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俄烏戰爭中的親俄立場,中共出現前所未有的外交危機,體制內也有批評聲音,當局試圖突破困境的所為也並不獲看好。觀察家認為,中共黨內出現了路線上的矛盾,俄烏戰爭成了北京當局一場惡夢。
王毅突訪南亞被指「白忙一場」
中共外長王毅3月22日到訪巴基斯坦,然後在24日先訪阿富汗,25日又造訪印度,會見印度國家安全顧問,26日起又對尼泊爾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但對阿富汗、印度和尼泊爾的訪問事先沒有公布。
由中國富商馬雲控制的英文《南華早報》引述觀察人士的話表示,這次未經宣布的訪問非常不尋常,部份原因是北京擔心外交孤立。報道並稱這是中國處於「某種危機管理模式」,與中共二十大前要確保國際形象不受損有關。
王毅到訪印度之前訪問了巴基斯坦,他就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支持巴基斯坦。印度外交部對他進行公開點名斥責,「我們拒絕中國(中共)外長王毅無故提及印度」。
資深媒體人、《北京之春》主編陳維健對大紀元表示,從實行戰狼外交開始,中共已陷入全面的外交孤立,進入了外交危機管理模式。特別是這次對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的支持,搞兩面派的手法,引起世界的公憤。
「它總是要拉它的朋友圈,比如說支持它的巴鐵,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現在王毅把阿富汗塔利班這個被全世界所垂棄的恐怖組織政權,拉進自己的朋友圈,對它傷害會更大。」
陳維健說,這兩年那個印度跟中國關係惡化,為甚麼它還要去拉,就是因為在俄羅斯的問題上,覺得又有了共同的立場。但印度親俄羅斯是依靠俄羅斯的武器來對抗中國。
陳維健說,中共這種功利主義的手法,使外交關係會走入一個死胡同。這些國家也隨時會跟它翻臉。
台灣國策研究院基金會行政總裁、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對大紀元表示,王毅這次到印度是意有所指,其實是白忙一場。因為印度的軍火交易根源就是因為俄羅斯跟印度,一南一北要牽制中國。另外印度的外交傳統就是不結盟,不是說挺俄就挺中國。還有印度是民主國家,其決策模式就跟中國和俄羅斯完全不一樣。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則表示,中共外交重點拉攏的印度、南韓與沙特,包括王毅出訪塔利班和尼泊爾,無一例外都是亞太國家,而且都是對中共地緣政治有重大價值的國家。其中印度、沙特和南韓又都有與美國保持距離有不同程度隔閡的國家。中共的這個動作,更多的是分化美國盟友,為未來組團對抗西方在未雨綢繆。
他說,受俄烏戰爭的影響,未來的新冷戰很可能將呈現「歐美VS亞洲」的格局。中共自己很清楚,其偽裝的中立實際上起不了多大作用,僅能維持與西方表面不破裂而已,新冷戰的集團對抗遲早要到來。
「中俄關係有底線」專家:不可信
2月4日,習近平同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隨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中俄無上限的關係。聲明說,「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習近平面對「最好的朋友」作出的表態,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陷入僵局,讓北京處境很尷尬。
俄羅斯發動戰爭後,美國已經警告說,如果北京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實質性支持,或者在西方大規模製裁的情況下為莫斯科提供經濟生命線,將會招致重大後果。
在中共內部,似乎感受到「中俄合作無上限」這一表態揮之不去的有害效應。中共駐美大使秦剛3月23日對中共官媒鳳凰衛視的表態說,中俄合作沒有禁區,但有底線。這個底線「就是聯合國憲章,和公認的國際法和國際基本準則」。
陳維健對大紀元表示,秦剛的說法是中共兩面派的手法,不能信,「不過是在形勢逼迫之下的一種闡述而已」。
陳維健說,中共已經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真的朋友,「你親俄羅斯這個支持也是兩面三刀的手法。因為你對西方國家、在美國又要裝好人,表示我們也不會給俄羅斯經濟、武器、軍事的資源,我們也對烏克蘭要進行人道的援助。普京又不是傻子。」
郭育仁則認為,中共在俄烏戰爭的所有反應根源都在2月4日與俄羅斯的簽約,中國在整個戰略態勢上是被動的,完全被俄羅斯牽著鼻子走。
