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比亞與雙邊貸款機構達成協議,重組63億美元的債務,為越來越多難以償還債務的國家樹立了先例。北京是贊比亞的最大債務國。繼贊比亞之後,還有一眾類似的「一帶一路」窮國等著北京減債。

贊比亞總統希奇萊馬(Hakainde Hichilema)在推特上稱,該協議「是我們經濟復甦和增長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贊比亞屬於南部非洲國家,是產銅大國。

希奇萊馬周四和周五(6月22—23日)出席法國峰會。該峰會旨在減輕世界上一些最脆弱國家的債務負擔,同時釋放數十億美元的新資金用於氣候融資。

周五宣布的贊比亞減債協議是在經過一年半的漫長談判後取得的,標誌著發展中國家在二十國集團共同框架下贏得的首個重大救濟,該框架使巴黎俱樂部的傳統債權國與中國和印度坐在同一張談判桌上。該框架的全名為債務處理共同框架(Common Framework for Debt Treatments),是2020年11月達成的。

周五(6月2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峰會期間宣布了贊比亞達成協議的消息,除以中國和法國為首的債權人同意將贊比亞的貸款期限延長約20年外,還給予了三年寬限期。

預計雙方將在未來幾周內簽署一份債務處理諒解備忘錄,贊比亞財政部表示,其中包括「大幅延長期限和降低利率」。

贊比亞減債過程

2020年11月,在20國集團剛剛就共同框架(Common Framework)債務重組規則達成協議幾個小時後,贊比亞發生外債違約。大約一年後,贊比亞同意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13億美元救助的條款。

但是這些救助需要跟雙邊貸款機構達成協議後,才可發放。於是,贊比亞與中國及法國等政府債權人經過了超過18個月的艱難談判終於在周五達成協議。該協議將讓IMF可以向贊比亞支付13億美元救助資金中的1.88億美元,這筆資金的發放從4月擱置到現在。

贊比亞官員說,他們希望在達成雙邊債務重組協議之後,能夠迅速與私營部門債權人達成另外的協議,包括30億美元的美元債券的持有人。

在贊比亞拖欠政府機構的63億美元債務中,有41億美元是欠中國進出口銀行的。

一眾窮國等著北京減債

中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政府貸款人,且放貸金額遙遙領先。

和其它貧困國家一樣,贊比亞從中國貸款機構以及西方基金管理公司那裏借入了大量資金,這些公司當時大舉購買贊比亞發行的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為其它政府項目融資的美元債券。贊比亞約三分之一的外債是欠中國貸款機構的。拖欠中方的部份債務跟贊比亞加入「一帶一路」項目有關。

前美國財政部官員Brad Setser告訴《華爾街日報》,外界之所以關注贊比亞的債務重組,是因為這將為那些欠下中國巨額外債的國家樹立先例。

繼贊比亞之後,加納、斯里蘭卡和埃塞俄比亞也同樣在排隊尋求中國的債務減免。世界銀行最近的一項分析發現,2021年,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總額幾乎相當於所有其它政府的貸款額之和。

經濟學家塞Sebastian Horn、Carmen Reinhart和Christoph Trebesch在2022年撰寫的國際債務文章說,中國近60%的海外國家貸款對象處於財務困境中,而2010年這一比例只有5%。

美國威廉和瑪麗大學的研究實驗室AidData執行董事和《北京的銀行業務》一書的作者之一Bradley Parks說,北京在海外貸款項目上像個投機銀行家。很多債款項目都跟「一帶一路」有關。

他的研究表明,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方會附上九美元的債務加一美元的援助,而美國是情況則相反,提供九美元的援助、配套一美元的債務,美國的幾乎所有的海外發展項目都是通過援助來資助它國。

各方反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稱,中國、法國等債權人同意「為贊比亞提供深度債務減免」,減債協議是共同框架的「重要里程碑」。

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協議規定了基本面和應急處理,如果對贊比亞經濟表現和政策的評估有所改善,將自動觸發應急處理。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解決贊比亞等新興國家債務問題的方案,她對這一共識表示歡迎,並敦促債權人儘快完成債務重組。

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今年早些時候訪問贊比亞期間,我親眼目睹了違約的嚴重性和債務重組進程停滯如何給普通家庭帶來痛苦以及阻礙經濟增長。」

耶倫和其他領導人過去一再指責中共政府阻礙減免贊比亞債務的程序。北京對此進行了否認。

馬克龍在推特上表示,周五達成的債務重組協議是「一項歷史性成就」。

馬克龍補充道:「我們將繼續動員起來,確保陷入債務陷阱的其它國家從多邊應對措施中受益。」

北京為何同意加入減債

但北京否認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批評,同時也不肯承認自己的貸款損失。外界指,北京用「一帶一路」項目給別人挖坑,結果自己失足掉了進去。

《華爾街日報》說,「一帶一路」帶來的最大諷刺是:北京到頭來發現自己不得不接受國際規範,不得不放棄其長期以來對與巴黎俱樂部等國際機構合作的抵制立場。

過去,中國的銀行堅持要求借款方承諾將中方貸款排除在巴黎俱樂部式的重組之外,以確保中方在任何違約情況下都能從貸款方獲得第一筆付款。根據AidData的數據,有四分之三的中國貸款合同包含「無巴黎俱樂部」條款。

這一切在2020年得到全面改變。北京同年11月同意簽署《共同框架》,這是一項由20國集團認可的國際債務減免條款,有助於協調債權人之間的債務談判。共同框架建立在類似巴黎俱樂部所使用的原則之上,在國家難以償還債務時尋求解決方案。

過去,北京儘管多次被邀請加入巴黎俱樂部,但它一直抵制、拒絕加入。

同年夏天,20國集團、巴黎俱樂部和中方代表經過六周談判,達成了讓北京加入共同框架的技術協議。等了幾周,習近平才同意簽署該《共同框架》。

《華日》認為,對一些北京官員來說,《共同框架》為其長期以來抵制加入巴黎俱樂部的做法提供了一個保住面子的機會。

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會迫使中國的銀行接受損失,這是中共當局過去長期以來反對減債和加入西方國家體系的原因之一。#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