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城門河泛起層層漣漪,香港島黃竹坑班納山林木蔥郁,建築設計團隊HIR Studio將大自然的美好一面轉化成流線型的塑膠公共長凳與眾人共享,較為特別的是,這些座椅全部由回收廢膠作為原材料製作,希望傳達出環境保育和減廢的訊息。

第18屆意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介紹HIR Studio使用回收塑膠創作座椅的過程。(HIR Studio提供)
第18屆意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介紹HIR Studio使用回收塑膠創作座椅的過程。(HIR Studio提供)

在今年第18屆意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期間,有一個看似並不起眼的展位,擺放著家中常見的洗潔精塑膠瓶,旁邊是玻璃罩著的灰色塑膠粒,墊著由塑膠粒加工後的塑膠板。乍一看並不知道這些是甚麼,再定睛細看,才知道日常生活淘汰的廢棄塑膠大有乾坤。這一展品來自香港的建築設計公司HIR Studio,設計師們以「取之沙田,用之沙田」的概念,回收從沙田收集的塑膠廢料,將其形成顆粒,製作成12張公共場所的座椅,希望籍此鼓勵公眾循環再造廢料,共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也呼應了今次建築展香港展區的「港創未來」主題。

HIR Studio創辦人Irene Cheng(左)和設計總監Howard Chung。(HIR Studio提供)
HIR Studio創辦人Irene Cheng(左)和設計總監Howard Chung。(HIR Studio提供)

取之沙田,用之沙田 兩萬膠樽變身休憩座椅

「在展開廢棄塑料再製座椅的項目以前,我都不清楚我們回收的塑膠最後去了哪裏。」HIR Studio創辦人之一Irene Cheng開始關注環保回收的議題,要從2019年接手的一個項目說起。

Irene講述,沙田大會堂需要公司製作一批休憩長凳,可供觀眾等待表演時坐下休息。Irene本人對城門河很有感情,她大學時是賽艇隊的,常常在城門河練習,當她與建築設計師拍檔Howard商量時,在沙田長大的Howard提議以城門河為設計概念製作膠凳:「城門河是沙田區、大圍區、火炭區一帶最獨特的一個地標,但是城門河總是給人一個很臭的印象,小時候就看到有很多垃圾,雖然現在做了很多改善工程,但根據綠色和平2018年數據,每年仍然有超過1,750萬件塑膠垃圾經城門河流入大海,影響生態環境。我們可以不可以用這些塑膠做一些事情,提醒市民關注塑膠污染事件呢?」他們了解到,香港塑膠的回收率只有13%,沒有回收成功的垃圾,就會被送去堆填區,或者直接沖出大海。

社區民眾和孩子參與塑膠回收。(HIR Studio提供)
社區民眾和孩子參與塑膠回收。(HIR Studio提供)

2019年「沙田不是垃圾站」市民參與情景。(HIR Studio提供)
2019年「沙田不是垃圾站」市民參與情景。(HIR Studio提供)

設計師最初的概念希望從沙田城門河直接回收塑膠製作膠凳,但發現直接從河中回收的塑膠雜質太多,難以成型,後決定與沙田區內的不同環保團體合作,在兩個月內收集約2萬個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2號)膠樽,重量達500公斤,作為膠凳的原料。Irene在收集廢膠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本港回收業的情況。當時的民間義工團體「沙田不是垃圾站」,馬鞍山青年協會的「沙田回收中心」、環境保護署的「綠在沙田」等都給予支持,「我們要的是2號膠,就是漂白劑、洗滌劑的膠樽,需要做到清潔回收,這些都要靠市民提升環保意識。」取得原料後,Irene和同事們走訪了多個不同的回收廠進行拉粒測試,找到最合適的廠商,將塑膠轉化為膠粒,再送往馬來西亞人在佛山開的一間工廠進行膠凳的製作。

塑膠轉化為膠粒。(HIR Studio提供)
塑膠轉化為膠粒。(HIR Studio提供)

塑膠透過滾塑與加熱升級再造成一片片組件。(HIR Studio提供)
塑膠透過滾塑與加熱升級再造成一片片組件。(HIR Studio提供)

使用不鏽鋼桿枝將塑膠組件貫穿。(HIR Studio提供)
使用不鏽鋼桿枝將塑膠組件貫穿。(HIR Studio提供)

Irene表示,製作膠凳的過程並不簡單,回收的膠樽要進行清潔、消毒、磨粉、混合,切成一粒粒再生原料,再注入模具重新熔化,透過滾塑與加熱升級再造成一片片組件,用不鏽鋼桿枝如同「篤魚蛋」的方式貫穿,旋轉組件構成起伏形態,如同城門河波浪。團隊總共製作了12張公眾座椅,分布在沙田大會堂的不同位置。Irene很欣慰座椅至今仍保存良好:「從2020年擺放至今,我最近也有去附近查看座椅的情況,仍然十分結實好用,在座椅旁邊設有電子屏幕,循環播放著我們當時創作的過程,給公眾了解到這批座椅的誕生過程,希望可以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

HIR Studio以黃竹坑班納山特色為靈感設計的最新回收塑膠座椅「坐山中」。(HIR Studio提供)
HIR Studio以黃竹坑班納山特色為靈感設計的最新回收塑膠座椅「坐山中」。(HIR Studio提供)

延續回收座椅環保理念 創作全新作品「坐山中」

HIR Studio在2020年完成首個廢膠變座椅行動後,隔年再接再勵,接下信和集團黃竹坑全新商廈Landmark South項目,在八樓的空中花園設置藝術座椅「坐山中」。製作流程與沙田大會堂公眾座椅相若,回收家用廢膠進行升級再造,以永續設計作為理念。Irene介紹,今次製作嘗試將塑膠粒使用吹模的方法成型,這樣的方式製作出來的座椅硬度相若,重量上比以往更輕,也節省一些膠的原料。另外,因商廈正對著班納山,這次的設計以山巒為靈感,選用綠色作為主色調,設計成山體的流線型,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取名「坐山中」。

「整體的設計我們都希望可以帶來一個永續的理念,我們作為設計師就要想多一步,當這個座椅用舊了、壞了,同樣可以繼續回收再造,只要將當中的不鏽鋼桿枝抽出來,塑膠可以繼續回收,製成不同的產品。」Irene認為,站在設計師的角度,可以創作更多以永續發展為主題的產品,目前的一些大公司生產產品的趨勢也是如此,而在公眾的日常生活角度,也可以在生活中盡量多使用循環再造物料生產的產品,也鼓勵源頭減廢,少用膠樽,自備水樽出街,如有條件的可以施行「裸賣」方式。

*********

遠觀沙田大會堂與Landmark South的座椅,優雅的形態讓人無法想像其實它們的前身是垃圾桶的廢膠。Irene分享:「我們想告訴人聽,垃圾都可以做到好實用,好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很想傳達一個永續設計的理念。」她透露,目前正在與一間香港塑膠回收公司合作,在聖誕節時還會推出新的作品,顏色更加多彩,設計會更加新穎。與此同時,他們還嘗試用3D打印的方式做一些新的回收塑膠產品,目前還在測試階段,希望未來推出市場後,可以給予公眾更多的回收物料產品的選擇。◇

沙田大會堂的回收塑膠座椅。(HIR Studio提供)
沙田大會堂的回收塑膠座椅。(HIR Studio提供)

沙田大會堂的回收塑膠座椅。(HIR Studio提供)
沙田大會堂的回收塑膠座椅。(HIR Studio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