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近日表示,希望保留區議會民選議席,有助確保當選人與市民有緊密接觸,同時又稱委任制可保留熟悉地區事務的人士擔任議員。有前區議員表示,反對委任制,認為只有選民才知道誰最熟悉地區事務和勝任區議員一職,所以全部區議員都應該由民選產生。

7月6日,特首李家超首次出席立法會答問會,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林筱魯提問:「在地方行政的改革和安排方面,有甚麼具體計劃和時間表?」李家超回答說:「必須要在區議會下一次如果需要選舉前,作出真正的決定和計劃。」

8月1日,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在出席立法會議員地區辦事處開幕典禮時表示,區議會將來的發展需要符合《基本法》提及的區域組織的定位,「如果沒有區議員,很多地區環境衛生問題就沒有人跟進」。關於重組區議會,她宣稱個人希望保留民選議席,因有助確保當選人與市民有緊密接觸,而委任制亦可保留熟悉地區事務的人擔任區議員。

麥美娟:增委任非代表不進步

7月16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見記者時表示,增加委任區選員並非代表不進步,因為她當年也是透過委任加入區議會。「當時如果沒有委任制度,我也沒有機會參加區議會,所以其實我覺得,當時的委任制度是一個很進步的方向。」

7月22日,麥美娟在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日後參與區域組織的人士,須自覺尊重中共的「領導地位」,參選人士的主張須「符合《基本法》」。《基本法》第97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它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服務。」

2019年爆發「反送中運動」,民主派和非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勝,取得17個區議會的主導權,共贏得388席。2021年,政府放風議員宣誓後被「DQ」(取消資格)會被追討近百萬元薪津,掀起區議員辭職潮,再加上之後裁定部份區議員宣誓無效,導致333個區議員議席一直懸空至今。現在共有53名非建制派區議員和93名建制派區議員,民主派已失去優勢。

林兆彬:反對恢復委任制

前油尖旺區議員林兆彬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推測,政府似乎將保留區議會,因為連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也公開表示希望保留民選區議員。不過,他估計政府將大幅增加委任議席的比例,確保建制派過半數,能夠主導區議會。

林兆彬反對恢復委任制,因為政府必定會委任親建制人士出任區議員,無法真正為居民發聲。那些被委任的人士只會發表一些支持政府或「小罵大幫忙」的意見,因為他們會擔心如果得罪政府的話,下次就不會再被委任,他們發表意見前都會先自我審查。

林兆彬又反駁葉劉淑儀的說法,他認為委任制不可確保熟悉地區事務的人士擔任議員,因為只有當區選民和居民才知道誰最熟悉地區事務和勝任區議員一職,所以全部區議員都應該由民選產生。

他又預計,2023年區議會選舉將會跟「完善」後的立法會選舉一樣,政府將修改入閘參選門檻,例如必須獲得中共的人大政協等提名才能夠參選,導致只有親共人士或「偽民主派」才能夠入閘,真正的民主派根本無法參選。

鍾劍華:建制派要政府出錢養人

學者鍾劍華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無從估計政府將會怎樣修改區議會的組成,但強調「政府不怕核凸(噁心),有甚麼核凸事情未做過?」他認為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好像立法會選舉一樣,在區議會選舉之前,已經取消部份候選人的參選資格。

鍾劍華認為不會有很多支持民主的人士有興趣去參選區議員,因為過去幾年,區議會秘書處經常「拉隊走人」,區議員根本無法做到甚麼事情。關於部份建制派宣稱希望保留民選區議會議席,鍾劍華分析指,建制派希望政府出錢幫助「養人」,「如果建制派看到沒有民主派玩,就自己玩曬,幾好啊!有糧出,又可以拿政府撥給區議會的錢,做不同的事情。」

登記選民人數 10年來首次下跌

另一方面,選舉事務處8月1日公布了2022年臨時選民登記冊。目前有4,418,461名選民,當中大約有3.58萬名新登記選民,同時分別有2.76萬和5.98萬名選民因離世和查訊程序被剔出登記冊。登記選民總人數比去年正式選民登記冊減少超過5萬4千人,是近10年以來首次下跌,跌幅約1.2%。

分析各年齡組別,18至20歲選民人數大跌超過四成,由去年約9.4萬人大跌至今年約5.5萬人;21至25歲選民由去年約26.8萬人,下跌至今年約24.1萬,跌幅超過一成。相反,最年長的71歲或以上選民組別升幅最大,由去年約64.5萬人升至今年約69.6萬,升幅達7.8%。◇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