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研與大陸設恒常器官移植機制 消息指捐受雙方不知器官去向來源

香港女嬰芷希去年接受心臟手術,成為首宗大陸器官捐贈移植至香港病人的個案,而港府就正在研究與大陸設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

《明報》昨日(8日)報道引述消息指,日後互助機制推出後,捐贈者和受贈者料將不會知道器官去向和來源地,當事人或其家屬亦不會知道器官來自大陸或輸往大陸。 

報道指,擬設互助機制下,如果大陸遺體器官無法配對合適病人,將捐贈來港配對移植,香港器官亦然。至於日後若有跨境器官移植個案,會否如芷希個案般對外公布?消息人士表示,移植前公布捐贈者身份有違倫理,但可考慮事後公布所捐贈的器官,以及在捐贈者家屬及移植者同意下公布概括資料。 

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認為,只要兩地確保器官是自願捐贈、滿足醫學配對和運送質素,毋須每宗個案逐一向公眾交代,但器官來源並非敏感資料,港府可按需要彈性公布,不用刻意保密,例如有多少宗器官捐贈來自大陸。 

消息又指,港府正邀請香港移植專家前往廣東省交流 ,到訪中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之器官移植與醫療大數據中心,以便了解大陸器官捐贈的情況,同時或會試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據知香港隨行人員包括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以及不多於10名移植醫生參與。 

香港一直有推廣器官捐贈,但近年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新登記人數,繼2019年逐年下降,去年只有12,500人登記,創8年來新低。而取消登記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數字則有急升,去年取消人數達1,615人,較2021年增逾一倍。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創會主席何繼良在立法會回答質詢時曾表示,同意芷希事件可能成為其中一個因素令市民選擇退出。有分析認為,外界擔心中港跨境器官移植很有可能造成器官買賣,尤其是中共不僅至今仍未就「腦死亡」立法,許多器官來源不明,以及活摘器官的罪行仍未停止,在這麼多不透明的情況下,怪不得這麼多人不信任與大陸有關連的器官捐獻機制啦。

東莞連續8天核酸檢測 引發民眾恐慌猜測

五一假期後,中國多地傳出民眾再度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廣東東莞市東城街道就發出連續8天核酸檢測的通知,宣稱5月6日至13日將繼續提供核酸檢測服務,有檢測需求的市民,可前往東城醫院和台心醫院兩個核酸點進行採樣,採樣費用不高於人民幣13.5元。

作為其中一個核酸採樣點的東莞台心醫院有工作人員透露,連續8天做核酸的通知,讓許多民眾擔心新一波疫情的到來。也有民眾表示,發布這個通知,是當局想製造恐慌,利益集團想趁機賺錢。

大陸民眾黃先生:「那些權貴勾結的核酸集團又想賺錢了嘛,他們不甘心退出歷史舞台嘛,所以利益集團製造恐慌。」

東莞市民時先生:「前2天我也聽到這個消息,當時大家的分析是,可能是有的疫苗,假疫苗還沒有賣出,又想搞核酸搞疫苗。他們之前做核酸就是為了搞假,就是為了搞錢,在之前的話,我做核酸很不舒服,做核酸以後,有各種各樣打疫苗那個症狀,持續了2個月,後來可能我就不做了,還派警察上門,警察帶著防疫的人員到法院去堵我,強制要去做(核酸)。」

也有網民批評說:「又來開始掠奪和詐騙了」,也有網友質疑,連續8天做核酸,是不是供應商囤積的貨保質期快到了?

