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今日(7日)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會上委員就縮短公屋單位輪候時間,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減少公屋申請者配屋次數、考慮申請者入息和需求排序及私人參建公屋等。
房委會以約3年為公屋輪候時間的目標,但截至2022年3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委員柯創盛關注,運輸及房屋局在《長遠房屋策略》強調的未來10年建屋量,未必穩定。他建議考慮以居屋的做法,容許私人發展商參建公屋。另一委員邵家輝指,建造公營房屋的時間仍然不理想,為加快工程,建議引入適量外勞。
另外,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指,為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加快公屋流轉速度,應減少目前公屋申請者可3次選擇編配心儀公屋單位的機會。她亦提議,應優先安排編配公屋予正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申請者,正在公屋居住的申請者優次較後。另一委員麥萃才建議檢討編配公屋方法,認為應考慮申請者的入息、需求等,取代現時以入表時間作編配公屋先後的標準。
房委會實質建屋量今年新高 惟整體供應未有大增
房委會昨日公布2021/22年度實質建屋量,為近3年新高,有25,814個單位。其中出租公屋的建屋量為17年來的新高,達21,764伙,但數目較房委會去年3月修訂預測後,仍然少約800伙。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向《明報》表示,疫情阻礙中港運輸,拖慢建屋進度,但公屋建成量上年度大增,是與部份項目延誤有關,故整體供應量未有大增。未來5年,有6.6萬伙公屋和綠置居供應,他指此仍為較低水平,預料供應改善要待至2027/28年度後。
2014年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根據局方2021年底的周年進度報告顯示,2017-18至2021-22年房委會與房協的總建屋量,為9萬6,500個,2021-22至2025-26年,為10萬6,900個。@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