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8月24日)是中韓建交滿30年的日子,僅管兩國已成為彼此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南韓人對北京的看法卻越來越負面。專家認為,中韓將因政治制度與價值觀的歧異漸行漸遠。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超連結),中共外長王毅於8月9日在青島會見了南韓外長樸振。王毅在會談中提到,孔子曰「三十而立」,言下之意,似乎是指南韓應在外交上更獨立於美國。

樸振在回應中也引用了孔子的話。他說:「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能與人和睦相處,但不盲目苟同。

這種暗潮洶湧的交流表明了在美中競爭加劇之際,南韓與中共政權的分歧。

外長會晤隔天,中共外交部擅自發了一份聲明,聲稱南韓同意「三不一限」政策,將限制使用部署在駐韓美軍基地的薩達反導系統(THAAD)。中共單方面的強勢舉動引起南韓當局強烈不滿,許多南韓民眾認為,中共是一個傲慢的政權。(了解更多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南韓(前政府)正式承認薩德「三不一限」的政策,韓方表示,「薩德事關國家安保主權,不是能夠進行協商的問題。」圖為薩德反導系統的移動發射器。(Lockheed Martin/Getty Images)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南韓(前政府)正式承認薩德「三不一限」的政策,韓方表示,「薩德事關國家安保主權,不是能夠進行協商的問題。」圖為薩德反導系統的移動發射器。(Lockheed Martin/Getty Images)

 

在二戰後,中韓曾有四十多年時間沒有正式的旅行,彼此存在著激烈矛盾。其關係在韓戰期間達到低點,當時中共援助北韓軍隊,並將南韓視為敵人。

兩國的轉折點出現在1980年代末,當時的南韓總統盧泰愚,以1988年奧運會為契機推行「北方外交政策」,先後與蘇聯、中共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鄧小平是當時的中共領導人,他支持與南韓建立外交關係。鄧小平認為,此舉不僅可促進與南韓的貿易,帶動中國經濟增長,還可切斷南韓與台灣的關係。

中韓在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進而劇烈地影響了東亞的安全環境。在首爾與北京、莫斯科關係正常化後,平壤迫於壓力開始追求核武器發展。

靠著南韓提供的半導體,中國發展了智能手機和其它設備的組裝業務。在接下來的30年裏,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與南韓的貿易額從1992年的63億美元躍升至去年的3,015億美元。

然而,僅管有這些經濟上的發展,南韓人對北京的負面看法卻急劇增加。

據南韓媒體《中央日報》在周三公布的一份調查(超連結),90.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是受訪者們最無法信賴的國家。

在這項調查中,受訪者會回答他們對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和澳洲等6個國家的看法。

其中一個問題,會回答他們是否「信任」這個國家,在另一題中,他們會回答是否「不信任」這個國家。

結果顯示,受訪者對美國的信任度最高,為85.1%,其次是加拿大,為65.6%,澳洲為63.8%,日本為13.9%。只有8.2%的人說他們信任中國。正在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則以5.1%的信任度敬陪末座。

在關於不信任的問題上,中國以90.2%的比例位居榜首,其次是俄羅斯的87.3%,日本為84.3%,澳洲為23.9%,加拿大為22.4%和美國為14.2%。

《中央日報》指出,在過去四年裏,不信任北京的比例正逐年上升,同時信任度則逐年下降。

在2018年不信任中國者僅77.2%,四年內已上升至超過九成,信任中國的比例則從19%下降到8.2%。

相比之下,從2020年以來,南韓民眾對東京的信任度一直在上升。

這項調查還從7個方面評估了南韓人對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印象:友好性、靈活性、計劃性、大膽性、創造性、包容性和和平性。

調查顯示,77.5%的受訪者認為日本人「友好」,只有6%的人說他們「不友好」。

相比之下,只有1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人是友好的。

首爾明洞的南韓本地及外國遊客。(全景林/大紀元)
首爾明洞的南韓本地及外國遊客。(全景林/大紀元)

在此之前,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今年2月至6月對南韓民眾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對北京持負面看法的南韓人達到80%。

皮尤指出,自2002年以來,南韓民眾對北京的負面情緒一直在增長,從2002年的31%上升到今年的80%。

皮尤表示,南韓日益增長的反北京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是肇因於2016年首爾批准在境內部署薩德防空系統(THAAD)後,中共當局所進行的經濟報復。

「2017年,伴隨著這場動盪,(南韓民眾)對中國的負面看法大幅上升;2020年,在COVID-19事件之後,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都出現了負面情緒,這些負面看法再次上升。」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

據《南韓時報》報道(超連結),南韓國立外交院(Korea National Diplomatic Academy)教授金漢權(Kim Han-kwon)將南韓人對中國日益負面的情緒,歸因於中共思想教育,以及兩國價值觀和制度的差異。

「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中共)政府一直大力強調愛國主義和意識形態教育。整個過程中,中國中心主義一直佔據著核心位置,造成與鄰國的文化摩擦。」金漢權表示,中國中心主義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韓在泡菜與韓服的起源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性衝突。

金漢權還說,這種情緒也是由於兩國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差異。

「自1992年建交以來,中韓一直把重點放在發展雙邊關係上,而把這些潛在的問題放在一邊。然而,隨著美中競爭的加劇,這些問題就凸顯出來了。」金漢權說。#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