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國土安全部加大力度打擊中共在美國的情報活動。
5月11日,FBI在波士頓逮捕了被指控是中共間諜的男子,疑犯梁利堂(Litang Liang)被控監視在美國的中國異見人士和批評中共的人。最近的這次逮捕行動是針對中共正在進行的壓制海外批評者運動的一部份。為了阻撓民主活動人士和其他公開反共者,北京在外國使用人身威脅、網絡騷擾,以及秘密行動等手段。
中共安全部實施了一系列行動,比如「獵狐行動」(Operation Fox Hunt),旨在迫使被當局通緝的人員返回中國受審,通常通過恐嚇、威脅當事人在中國的家人或直接綁架來實現。上個月,FBI突襲了位於紐約市的一個中共秘密警察局,檢察官認定該警察局是中共「跨國鎮壓」運動的一部份。
中共在西方民主國家開展越來越多的情報秘密行動,在這些國家,人權和個人自由經常被中共用來逃避偵查。在加拿大和歐洲,都出現了對中共秘密警察局的指控和調查。到目前為止,有14個國家正在調查中共在其領土上的秘密警察局。5月8日,加拿大驅逐了一名中共外交官,原因是他試圖恐嚇批評中共的加拿大議員的親屬。
中共的秘密網絡非常廣泛,不僅覆蓋了很多國家,而且還僱用了很多特工。就在紐約市的中共警察局遭到突襲的同時,美國檢察官指控中共公安部的34名官員創建了數千個虛假網絡帳戶,用來騷擾和威脅政府的反對者。
不僅中國公民或華裔是中共間諜計劃的目標,而且具有政治影響力或能夠竊取美國機密、從而對中共有用的美國人也是目標。間諜盯上的對象是企業、學術機構、研究人員、議員和公眾。
FBI已將打擊中共的反情報和經濟間諜活動的嚴重威脅列為重中之重。中共的策略旨在影響立法者和公眾輿論,以支持對北京有利的政府政策。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表示,他的目標是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在軍事、經濟和外交上取代美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共使用了許多手段,包括掠奪性貸款和商業行為、盜竊知識產權、強制知識產權轉讓、工業間諜活動、收購外國公司、網絡黑客。這種經濟間諜活動與中共在海外影響美國校園、研發部門和美國研究實驗室的活動相結合,這些機構中的中國研究人員經常被拉攏或脅迫,或者如果他們拒絕為中共竊取機密,他們的家人就會受到威脅。
去年,FBI宣布,他們大約每10個小時就會啟動一項新的與中共有關的間諜調查。2023年4月,國土安全部宣布,他們將啟動打擊中共控制的惡意人工智能的舉措,包括試圖通過傳播虛假資訊影響公眾的輿論和立法,或者直接攻擊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如電網。國土安全部還報告說,中共除了讓批評者噤聲,還利用移民和旅行系統監視美國政府以及私營公司和個人。
《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FARA)和《反間諜法》(Espionage Act)第951條明確規定,任何在美國境內代表中共行事的人都可以被列為外國代理人。如果他們沒有登記,可能會被逮捕和起訴。去年,司法部援引FARA逮捕並起訴了25人。雖然這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但符合外國代理人定義的實際人數肯定要高得多。這包括中共僱用的說客、間諜或從事「影響行動」的人。FBI對在美中共間諜進行了2,000多項公開調查。
中共不僅犯有跨國鎮壓異見人士和竊取美國機密的罪行,還利用非法毒品殺害美國人。在尋找應對中共情報威脅的方法的同時,國土安全部也在探索打破全球芬太尼供應鏈的方法。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從中國運往墨西哥,然後,販毒集團製造這種非法的致命毒品,再通過南部邊境走私到美國。毒品一旦進入美國,就由與販毒集團有關聯的街頭幫派分發。每年有超過10萬美國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大約70%死於芬太尼。
一些美國議員希望立法,宣布販毒集團為國際恐怖組織,如果成功,中共可能會因向販毒集團出售易製毒化學品並幫助他們洗錢而被追究責任。
按照類似的邏輯,美國的毒販是否可以被視為外國代理人,為中共工作?由於需要保護個人自由,美國的立法通常進展緩慢。
與此同時,中共正在擴大自己的《反間諜法》,將商業諮詢和其它一些常見的商業服務定義為非法。一名在中國的美國會計師可能因為審計客戶的帳目而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而中共特工可以在美國的秘密警察局運作,影響輿論,讓異見人士噤聲,或強迫研究生竊取機密,這似乎有點矛盾。#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在亞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安東尼奧是一名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為各種國際媒體撰稿。他的一些中國著作包括《超越「一帶一路」: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和《中國經濟簡明教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
原文:CCP Intelligence Operations in the U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