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移民潮下各界均受影響,尤其以教育界為甚。中學校長會發表最新報告指,平均每間學校有7.1名教師離職及32名學生退學,學生人數銳減相等一個班別。中學校長會主席連鎮邦今日(31日)受訪時形容情況嚴重,學生退學會引發音樂椅效應,不同能力學校均受影響;同時不同入職年期教師均出現離職潮,造成全方位的青黃不接,對於學校運作以至整體教育質素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強調「教師離職是今日人才的流失,而學生退學則是未來人才的流失」,期望透過真實而全面的調查數據說理,促請政府正視,並盡快與學界一起探究,及早做到反危為機。

教師離職學生退學近半年更嚴重

中學校長會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去年9至10月期間透過問卷形式進行學術研究調查,訪問多間學校有關學生退學以及教師離職情況,並且針對調查發表,去年12月發佈第一次調查結果,昨日發表最新報告。

報告顯示,近半年來有關情況更為嚴重。受訪140間學校中,學生退學數字急劇飆升,平均每間學校有高達32人退學,數字相等於一間學校內一個班別學生人數,當中65%學生為初中生,代表學生退學現象對學校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同時,平均每間學校亦有達7.1名教師離職,當中不同年資教師離職率均顯著提高,甚至包括中層以及高層教師流失。校長亦反映出教師離職因素主要有四方面,包括社會氣氛、社會對教育專業不尊重及不信任以至加大教師壓力、疫情下對教學影響,以及近年教育政策不斷改變。

校長:政府創建有利培育人才環境責無旁貸

連鎮邦今日接受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訪問時認為,政府在整體規劃上責無旁貸,須要負上責任,創建有利培育人才環境,直言「教師離職是今日人才的流失,而學生退學則是未來人才的流失」。他指,希望透過整份報告真實而全面的具體數據說理,能將這個現象清楚呈現,盼望能盡快與政府、學界以及其他中學議會一起努力探究,及早做到反危為機,「特別是前線教師希望香港好,他們離職對於香港而言不是一件好事;同樣學生越來越少,香港未來棟樑亦會越來越少,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事。」

學生轉校有適應性問題 家長需要考慮

他先就學生退學現象作解釋,形容尤如一年之內不見一個班別學生人數,情況非常嚴重。他亦提到,學生退學數字當中,近六成為離開香港,故此騰出一些空缺學位,引致更多本地學生轉校,帶來了「音樂椅效應」。

連鎮邦指,過往收生標準比較高的學校,意味學生能力相應較高。隨著他們有經濟能力到外地升學或者舉家移民,從而騰出一些學位,這個效應就會出現「上移錯配」情況,對於不同層級、不同能力學校均受變化影響,直言學生到達了一個新環境,都要時間適應,「我聽到一些朋友的孩子,本已轉讀一間名校,最後仍是回到原校讀書,因為真的會不適應,結交朋友亦很困難,這些都是很實在的情況。」他呼籲家長在決定讓子女轉校前,需要考慮子女是否有足夠能力及心理準備適應。

學生銳減同為契機 可實施綜合課程及小班教學

不過與此同時,連鎮邦亦認為,學生銳減屬於一個契機,並以中學教育為例指出,面對未來結構性的學童人口下降,政府不應單單只是鼓勵學界及早做好規劃,應該採取更積極有為的措施,讓學校能有足夠資源及空間,做好課程改革,迎接與世界接軌的創新教學,照顧每一位學生學習及成長,例如推行綜合課程,包括近年流行STEM教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以及Mathematics統稱)以及人工智能(A.I.)項目培訓等等,坦言「教育是對於未來社會的投資,如果要做到全面提升本港競爭力,其實需要培育本地人才。」

他亦指出,近年不少國家推行「無牆學校」教育改革(schools without walls),善用網上平台,打破地域界限,透過跨校、跨區,甚至跨城市的方式,開闊學生學習視野,形容屬於創建未來社會棟樑值得做的工作。

