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身在北美的朋友們,剛剛經歷了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之前,外界曾預測美國今年的「黑五」購物季將會引發一場「血拚熱潮」,事實上,雖然美國11月份的消費指數低於預期,但是「黑五」的銷售確實是再創新高,而與這種火熱消費相對應的,卻是科技巨頭、華爾街的大裁員,那麼,這具體都是怎麼回事呢?
與此同時,來自經濟領域的專家、甚至美聯儲,最近都在發布言論,認為美國明年的經濟將會進入衰退,或者是衰退的機率正在上升,那麼,這種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而且,有一種有趣的「金絲雀」指標,可以用來判斷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內容。
感恩節採購、出遊火熱 給消費打強心針
上一周,隨著感恩節的到來,美國的年末節日購物季也拉開了大幕,並且創下了新的銷售紀錄。我們看到,上周五一大早,天還沒亮,大量的美國消費者就已經做好了「血拚」的準備,早早在各大商場門前排起長龍,盼望著能買到自己鍾意的打折商品。
波士頓集團的一項調查研究預計,今年美國消費者在「黑五」的支出,預計比上一年要高出6%。
加拿大電子商務平台公司Shopify的總裁說,在今年的銷售高峰時,每分鐘銷售額,大約有152萬美元,超過了去年感恩節高峰時的149萬美元。
Adobe Analytics的數據也顯示,美國感恩節當天的銷售額,達到了創紀錄的52.9億美元。
大家知道,這一年多來,美國一直是在高通脹和經濟衰退的壓力中,而現在,如此火爆的消費熱潮,似乎給美國的零售業打了一支強心針。
除了假日消費,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之外,出行、旅遊的人數,也同樣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美國汽車協會(AAA)表示,感恩節周末的連假,估計全美有大約5,360萬人出行,規模相當於疫情前2019年同期時出遊人數的98%。
不過,我們看到,美國節假期的繁榮與消費,和最新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美國密西根大學11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升到56.8,優於市場預期的55,但是仍然遠低於10月份的59.9,也是今年7月以來的新低。並且,11月現況指數終值(包括目前財務狀況和購買狀況),從之前的65.6降到了58.8,這個指標,反映了消費者對當前經濟狀況的評估更加悲觀。
那麼,實際的消費情況,為什麼和信心指數反差這麼大呢?美國的消費者又為什麼對各種經濟衰退的預測毫不畏懼呢?
Bankrate.com的資深產業分析師認為,雖然美國消費者信心已經低迷一年多了,但真實的消費數據卻十分樂觀,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國的失業率仍然處於50年來的低點,之前,美國公布的10月份失業率是3.7%。因為大家都有工作,有收入,所以許多人有能力支付各種帳單,就敢於繼續消費。而且,目前企業的債務違約率以及家庭方面的債務與收入比,也都偏低。
簡單說,就是居民有工作,有收入,就有消費能力,即使對有債務的家庭和企業來說,債務負擔小,不足以抑制消費。所以儘管消費者對未來的經濟前景不看好,可能會相應的減少支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消費,所以,打折季就會成為最好的購物季。
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也會更好地理解,為什麼美聯儲大戰通脹時,每走一步也會緊盯著失業率這個指標的變化。
美國就業市場 冰火兩重天
不過,伴隨著火熱的消費場景,另一邊卻是各大科技巨頭、金融領域的大裁員,尤其是一些高級白領們,也沒能逃脫厄運。
例如,馬斯克一進入Twitter就開始大幅裁員;Meta Platforms的老闆,也就是臉書的創始人朱克伯格,也計劃解僱11,000名員工;亞馬遜也計劃在明年裁減近萬名員工;另外,老牌科技企業惠普公司也正計劃著未來3年內裁員大約6,000人。
諮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做了一個統計,說科技行業在10月單月內宣布的裁員人數,就接近上萬人,達到了9,587人,這是自2020年11月以來,最高的單月裁員總數。
不過,彭博社引述ADP研究所的數據,指技術領域只佔到美國所有就業崗位的2%左右。
除了這些科技公司以外,我們看到,另一個裁員重災區就是銀行圈。隨著交易和發債收入的急劇下滑,精明的銀行家們看著不成比例的成本與收入,肯定是要採取行動。所以,可以看到,高盛計劃裁員數百人;花旗集團,預估在11月初削減了幾十個職位;還有巴克萊銀行,預計裁員的總規模,將會達到200人。
儘管技術和金融領域的裁員規模不小,但是對整體就業市場而言,不少分析認為,不會出現像2008年那樣大規模的裁員潮。
儘管從企業的層面來看,還沒有出現一致的裁員潮,但是上周三,也就是11月23日,標普公布的美國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卻繼續在下降,這反映出,企業活動已經連續第五個月出現萎縮,並且,美國最新的勞動力市場數據顯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升到了3個月來的高點。
這些數據,支持了許多經濟學家,對未來一年失業人數將繼續上升的預期,甚至預期美國將步入衰退期。
專家預測美國經濟衰退的幾個版本
儘管經濟學家、分析人士都在說衰退,但目前,對美國經濟衰退的看法,卻有不同的版本。
我們先來看看,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的「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的觀點。他認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將在今年年底陷入「漫長且醜陋」的衰退,甚至整個2023年都無法擺脫。