郭育仁說,3月8日王毅就說條件成熟,中國會去介入調停。但是俄羅斯的談判條件一直在變動,因為軍事目標有沒有達成,中國很難等到條件成熟,因為如果俄羅斯達成了的目標,當然不用中國介入調停。「中國要介入調解,一定是俄羅斯打不贏,所以到今天也等不到時機成熟。戰爭如果長期的話,會讓中共這種尷尬的角色一直不斷的延長。」
就親俄政策內部現反對聲音
在中共體制內,對於當局親俄政策,存在著兩種不同意見。
中美印象網站25日發表前「影響力中國網」總編輯、北京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蘇小玲撰寫的文章,批評中國在俄烏戰爭期間,民意及輿論一面倒挺俄貶烏,是一種隔岸觀火、以此取樂的變態心理。
11日,中共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胡偉,在《中美印象》發表一篇題為「俄烏戰爭的可能結果與中國的抉擇」的文章,反映了中共體制內存在反戰聲音,但文章在國內遭封殺。
這篇文章預測俄烏戰局,指普京難以達到預期目的,俄羅斯陷入困境。作者提醒中共當局,不能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綁在一起,要儘快切割,否則將遭遇美國和西方的圍堵而更加孤立。要避免兩頭不落好,放棄保持中立,選擇世界主流的立場。並稱「這一立場對於解決台灣問題也是有利的」。
21日,《紐約時報》在文章中採訪了《中美印象》的主編劉亞偉。劉亞偉說,俄羅斯的戰爭和隨之而來的西方制裁會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把自己吊在俄羅斯的樹上,我認為這就像自殺」,他說,「至少是經濟上的自殺。」
劉亞偉的哥哥是中共國防大學原政委、原中共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劉亞洲,去年底傳出消息被習近平「內部控制」。
26日,親共海外多維網發文,稱「俄羅斯在戰場上損失慘重,現在有點騎虎難下」「中國怎麼辦?這是一個擺在非常重要、也非常棘手的艱難選擇」。
作者除了提到國內一部份人「迫切希望按照美方意願,把中國在戰略上與俄羅斯綁到一起推到西方的對立面」,但同時重點批評,中國有一些用心深遠、埋藏極深的「俄毛」們,「拚命以俄羅斯所謂的「戰略重要性」出發,以「俄羅斯不能倒」為邏輯基點,推導出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如果俄羅斯戰敗,普京會倒;如果普京倒了,下一個總統上台會親西方;如果親西方的總統上台了,下一個被西方圍剿的就會是中國」的結論。」
這篇文章沒有點名哪些人是「俄毛」。
郭育仁表示,這些中國學者不是純粹學者,他們很多實際上是官員,代表中共內部有兩派不同的意見。
他分析說,中共當局現在對俄烏戰爭的基本態度沒有變,說不是一個侵略戰爭,秦剛的「中俄關係有底線」的說法只是權宜之計,要減緩減緩國際社會要求中國表態的壓力。
他認為,現在問題嚴重的是,中國國內出現了路線上的矛盾,有一派認為中國終究還是必須得面對美國來的壓力,所以俄羅斯就是必要的,不能棄俄羅斯不顧。另外一派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制裁,現在是一個戰略機遇點,必須向西方世界靠攏。
專家:俄烏戰爭成北京的外交惡夢
郭育仁認為,俄羅斯的問題現在變成了北京當局的惡夢了。2月4日普京到北京去的時候,習近平當時想要打通俄羅斯,彰顯他在外交政策上面有作為,結果搞到最後變成陪著夫人又折兵。
他說現在中國擔心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幾乎是全面性的制裁,會外溢到針對中國,因為西方懷疑中國是暗助俄羅斯。另外中國要避免全世界的主要民主國家對烏克蘭的同情心理投射到台灣,現在許多國家的國會都已經通過決議關注台海的局勢,這也是北京非常不願意見到的。
他認為如果這些事情產生連鎖反應,會衝擊習近平今年底謀取第三任,加上中國從去年開始,經濟就不斷下行,今年保五的可能性都很低,內外交困。「從3月底開始,一直到中共二十大大概七個月,習會很難過,所以才會有王毅這次無謂的掙扎。」他說。
陳維健認為,習近平把押寶押到俄羅斯,現在看來是押錯了,他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加上中共清零政策鬧得天怒人怨,不但對中國的社會構成禍患,會對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不過他認為只要中共內部沒有人敢公開提出這些問題,習近平二十大連任就還有可能。#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