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日本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強硬回應,打破了多年來的慣例,這場衝突可能重塑東京的國防戰略,使日本更有力地應對中共的地區野心。

法新社指出,俄羅斯2014年入侵烏克蘭時,日本的反應冷淡許多。然而,面對這次入侵,日本前所未有地積極配合西方國家,迅速公布制裁措施,並發表了強硬的言論,甚至向烏克蘭發送了非致命的軍事援助。

對一個憲法規定軍隊只能用於防禦的國家來說,這場危機已使增加國防開支、擴展軍事能力的相關辯論浮上枱面。

法國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FRS)的亞洲專家倪雅玲(Valerie Niquet)說:「日本以前一直被指責花錢了事,在某種程度上,日本過去只願意出資,而不願直接參與任何危機。」

她說,這一次東京「非常強調他們實施的行動⋯⋯以表明他們並不只是冷眼旁觀、坐等事態發展」。

華府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資深研究員哈里斯(Tobias Harris)說,東京在公布個人制裁等措施上,行動速度「相當引人注目」。

「這比我想像中的日本政府,要走得更遠。」他說。

法新社認為,儘管還有其它原因,例如這場衝突的特殊性,以及日俄在有領土爭議島嶼上的多年僵局,使日本更願意反對莫斯科的行動,但最重要的原因顯然是,中共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野心。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東京分校的政治學副教授布朗(James D.J.Brown)說,過去,日本擔心對俄羅斯採取強硬行動,會將莫斯科推向北京。

他對法新社說:「現在,這一點已完全翻轉過來了。」

相反地,人們認為「日本必須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態度,否則將開創先例,並可能鼓勵中國,讓他們認為可做出同樣的事情」。

據《南華早報》報道,日本前外相、自民黨宣傳本部長河野太郎上周表示,日本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是必要的,即使這可能影響能源供應。因為,東京有一天可能需要盟友一同對抗中共。

「我們需要告訴日本人民,為了保護自己,我們也需要幫助別人」,河野說,「如果這個星球上的任何地方有任何侵略行為,我們都需要阻止它們。」

上周末,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敦促印度總理莫迪,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目前,印度是四方聯盟之中,唯一沒有強力譴責俄羅斯的國家。自蘇聯時代以來,俄羅斯一直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國。


2022年3月19日,日相岸田文雄和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會面。 (Jewel Samad/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3月19日,日相岸田文雄和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會面。 (Jewel Samad/AFP via Getty Images)

烏克蘭危機也可能使更多日本人支持增加國防開支。

在去年競選中,執政的自民黨制定了一個長期目標,即把國防預算從過去的1%,提高到超過GDP的2%。

布朗認為,這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已成為可推動的現實。

哈里斯也說:「對希望日本加強國防的人來說,從烏克蘭流出的畫面是很有用的。」

包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內,一些國會議員建議考慮「核共享」的可能性,亦即在日本境內部署美國核武、共同運用。目前,日本雖然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但其政策禁止日本生產、擁有或託管核武器。

總體而言,日本政府對於烏克蘭衝突的回應,頗受日本民眾的支持。

根據共同社周日(3月20日)公布的一項電話調查,近86%的受訪者支持日本制裁俄羅斯,91.2%的人支持日本政府接納烏克蘭難民的決定。

同時,岸田內閣的支持率,比2月份民調上升了3.5個百分點,達到60.1%。這表明了公眾贊成岸田文雄對莫斯科採取的堅定立場。

此外,面對俄羅斯入侵,有75.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中國可能受到影響,試圖強行奪取台灣和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

一些學者認為,烏克蘭危機對日本國防戰略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中。

「我認為,我們還沒完全看到這場戰爭對日本內部討論的影響。」哈里斯說。#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