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在美國普遍受到歡迎,但是,多數中餐並非道地的中餐,這已為大眾所共識。你在美國吃過美式中餐嗎?你吃過的最「奇葩」的美式中餐是甚麼?一些華人朋友與讀者分享了他們的經歷和體驗。

華裔女孩Emma Wang出生在美國,她說:「事實上,我更喜歡原汁原味的中餐,都是母親為家人做的。」她的母親從外祖父母那裏學會烹飪道地的中餐,家人一般都在家吃飯。

Emma也在餐館裏嘗試過美式中餐,但實在吃不下去。「那些中餐看起來很古怪,比如,椰菜花炒牛肉,我以前可從沒吃過。還有一道菜裏的雞肉裹了許多調味料,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像是雞肉。我媽媽是廣東人,也會做醬調味料,可是這道菜我根本不認識,特別甜特別酸,一點也不吸引我。」

經營旅行社的王女士表示,她在美國已經25年,有時也會吃美式中餐。「美式中餐都是給美國人吃的,符合美國人的口味,我不喜歡吃。」美式中餐館的蘑菇雞片最令王女士驚訝,「就是用白雞和澱粉,那樣一炒,沒有味道。這個菜的做法是很講究的,先用料酒、大料、花椒、五香粉和醬油,把雞片醃製半小時,再來炒,就會很好吃。」她特別懷念家鄉的小吃,比如炒肝、春餅、冰糖葫蘆等,遺憾的是,在美國吃不到這些。

留學生慕禹告訴記者,他所在大學食堂裏的中餐基本都是符合美國人口味的,其中的一道Orange Chicken(註:美式做法中文名為「香橙雞」,傳統的中式做法叫「陳皮雞」)令他感到非常奇怪,「用澱粉包著雞肉,然後拿去油炸,再加上很酸的一種汁,不像是中國菜的做法。」

從事物流工作的普先生在沒有選擇的時候,比如在高速公路上,會吃些美式中餐。「全都是一樣的東西吧,沒有甚麼太讓我覺得出乎意料的。但遇到地道的中餐,倒是挺讓人驚訝的,我感覺比國內做的還好吃。像肉夾饃,吃起來挺爽。」他表示,中餐料理,川南、陝北的都不一樣,但這裏有的餐館打上北方菜的招牌,其實掌杓的是福建人、廣東人,做出來的菜不地道。

來自台灣的黃女士剛到美國時,在居所一帶很難吃到正宗的中餐,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美式中餐。剛開始她不明白中餐館為甚麼會有籤語餅,也有些美式中餐會讓她感到奇怪,「不過,也蠻合胃口的,像炒雜碎。」黃女士有空的時候,自己也會做中餐,「道地的、美式的,都會做,就是看心情。」

梅先生在美國開過中餐館,他表示,在美國,純正的中式料理極為少見。美式中餐基本上都會用統一的調味料,比如湖南牛肉、四川雞都是用的同一種調味料。而且,美式中餐經常用混合的菜做,不像中國菜,炒油菜就用油菜,炒芥蘭就用芥蘭。美國式的芥蘭雞裏加入紅蘿蔔就是湖南雞,芥蘭牛裏加入辣椒就是湖南牛了。

退休稅務律師伍先生和太太雪莉的父母都是第一代華人移民。夫婦倆表示,「喜歡傳統的中餐,尤其是父母做的那些。現在我們年紀大了,有時候會去中餐館吃,也會找正宗的館子。」他們偶有去過美式中餐館,但感到很失望——炒麵和餛飩麵條湯都不是正宗的,左公雞不是傳統的做法,宮保雞丁也不是中國人的宮保雞丁,菜裏面添加了太多調味料,味道過份甜膩。不外出的時候,他們在家幾乎每天都會吃米飯。雪莉說:「有些美國人認為蘑菇、雞爪很奇怪,覺得油多或味重,但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菜。生活在美國,也學會做薄餅和漢堡,但我們自己的食物還是根本。如果有段時間沒吃中國菜,就會非常非常想念。」◇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