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規定,香港僱主本來不得就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申請輸入外勞,包括售貨員、收銀員、侍應、送貨員、接線生等。但日前港府宣布,暫停上述輸入外勞限制兩年,難免令市民擔心「搶飯碗」的問題。

今早看到「前線科技人員」FB專頁張貼一張《明報》資料圖片,發現暫准輸入外勞的26個工種中,有一項居然是「電腦/打孔機操作員」(見附圖),令一眾網民議論紛紛:到底什麼是「打孔機操作員」?這樣的一個職位,連名字也不易理解,真是「低技術職位」嗎?

我看不懂,於是求教三位IT專業的朋友,其中兩位和我年紀差不多,都慨嘆「余生也晚」,沒趕上電腦初創的年代,一輩子都沒用過那種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打孔機」。

原來大半世紀前,寫程式不像今天那麼方便,程式員要先用鉛筆,把程式碼寫在紙上,再交給「打孔機操作員」利用打字機般的機器,把程式碼打在共有80列的打孔卡上,才能輸入電腦系統使用。

打孔機操作員確實不算高技術職位,工作又沉悶乏味,那時擔任此職的,通常是刻苦耐勞的女子。但隨着科技發展,打孔機操作員像百科全書推銷員一樣,早就被歷史淘汰了。現在是2023年,寫程式甚至無需人力,ChatGPT已可代勞,何以香港仍要輸入史前的「打孔機操作員」呢?

我求教的第三位朋友,是年紀大我一截的宋以朗,他提供了一個頗合理的解釋。宋公子年輕時在美國唸電腦,接觸過打孔機這類古董,他一看到「打孔機操作員」六字,馬上指出是誤譯。他推測這中文名字是根據英文翻譯的,英文是keypunch operator,「這是歷史名詞,現在只有老人家才這樣講。」

我們討論了一會,估計港府所謂的「打孔機操作員」,實際上指資料輸入員,工作性質類似五六十年前的keypunch operator,分別在於「古人」用打孔機和打孔卡,現在則用鍵盤或掃描器——以今天通用的英文表達,應該叫「data entry keyer」,中文是「資料輸入員」才對。

我翻查6月13日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中英文版,證實了宋以朗的推測:中文版第35頁「附件B」,列出26個本來排除在「補充勞工計劃」以外的職位類別,當中有「電腦/打孔機操作員」(注1),而英文版第36頁「附件B」對應此職位的「原文」,正是「Computer/Key Punch Operator」(注2)。

「打孔機操作員」這譯法,其實也不是今天才在立法會文件出現,我查到2010年政府文件列出的26項工種,中英文版都有這個古色古香的「打孔機操作員/ Key Punch Operator」,只是從前無人留意。我懷疑當年先有英文版,執筆者可能是「老人家」,才會在廿一世紀仍然使用這歷史名詞,而中譯者不察,就照字面直譯。

然而十多年過去,這份工種列表再度曝光,難道政府和立法會完全沒有人覺得「打孔機操作員」不尋常?抑或香港怪事太多,大家早已麻木到見怪不怪?

有朋友說,這些外勞工種寫什麼根本不重要,「聽唔同人講過,搞呢啲明日大愚北部都會區輸入外勞,其實係想將香港變成一千萬人住,溝淡舊香港人,所以呢啲職位都係 hea 寫啫。」朋友的講法對不對,我不評論,但那些外勞輸入工種,我同意確是hea寫,否則又怎會有「打孔機操作員」呢?

注1:https://t.ly/7HNN

注2:https://t.ly/El_r-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