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早前發起行動,呼籲市民上周五至周日(8至10日)一連3日接受全民自願快速抗原測試,首兩天暫時接獲2,202宗陽性呈報個案。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早(11日)受訪時指,呈報確診數字符合預期,不過由於缺乏參與總數,暫時未能判斷成效,建議港府委派民調機構統計,有助了解社區疫情傳播情況。另外,何栢良促請港府,對已接種三針科興的60歲以上人士作抽樣檢查,評估其抗體水平,否則「如果缺乏數據,純粹單憑主觀意見認為3個月打一針,豈不等同一年需要打4次加強劑?」

不清楚快測參與人數 數字暫時無法解讀

何栢良接受《商業電台》訪問時表示,根據政府公布首兩天的數據,初步認為這次快速檢測行動呈報個案數字符合預期。不過,由於行動非強制性,而且陰性檢測結果毋須呈報,難以清楚得知響應參與人數,從而以科學化角度理解數字,「數字暫時無辦法進一步解讀,假如勉強過份解讀未必準確。」

他指,政府現時應該委派民調機構,就著參與行動人數、陽性個案地區分佈以及年齡層等資料作出評估,從而了解社區傳播情況。「例如2,000多宗個案當中,是否從大致上反映每個地區人口,因為有些地區人口較多;而年齡層分布方面,與過往做核酸檢測的年齡層分布是否接近等等。」

何栢良又提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引述香港大學「時點陽性檢測比率」研究,研究招募約一萬人每天接受快速抗原檢測,粗略反映檢測陽性人數。從本月8日至10日結果(亦即全民快測行動期內)顯示,數據介乎於0.16%至0.36%,範圍皆與過去兩天相近。

他進一步假設,2,000多宗個案全部都是透過參與快速抗原檢測尋找出來,以香港人口700多萬人計算,當中200萬人因為最近受到感染未有參加,從而估計500萬人全部參加行動,陽性比率只有0.044%,與港大公佈的時點監測數字相距甚大。

對此,何栢良認為,政府需要取得更多數據,才能了解兩項數字差距龐大原因,「例如是否參與今次全民快測行動市民沒那麼多,還是港大未有準確評估整個香港社區傳染情況」,才能作進一步分析。

不過,當被問及這次快測行動能否被當局視為日後放寬防疫措施的參考數據,他則坦言,現時參考其它定期作檢測的機構數據,例如醫管局的檢測數字,這次快測行動呈報個案與整體香港的陽性個案趨勢吻合,認為過去兩個星期疫情確實明顯回落。「當然市民需要小心,未來隨著月底復課、社交措施放寬等等,社會恢復正常運作,疫情亦會變得反覆。」

外國就接種第四針指引 與港府建議有明顯不同

至於港府近日修改指引,鼓勵60歲以上長者接種第四針(或稱「第二針加強劑」)疫苗,何栢良就認為,現時最大問題在於港府專家缺乏充份數據支持,尤其科興疫苗,成為市民會否積極響應建議困難所在。

何栢良指,觀乎現時外國使用第四針的現實數據,例如英國、歐盟與新加坡,都只是基於復必泰疫苗而設。科興疫苗在接種後,抗體水平能有多高、抗體能夠維持多久等等,統統缺乏數據。

他又強調,外國現時就接種第四針指引,與港府建議有明顯不同。港府建議所有60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三針疫苗3個月後,可接種第四針;不過英國、歐盟、新加坡則建議,60至79歲人士只要本身沒有免疫系統問題,暫時不應再次接種,「原因在於從接種三針復必泰人士的監測中看到,重症沒有明顯增加,反映疫苗仍在有效預防重症階段,持續都在90%以上。」

他亦援引外國指引,指出只有三類人士,包括80歲或以上長者、在安老院舍內居住院友,以及本身具有免疫系統問題人士,例如曾經接受骨髓移植、器官移植、需要服食高劑量類固醇等等,才應該接種第四針疫苗。

一年需打四次加強劑?何栢良促港府做抗體水平評估

至於科興疫苗,由於缺乏有關數據,何栢良則促請港府,對已接種三針科興的60歲以上人士作出抽樣檢查,就其抗體水平作出評估,讓港府能掌握數據,清楚情況,否則「如果缺乏數據,純粹單憑主觀意見認為3個月打一針,豈不等同一年需要打4次加強劑?」

他最後又建議曾接種三針科興的市民「溝針」,在第四針混合接種其它疫苗,認為即使科興抗體水平不足,仍有其它藥性疫苗補充。@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