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南韓造船業接單量居全球首位,時隔4年再次趕超中國。7月7日,南韓現代重工業集團的造船控股公司——南韓造船海洋又簽訂了22億美元LNG船建造合同。南韓三大船企正在增加研發費用,應對中國競爭。中國造船專家承認,中國船廠跟最先進的南韓船廠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南韓造船海洋獲10艘LNG運輸船大單 總價約22億美元

南韓造船海洋7月7日表示,與歐洲、大洋洲的船舶公司簽訂了10艘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建造合同,合同金額共計2.8690萬億韓圜(約合22億美元)。

南韓造船海洋雖然沒有透露船東的詳細信息,但據南韓業界推測,該訂單應該是卡塔爾百艘LNG船項目中的一部份。

此前一個月,南韓造船海洋剛剛承接了卡塔爾「百船計劃」的首批訂單。該公司在6月7日宣布,從歐洲地區船東承接了2艘17.4萬立方米LNG船訂單,合同總金額約5,375億韓圜(約合4.3億美元)。 

包括這10艘LNG船訂單在內,南韓國造船海洋今年以來承接的LNG船訂單已達34艘,位居全球造船企業第一,被南韓媒體評價為正在引領LNG船建造市場。

至此,南韓造船海洋承接的卡塔爾「百船計劃」的LNG船數量也達到了12艘。而三星重工此前已承接了14艘,大宇造船承接了4艘。截至目前,南韓三大船企已從卡塔爾「百船計劃」中攬獲了30艘價值超過60億美元的LNG船訂單。

卡塔爾作為世界最大的LNG生產國,其北方氣田擴建項目將使卡塔爾每年的LNG生產能力從7,700萬噸增加到2027年的1.26億噸。為了配合北方氣田擴建計劃,卡塔爾在2019年初正式啟動LNG項目推出「百船計劃」,初步計劃將建造60艘LNG船,以支持計劃中的產能擴張。未來10年,卡塔爾的LNG船建造項目將有望超過150艘。

韓造船業上半年接單量居全球首位 時隔四年再次趕超中國

7月6日,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透露,今年上半年南韓造船業界在2,153萬修正總噸(CGT)全球船舶訂貨量中,以45.5%(979萬CGT)的接單量佔據全球首位。南韓的訂單金額(265億美元)佔全部訂單的47%,位居第一。中國在訂單量(43%)和訂單金額(40%)方面均落後於南韓,位居第二。

這是南韓船舶訂單業績自2018年以後時隔4年再次趕超中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貨櫃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南韓造船業界憑藉技術能力引領著全球高附加值船舶市場,佔據了2022年上半年訂單量1,114萬CGT中的62%(692萬CGT)。

因卡塔爾LNG運輸船建造合同及烏克蘭事態導致的需求增加等,LNG運輸船的訂單大幅增加,南韓承接了全球訂單量的71%(63艘)。另外,南韓也承攬了大型貨櫃船全部訂單量的43%。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預測,今年下半年南韓國內訂單仍將保持良好勢頭。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造船與海洋成套設備科長權慧珍表示,「下半年也有很多利好因素,例如環境限制帶來的環保船舶需求增加、來自卡塔爾的LNG運輸船追加訂單等」,「海運市場前景良好也是帶動造船需求的重要因素」。

南韓三大船企增加研發費用 應對中國競爭

中韓造船業搶單大戰日益激烈。受市場和業績影響,過去幾年來,以現代重工集團為首的南韓三大船企研發費用大幅下滑。隨著訂單大幅增長,從2022年開始,南韓三大船企決定增加研發費用,這不僅是維護短期接單業績的急切需要,更是為了確保競爭優勢的戰略之舉和長遠之策。

2021年,南韓船企承接的新船訂單創下了8年來的最高值,預計在這些新船交付的2023年前後,南韓三大船企將同時實現扭虧為盈。

據國際船舶網報道,南韓三大船企從今年開始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力度,致力於環保船舶和智能船舶技術的開發。現代重工集團因收購大宇造船失敗而產生的1.5萬億韓圜(約合12.5億美元)資金,也將投入到自主航行船舶等未來新業務的技術開發。

南韓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委員李恩昌表示:「由於海事業環保新規的不斷強化,為確保南韓造船業在環保船舶領域的競爭力,南韓船企有必要擴大研發投入。儘管目前三大船企的財務狀況並不好,但以投資餘力相對較大的現代重工集團為首,應該增加研發費用。」

中國造船專家:中國船廠跟南韓船廠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中共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今年3月接受中共官媒採訪時承認,從建造效率來看,中國船廠跟最先進的南韓船廠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別是一些「難造」的船型,比如:LNG(液化天然氣)船,中國船廠在產能、建造水平等方面與世界最先進水平仍有差距。目前中國能造豪華郵輪的也僅個別船廠。在高附加值的船舶建造方面,比如LNG船、超大型貨櫃貨輪等,其實全球多數訂單被南韓企業拿去。 

胡可一從事船舶工業40多年。他介紹說,目前中國大部份船廠都「吃得比較飽了」,訂單和產能處於相對飽和狀態,但這也並不意味著船廠就能「躺賺」。受到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造船所需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造船廠的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如果訂單過多,匯率方面又出現大幅波動,那麼船廠可能賺不到錢,「所以訂單並非越多越好,這是個複雜的抉擇」。 

2021年中國船企接單量超過南韓,位居全球第一。然而,跟南韓承接高附加值船相比,中國承接的是大量的便宜貨櫃船。訂單雖然增加,利潤反而下跌。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前8個月,中國470家規模以上船舶製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21.6億元人民幣(約285億美元),同比增長10.2%,但利潤總額僅有19.4億元人民幣(約3億美元),同比下降21.8%。@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