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署今日(7日)公布《保護兒童資料系統統計報告2022》,顯示去年錄得逾1,400宗新登記虐兒個案,數字連續兩年上升。在去年新登記個案當中,油尖旺區虐兒發生率最高,其次是觀塘區及元朗區。

報告指出,去年共錄得1,439宗新呈報虐兒個案,按年增加5.3%,另外比2020年的940宗大增53.1%。

在去年新呈報個案當中,45.3%屬「身體傷害或虐待」,30.8%屬「性侵犯」,19.2%屬「疏忽照顧」,3.7%屬「多種虐待」,以及1.0%屬「心理傷害或虐待」。2020年,錄得940宗新呈報虐兒個案,2021年增至1,367宗。

在性別方面,女童佔62%,男童則佔38%。12至14歲是個案數目比率最高的年齡組別,佔26.6%;其次是9至11歲(19%)及0至2歲(16%)。

報告指出,虐兒事件的危機因素主要是「與傷害兒童的人有關的因素」,佔新登記個案數的63.8%;其次是「與兒童有關的因素」,佔57.8%;「與環境或社會狀況有關的因素」亦佔50.9%。

近半個案虐兒者育兒技巧不足或缺乏為人父母技巧

在「與兒童有關的因素」方面,首三位分別是兒童的「行為問題」(50.5%)、「特殊教育需要」(27.6%)和「情緒/心理問題」(27.2%)。

「與傷害兒童的人有關的因素」的首三位分別是「育兒技巧不足/缺乏為人父母的技巧」(47.8%)、「情緒/心理問題」(33.4%)、「婚姻問題」(21.7%)。

「與環境或社會狀況有關的因素」方面,最多的是「缺乏支援系統(如如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親屬、朋友等)」,佔47.0%;其次是虐兒者(非家庭成員)很容易接觸當事兒童,佔32.1%;第三是傷害兒童的人無法應付的家庭危機或壓力,佔21.0%,經濟困難或失業亦佔20.8%。

逾半施虐者為受虐兒童父母

報告指,按傷害或虐待類別分析,涉及「性侵犯」和「身體傷害/虐待」個案的女童分別佔45.8%和33.3%;而涉及「身體傷害/虐待」和「疏忽照顧」個案的男童則分別佔63.5%和23.2%。

另外,在去年新登記個案的1,515名傷害兒童的人中,有56.6%為受虐兒童的父母。涉及性侵犯個案的477名傷害兒童的人中,有36.3%為受虐兒童的同學、朋友或朋輩。

油尖旺區虐兒率最高

在去年新登記個案當中,發生最多虐兒個案的地區分別是觀塘區(13.3%)、元朗區(11.8%)及油尖旺區(11.8%)。若以每1千名兒童人口(年齡介乎0至17歲)計算,油尖旺區虐兒發生率達4.37,成為18區之冠。而最少虐兒個案的地區分別是灣仔區(0.9%)、中西區(1.2%)及離島區(1.8%)。@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