連鎮邦又表示,小學現時實施小班教學,理想人數為25人一班,但是中學一直未有理想班級人數,期望當局能藉此契機同時在中學推行小班教學,讓小學生升中之後得以延續學習,提升學習自主能力,同時減少每班人數,能夠照顧每位學生成長,並且創造空間配合科技,改善綜合課程。

他更坦言,本港學習環境與外地城市「真的不一樣」,政府除了參考先進城市之外,亦值得做一些本地學術研究,配合未來發展創造一些有利學生學習條件,讓本港學生學習更理想。

大學教學方面,連鎮邦則認為,當局值得繼續投放資源,增加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讓學生感覺到「香港是好好栽培下一代」,建議政府應與學界溝通,接納前線教師意見,團結各界,為香港年輕一代發展而努力。

社會不尊重不信任氣氛導致教師離職移民

至於教師方面,連鎮邦亦指出,教師離職及移民數字均顯著提升,這次報告有關數據與2019年至2021年,聯同香港政策研究所另外作出一項有關「中學教師專業地位及社會認同研究」所得的數據及訊息不謀而合,受訪校長反映教師離職因素主要有四方面,值得當局關注,包括社會氣氛、社會對教育專業不尊重及不信任以至加大教師壓力、疫情下對教學影響,以及近年教育政策不斷改變。

三個入職年期均爆發離職潮 造成青黃不接

連鎮邦從數據上分析指,研究將離職教師入職的年期分為1至10年、10年至20年,以及20年以上,指出三個不同層面相比以往,均有大幅飆升情況,反映不同年資教師離職率均顯著提高,包括中層甚至高層教師流失。他強調行政及教育經驗需要隨著時間累積,假如有經驗的主任、副校長及校長離職,將會出現青黃不接情況,對於學校日常運作,以至整體教育質素發展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他亦提到,這次有中高層教師甚至校長離職,與以往一般工作到60歲退休情況不一樣,未能做到有效接班,尤其近幾年有教師入職年期很短便已離職,甚至在學期中舉家移民,「第五波疫情下,聽到有些教師表示未能等到8月的暑假已經提早請辭。」

連鎮邦又透露,一些個別學科,例如家政、音樂,甚至高中選修科目,校方由於資源所限往往只有一名教師任教,如果教師突然離職,未必可能立刻找到合適教師填補,慨嘆「尤其今天已是5月31日,各間學校都很努力招聘9月新教師填補空缺,以往為著一個空缺出現數百封求職信的情況,現在已不再出現。」

對於接班方面,他指校方已經非常努力栽培準備,例如以往同一科目只會培養一名教師,現在可能需要培養數名教師,不過這種青黃不接情況,當局須從制度上跟進及解決。

政府應該大力表揚教師 批評社會給予教師壓力應該停止

連鎮邦更認為,政府應該在政策上大力表揚教師,同時展現對教育專業的信任,讓前線教師們安心做好教學工作,讓教育能回歸專業,強調「教師是執行教育的主體,是推動教育改革的靈魂」,近年教育工作已經非常困難,特別在疫情下,一眾校長非常感激每位前線教師一直持守專業,協助學生成長。

他又批評,近年社會給予教師過大壓力,甚至不斷放大一些極少數的個別事件,亦有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方法規管教育專業,坦言「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停一停呢?」他舉例指,有人建議在課室內安裝閉路電視,做法不只挑戰教育專業,甚至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情況,「大家想像一下,學生長期處於一個被監視的狀態之下,對學生的心智健康是否會有嚴重影響?」

他最後再重申,「教師離職是今日人才的流失,而學生退學則是未來人才的流失」,期望當局能為學生創建有利學習環境,讓年輕人以至家長對於香港教學發展感到希望,創造一個有利人才環境,為香港而「育才、儲才,為香港孩子創造美好的明天」。@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