日韓峰會強調加強合作:站在歷史性轉變的十字路口

日本和韓國此前因為歷史問題分歧,定期訪問已停止多時。上周日(7日)在首爾,日韓兩國領導人十幾年來首次舉行正式峰會,表明兩國要深化關係。

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目前形勢太緊迫,日韓都必須放下歷史包袱。他說:「韓國和日本都面臨著東北亞嚴峻的安全形勢,岸田首相和我都認為,我們正站在歷史性轉變的十字路口。」他指的是朝鮮日益增長的核威脅及導彈威脅,以及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加深的競爭關係。他說:「擁有共同價值觀的韓國和日本必須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說,他的立場與尹錫悅是一致的,他讚揚韓國領導人改善雙邊關係的「決心和行動能力」。

許多韓國人包括主要反對黨領袖,要求日本做出明確和直接的道歉,但尹錫悅表示,他不會糾纏於尋求道歉一事上面。他指出,在過去的歷史得到解決之前,不能為未來的合作邁出一步,「我們必須放棄這樣的觀念」。

尹錫悅改善與東京關係的決心,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韓國公眾輿論變化的支持。在最近的調查中,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他們心目中「最不友好國家」,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

上月底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會見尹錫悅時,感謝他「勇敢、有原則地與日本開展外交」。有分析認為,日韓之間的摩擦,一直使美國感到頭疼,因為美國需要這兩個亞洲大國的合作來推進華盛頓的全球經濟議程,以加強應對北朝鮮和中共的安全威脅。因為一旦中共試圖侵略台灣,北朝鮮可能趁機在朝鮮半島發動戰爭,那麼美國軍隊就可以聯合日本和韓國,在這個地區同時開闢兩條戰線,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歐盟首次擬定對支持俄烏戰爭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

在圍剿中共方面,歐洲也傳出新進展。據英國《金融時報》7日報道,歐盟已提議對多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指責它們出售相關設備,可用於支持俄羅斯在戰爭中使用的武器,當中包括5間香港公司。

歐盟此前一向都避免針對中國實施制裁,並辯稱沒有證據表明它直接向莫斯科提供武器。這次是俄烏戰爭以來,歐盟首次提議對中國公司實施制裁,恐將加劇與北京的緊張關係。

報道指出,查閱到的制裁名單顯示,七家中國企業已被列入歐盟成員國將於本周討論的新制裁方案。其中包括兩家中國公司——三合成半導體(3HC Semiconductors)和金派科技(King-Pai Technology),以及五家香港公司,其中包括信諾電子(Sinno Electronics)、希舸電子(Sigma Technology)、Asia Pacific Links、Tordan Industry和Alpha Trading Investments。

此次制裁名單上的兩家中國公司,以及信諾電子和希舸電子這兩家香港公司,皆已被美國制裁。

荷蘭8市2省結束與中國省市友好關係

在歐洲的荷蘭,也興起與中共割席的風潮。荷蘭有一些省市此前與中國多個地方當局締結了姊妹友好關係,進行貿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過根據荷蘭鹿特丹商報(NRC)針對市政單位的調查發現,過去2年荷蘭至少8個市政當局和2個省結束了這類友好關係。此外,還有其它不少市政機構也將與中國城市的友好關係擱置一旁,正準備結束關係,或讓友誼消退至幾乎不再有任何合作關係。

荷蘭南部的布雷達(Breda)、堤堡(Tilburg)和愛因霍芬(Eindhove)等市鎮當局在地方議會堅持下,結束和中國姊妹市的友好關係,市政當局通常以中共對維吾爾族的迫害為由,解除關係。

阿納姆(Arnhem)於2021年結束與武漢的關係,市長馬卓克(Ahmed Marchouc)說:「我們必須尊重民主、法治、新聞和言論自由原則,但和中國城市維持友好關係,會製造出不尊重原則的形象。」

威爾特(Weert)和依色爾河畔卡培爾(Capelle aan den IJssel)等市政當局則表示,他們之所以結束和中國姊妹市的友好關係,是因為從中得到的經濟益處不大。

荷蘭其它市鎮則「重新思考」和中國姊妹市的關係,當中不少市鎮表示,他們希望更聚焦在和歐洲城市締結友好關係。

另外,荷蘭的大學也以知識安全性為由,越來越不願意接受獲中共政府獎學金補助的博士班學生。@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