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家醫藥行業巨頭近日披露今年一季報和去年年報,受當局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其業績普遍大幅下滑。
疫苗產業遇冷 多家醫藥公司業績大幅下滑
在中共當局實施三年極端疫情防控過程中,「疫苗」曾經是最熱門的關鍵詞,但隨著當局放鬆疫情封控政策,疫苗不再是話題中心,COVID-19疫苗研發企業的業績也大幅下滑。
康泰生物4月23日晚間披露2023年一季報,公司實現淨利潤2.05億元,同比下降24.90%。
同日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康泰生物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1.57億元,同比下降13.55%;淨利潤為虧損1.33億元。這是康泰生物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業績變動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COVID-19疫苗銷量較去年大幅下滑,同時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對2022年度存在減值跡象的疫苗相關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所致。
據界面新聞報道,4月24日,康泰生物股價震盪下跌,收盤價30.86元/股,微跌0.8%,較疫情中高點跌去近八成。
康泰生物是一家人用疫苗公司,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近兩年,康泰生物的業績圍繞COVID-19疫苗經歷了大起大落。目前,中國COVID-19疫苗接種量增長已經接近停滯。截至4月20日的數據顯示,累計報告接種COVID-19疫苗約34.94億劑次。
受影響的不止康泰生物,COVID-19疫苗銷售額斷崖式下降已成為行業趨勢。
據時代財經報道,復星醫藥在其年報中披露,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439.52億元,同比增長12.66%,實現淨利潤37.31億元,同比下降21.10%,其中,mRNA疫苗「復必泰」2022年銷量同比下降30%。
有「新冠疫苗第一股」之稱的康希諾生物,在2021年憑藉新冠腺病毒載體疫苗「克威莎」,就實現了淨利潤19.14億元。但2022年形勢突變。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康希諾實現營收10.35億元,同比下降75.94%;虧損9.09億元,由盈轉虧,主要理由也是COVID-19疫苗需求量大幅下降。
另外一家疫苗巨頭智飛生物在2022年的業績表現也不佳。2022年,智飛生物實現營收382.64億元,同比增長24.83%;實現淨利潤75.39億元,同比下降26.15%。
這是智飛生物自2017年來,營收增長最為緩慢的一年,也是2017年以來首次出現淨利潤負增長。
華大基因一季度淨利跌近九成
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公司中國華大集團旗下子公司華大基因,4月25日發布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9.54億元,同比下降33.31%;淨利潤4134.88萬元,同比下降87.4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3114.97萬元,同比下降89.73%。
華大基因稱,利潤下滑主要是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結束,相關業務國內外激增的市場需求褪去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華大基因一季度有三大股東持股發生了變動,其中兩家基金公司進行了加倉。據澎湃新聞報道,Wind數據顯示,第三大股東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萬家行業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增持233.3萬股,持股比例增至2.98%;第四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陸股通),減持了53.7萬股,持股比例降至1.84%;第五大股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寶中證醫療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增持了21.7萬股,持股比例增加至1.05%。
此外,華大基因前十大股東中還有兩位新進股東。其中一席為員工持股平台,另一席新進股東為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萬家經濟新動能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比例為0.56%。
今年3月2日,美國商務部對數十家中國實體實施出口管制,其中包括華大基因集團的兩家子公司。未經政府事先批准,美國公司不得向實體清單上的公司出口產品。
美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說,「這些實體(華大基因子公司)的加入是基於它們收集和分析基因數據的信息,構成有助於中共政府監控和監視的重大風險,這些信息已被用於鎮壓中國少數民族。」
早在2020年7月,美國商務部將華大基因集團的兩家子公司列入經濟黑名單,原因是這兩家公司配合中共政府侵犯人權、實施強迫勞動,強制收集生物辨識數據等。
金域醫學一季度淨利下滑超80%
4月24日晚,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域醫學」)發布一季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金域醫學營收為21.18億元,同比下滑50.19%,歸母淨利潤為1.50億元,同比減少82.40%。
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受檢驗需求減少影響,公司醫學診斷服務收入下降明顯。
金域醫學是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過去三年,COVID-19檢測業務令金域醫學業績大增。2020年、2021年、2022年淨利潤增加分別為275%、47%、24.02%。
不過,金域醫學股價表現與業績向左。據界面新聞報道,自2021年1月末以來,公司股價自高位持續回落,實控人一致行動人減持計劃不斷,還有新一輪減持正在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應收帳款高企成為金域醫學一大隱患。截至2022年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已高達70.25億元,佔流動資產的66%、總資產的51%。2022年度公司計提應收帳款壞帳損失2.56億元。
2022年1月,河南省許昌市公安局通報,負責COVID-19病毒核酸檢測的鄭州金域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負責人「實施引起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行為」,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偵查。
「藥茅」長春高新一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股價跌去69%
長春高新近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長春高新實現營收27.78億元,同比減少6.63%;實現歸母淨利潤8.57億元,同比減少24.71%。
一直以來,長春高新重要的業績支柱都是主營生長激素的子公司金賽藥業。而金賽藥業成為長春高新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今年第一季度,金賽藥業營業收入較上年減少2.95億元,同比下滑11.14%;淨利潤減少3.10億元,同比下滑25.73%。
二級市場方面,長春高新自2021年以來或因兒童生長激素濫用、集採、核心股東減持等消息衝擊,導致公司股價多次「閃崩」。
據中國網財經報道,截至4月20日,長春高新收盤價報160.04元,當日下跌1.74%。相較於股價高點,長春高新的股價不到兩年的時間已經跌去69.22%。
百濟神州去年淨虧136億 累計未彌補虧損超509億
4月25日晚間,中國創新藥巨頭百濟神州有限公司(簡稱「百濟神州」)發布2022年年報。
2022年,百濟神州實現營業收入95.66億元,同比增長26.1%;2022年淨虧損136.42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97.48億元,虧損幅度擴大39.94%。
Wind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百濟神州持續虧損,6年裏已經累計虧損超474億元。
另外,百濟神州在年報中稱,該公司還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509.7億元。對於報告期內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虧損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大部份產品管線仍處於新藥研發階段,尚未形成銷售,研發支出金額較大。
中藥信息化企業連續6年財務造假 牽扯百餘家醫藥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ST澤達因欺詐發行、連續財務造假將被中共證監會強制退市。ST澤達是科創板首批退市公司之一。根據上市規則,ST澤達因欺詐發行退市後不得申請重新上市。
據界面新聞4月26日報道,ST澤達是自IPO階段起就開始大量虛增營業收入和利潤,並於上市以後繼續造假直至被查處。在上市前後2016年至2021年的6年時間,ST澤達持續造假,累計虛增營業收入、淨利潤金額高達5.63億元和2.96億元,佔比分別高達64.64%、91.64%。
招股說明書顯示,ST澤達主要從事中藥全產業鏈信息化服務,業務是從醫藥流通信息化向上下游延伸,向上將農業信息化和生產信息化融合,向下打通醫療信息化。
據公開資料,澤達易盛曾為超過一百家醫藥企業提供一百八十餘個解決方案,在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中國醫藥百強榜中的50家中藥企業中,有12家企業應用了該公司產品和技術服務。
ST澤達所涉東興證券、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已因涉嫌在相關執業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