合俄羅斯在俄烏戰爭前後限制化肥出口,並戰略性地在全球市場收購糧食擴大儲備。專家認為,中共支持俄羅斯把糧食武器化,以經濟手段來脅迫其它國家是不道德的。
據德廣聯的一項獨家調查,早在戰爭開始前數月,俄羅斯就開始試圖操縱國際糧價,而中國(中共)也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並不光彩的角色。
報道稱,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西方國家都沒有制裁俄羅斯的化肥和食品出口。但中國和俄羅斯卻這樣做了: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兩國就開始限制化肥出口。
2021年9月,作為全球最大磷肥出口國的中國宣布對這一重要產品實施大範圍的出口管控,北京當局給出的理由是能源供應緊張,需要對高耗能的化肥產業進行調控並穩定國內的物價;同年11月,俄羅斯也跟進限制氮肥出口量。到了2022年2月2日,即戰爭爆發前三周,俄羅斯全面禁止氮肥出口二個月。
出口限制導致化肥價格暴漲。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的數據,自2020年7月以來,化肥價格略有上漲。但從2021年10月起,中國禁止磷肥出口,化肥指數飆升。戰爭又推高了天然氣、化肥和糧食價格。國際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際化肥價格上漲70%。
中俄在開戰前簽署協議,不僅限制化肥出口,甚至還限制糧食出口。早在2021年12月,克里姆林宮就宣布從2022年2月15日起將當年上半年的小麥出口量限制在800萬噸。
更為巧合的是,一周後的2月23日,也就是俄烏戰爭開打前一天,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正式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這項協議是2月初普京總統訪華、與習近平宣布「俄中友誼無上限」時達成的。
台灣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多數農產品都需要磷肥化肥,缺乏化肥的出口導致肥料價格上漲,連帶影響農業生產。所以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大陸不應該用這種經濟手段來脅迫其它國家,這是不道德的。
從貿易規模看,2022年俄羅斯對華農產品出口總額增長了44%以上,達到70億美元,超越歐盟。
「中共支撐了俄羅斯的經濟沒有崩潰。目前在軍事上看不出來它對俄羅斯有提供實質幫助,因為它也要避免自己被美國、歐盟國家制裁,可是經濟上或是糧食進口它可以基於人道理由,美國畢竟也沒有禁運,所以它利用地利之便來賺戰爭財。」李正修說。
中共戰略性地囤積糧食
報道稱,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食品價格急劇上漲。但價格上漲開始得更早,而中國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進口國,因此對價格產生了重大影響。據專家估計,中國囤積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糧食供應。
根據美國方面披露的數據,即使在2022年全球糧價暴漲的時期,中國依然在全球市場收購糧食擴大儲備:2022年全年,中國進口小麥1,200萬噸,比前一年增加了200萬噸。
農業專家Stephan von Cramon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非常依賴穀物和油菜籽的進口,這些儲備量對他們來說具有戰略意義。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是故意要讓全世界糧價產生高價化的波動,也就是糧食武器化。中國(中共)大量地進口糧食,一方面它號稱要提高自己的糧食安全,二方面等於是間接地幫助俄國把糧食武器化的效果放大了。
「這種情況等於是中共變成了俄羅斯的幫兇,推高了全球的糧價。最大的受害國就是中共在非洲的這些潛在的盟友,同時也產生了更糟糕的人道問題,讓這些開發中國家原有的糧荒現象加劇了。」他說。
此外,中共大量囤積糧食,也是出於其政治穩定的考慮。
「在中共政權的認定裏面,如果經濟倒退,糧食價格不穩,價格高漲,可能就會激起政治的不穩定,這是北京政權的思維模式。」蘇紫雲說,「它現在影響到的是消費者,如果後續它發現全球糧食生產調整回來,它開始出售超收的糧食,那又會打擊到供應者。」
「也就是說,目前它跟莫斯科在操作糧食的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策略,對於支持烏克蘭的國家造成一些麻煩,這是他們的策略。」
以糧食作為武器 北京配合莫斯科
7月17日,莫斯科宣布退出「黑海穀物倡議」,該協議規定對烏克蘭穀物等農產品經黑海出口運輸提供安全保障,也保障俄羅斯糧食與化肥進入國際市場。此後三天,俄軍連續轟炸烏克蘭敖德薩港,受到襲擊的港口儲存了大約100萬噸食品,包括運往中國的6萬噸農產品。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責俄羅斯「持續以糧食作為武器」,對世界各地數百萬的脆弱人群帶來傷害。
7月19日,俄羅斯再發禁令,對烏克蘭黑海港口進行封鎖。
蘇紫雲認為,現在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可能很難繼續,除非北約可以接受俄羅斯開出的政治條件,但是很難。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走海路出口的糧食可能就要走陸路,從波蘭通過,糧食運輸過程中商人倒賣,導致波蘭的農民利益受損,又會影響到波蘭的政治穩定。這就是莫斯科藉由間接的手段去操控戰爭的發展。
「在俄烏戰爭之下,莫斯科刻意操作糧食的供應,北京又藉由糧食大量進口,以及搶俄羅斯的燃料,變相地減少全球化肥的供應。這就變成一個多樣態的惡性循環,對於整體的全球安全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他說。
北京跟莫斯科綁在一起
蘇紫雲認為,在俄烏戰爭中,中共最上位的目標是要制衡美國,其次才是從這場戰爭中撈取一些周邊利益。也就是說,最主要還是地緣政治上的利益,第二個是經濟,包括糧食跟能源的部份;第三個層次是貿易,中共的一些市場由於美國的關稅制裁等,所以它跟俄羅斯形成一個互相依賴的關係。
「中共拉俄制美,希望俄羅斯在太平洋這一側可以支持它。那的確看到俄羅斯也拿出僅存的利器,派出太平洋艦隊跟中國海軍在東海、日本海、台海一帶進行戰備聯合巡邏。中共最高層次的利益是地緣戰略上的『背靠背』的所謂夥伴。這種情況等於是把北京自己跟莫斯科綁在一起。」他說。
李正修認為,習近平對於普京出兵烏克蘭莫可奈何,或許他們可能有通過私底下的這種管道可能去勸阻,因為他最怕就是被俄羅斯拖下水。戰爭拖到現在也是中共始料未及,所以習近平對俄羅斯的態度會有點趨冷,希望雙方都能夠讓步儘快停火談判協商等等。
「可是看得出來,習近平確實希望藉由當一個俄烏戰爭的和事佬,從和平締造者這樣的一個角色來向西方尤其是美國示好,來緩和他們之間的緊張關係。畢竟他內部問題這麼多,尤其經濟還有整個失業率他都已經焦頭爛額,沒有辦法再去面對一個美國或者整個團結的西方國家。」他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