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說道:「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
一貫要求他人「絕對」服從自己的習近平,基本上承認了中國日益嚴重的不團結。
很明顯,即使在講話的同一段中,習也不能接受「不同看法」。
他說:「明天的中國,力量源於團結。」「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
在共產黨的體制中,不團結就等於不穩定。去年年底,不穩定的情況層出不窮。例如,11月底在有「iPhone城」之稱的富士康鄭州工廠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工人們抗議新冠防控措施;以及11月24日烏魯木齊火災後,中國各地自發爆發了引人注目的示威活動。在後一波的抗議中,中國民眾要求習近平和中共「下台」。
幾乎可以肯定,習近平在新年致辭中不僅指這些群體性事件,也指黨內精英的分歧,有跡象表明,分歧正在惡化。
例如,對有關科技公司的控制、銀行貸款的監管、習的「共同富裕」等國內政策發生了明顯變化,但最重大的改變是防疫措施。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了近兩個小時的工作報告,在報告中,習近平稱「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堅定地實行世界上最嚴酷的防疫措施。然而,12月7日,國家衛健委取消了習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
國際戰略研究協會主席Gregory Copley告訴我,習放棄防疫政策是他計劃主導中國政治體系的結果。
Copley在談到習這幾年實行嚴苛的防疫政策時,表示:「他逮捕並消滅了儘可能多的對手,只是為了獲得對黨的絕對控制。」「他做到了,並且知道他必須在整個經濟崩潰之前,立即逆轉防疫政策,因為他掌握了控制權。」
因此,習近平放棄了自己的標誌性政策,而不是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是迫於政敵的壓力。然而,他為何改弦更張或許並不重要,因為習似乎很快就會面臨後果。
許多人,包括位於渥太華的麥克唐納-勞里埃研究所的Charles Burton,對習近平的新冠防疫政策的急劇逆轉表示不滿。
上個月,他對我說:「人們不禁感到憤怒,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失控,數年來的嚴格封控和隨之而來的財政困難最終都是徒勞的。」多個消息來源稱,精英階層中的新冠死亡,削弱了人們對習近平的支持。
還有人批評中共統治者嚴格的防疫政策。前加拿大駐北京外交官Burton指出:「習大失顏面,因為他的新冠防控政策對中國經濟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我們可能很快就能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正如伯頓所指出的,「在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的人事變動,將非常說明問題。」該會通常在3月的第一周在北京召開。
在共產黨的新文化中——習繼承了一種制度化的體制,但帶回了毛澤東時代的「你死我活」的思想——沒有誰可以表現出軟弱,而期望長久生存下去。在習的強人體制中,他將鬥爭和統治理想化,而此時,對手開始嗅到了報復的機會。
Copley也是《國防與外交戰略政策》的主編,他預見到,也許是在今年年底,當習的新政策明顯不起作用時,習就會有真正的麻煩。
不管習做得好不好,40年來看起來非常穩定的共產黨政治制度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當前政治的不穩定性,使得高層領導人在應對中國目前的「多重危機」(即同時發生的系統性風險)時更具挑戰性。
中國持續的債務違約、經濟停滯不前、房地產價格暴跌、糧食短缺加劇、環境惡化,而且,還面臨著「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疫情爆發。此外,中國已經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人口急劇下降期。
中共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會歸咎於習近平,這意味著北京的內鬥勢必會變得更加激烈。#
作者簡介:
章家敦(Gordon G. Chang)是美國智庫「門石」研究所(Gatestone Institute)的傑出高級研究員,是其諮詢委員會成員,也是《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一書的作者。請在GordonChang.com和Twitter @GordonGChang上關注章家敦。
原文:Xi’s power is cracking under the pressure of China’s ‘polycrisis’首發於《國會山報》(The Hill)。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