他還說,美國標普500指數會大幅修正,例如可能會暴跌40%。並且,美國經濟不會只是輕度衰退。隨著利率和償債成本上升,「許多殭屍機構,殭屍家庭、企業、銀行,以及影子銀行、殭屍國家都難逃一死」。
這種說法,聽起來真是非常嚴重,也非常讓人揪心。
另外,華爾街投行摩根士丹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摩,在10月13日的時候也發布了一個報告,不過,大摩的版本要溫和一些。
報告說,由於美國就業市場保持彈性,美國明年,可能會很「僥倖」地避過經濟衰退,預計美國明年經濟還會有0.5%的增長。不過,報告也說,「2023年緊縮政策的累積效應,將持續到2024年,將會導致美國這兩年的經濟非常疲弱。」
大摩的意思是,即使僥倖避過了經濟衰退,但是緊縮政策對未來幾年經濟的影響,仍然會是負面的。
當然,投行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根據市場的指標來調整它們的看法和預測。
我們看到,大摩的這個表述和美聯儲前不久發布的報告,還是比較接近。
美聯儲在上周三,11月23日的時候,發布了11月初聯儲局議息會議的會議紀要。
紀要顯示,聯儲會內部經濟學家在11月初的會上告訴委員們,明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升高到50%左右。
儘管市場對經濟衰退的各種分析已經很多,但是直接來自聯儲局的警告還是很少見。
所以,連向來謹慎的聯儲局也發出風險警告,那對市場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好消息,但確實也起到了打預防針的作用。
「金絲雀」指標預測 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
當然,剛才我們談到的還都是比較專業的經濟預測,現在,我們再來講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判斷指標——「金絲雀」指標。我們就用兩隻「金絲雀」指標,來看看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我們先說這個「金絲雀」指標是怎麼來的?
在以前,美國的煤礦工人下井作業時,要帶著金絲雀來試毒,為什麼呢,因為井下有一氧化碳時,礦工下井就會有生命危險,一旦礦井裏的有毒氣體達到一定程度時,金絲雀就會表現出明顯的煩躁,一旦金絲雀暴斃,那就說明有毒氣體的濃度已經危及生命了,必須趕緊撤離。後來,「礦井裏的金絲雀」,這個說法就被引入到了經濟領域。
我們拿美國「緬因州」來舉例。這個州在美國地圖的東北角上,毗鄰加拿大,是美國密西西比河以東人口密度最低的一個州,境內90%的面積由森林覆蓋。經濟主要以初級產業為主,像是木材、漁業和農業,也有造紙、造船、製藥以及電子器材等工業,但這些,還不能作為支持當地經濟的主要行業,所以這個地區的GDP,一般在美國50個州裏面的排名要比較靠後。
從1975年至今,每當美國出現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的時候,緬因州總是會先到達底部或者頂部,近50年的時間裏,基本上都是這樣。因為緬因州總是會最先反應,因此被稱為預測美國經濟衰退的「金絲雀」。尤其是,當我們觀察到,如果緬因州的失業率開始持續抬頭,那麼,可能就意味著新一輪的經濟放緩將會來臨。
我們知道,疫情發生之前,緬因州的失業率一直保持在接近3%的水平,但疫情發生之後,這個州的失業率在2020年4月、5月期間,就急升到了9.1%、9.2%的水平,之後逐步回落,2021年的大部份時間裏,都維持在4%~5%。在美聯儲今年3月加息以來,緬因州的失業率,已經降到了4%以下,到了今年7月,這個州的失業率已經降到了疫情以來的最低點2.8%。但是從那之後,失業率開始連續3個月回彈,目前升到了大約3.6%的水平。
當然,目前,能夠觀察到的緬因州的失業率,還只是連續3個月的情況,如果只看緬因州這隻「金絲雀」指標就下斷言,似乎還為時尚早。
我們拿出緬因州這個例子,其實是想說明,在美聯儲不改變加息預期的前提下,美國失業率抬升,在未來的日子裏,可能會成為一個趨勢。並且,隨著失業率的上升,美國經濟可能會逐步邁向衰退。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金融市場這隻「金絲雀」。因為每一次美國經濟衰退之前,美國長期國債和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都會出現倒掛,所以長短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也經常被看作是美國經濟衰退的一個信號。
11月16日,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相比較,高出67.9個基點,上一次出現這個倒掛的現象,還是在1980年代初期,也就是40多年前。根據過往的紀錄,收益率曲線倒掛,預示著未來12~18個月內,美國經濟將出現衰退。
現在,美國10年期國債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加深,這對市場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也有些分析師因此認為,美國這一次恐怕是難以避免衰退了。
聯儲局謹慎管理市場預期
大家也看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每一次記者會都是非常謹慎地,在向市場發出信號,並管理著市場預期。
當然,這種謹慎可能是經濟學家們共有的一種態度,畢竟根據聯儲局的紀要,貨幣政策行動,對經濟活動和通脹的影響有滯後效果,而且這個滯後的幅度,還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
由於政策效果的顯現具有滯後性這個特點,這也就意味著,美聯儲實施了近一年的緊縮政策,其效果,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全部顯現出來,所以聯儲局會需要採取漸進式的方法逐步調整政策,並仔細觀察每一次加息後經濟數據的變化,從中尋找政策影響的跡象,並作為下一次採取行動的參考。
大家知道,在這個星期三,也就是11月30日,鮑威爾馬上又要發表演講了,那麼這一次,他會給市場預期帶來什麼信號和影響呢,我們一起來關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