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超過兩年,香港仍跟隨大陸的「清零」政策,入境人士須隔離檢疫21日,不過至今仍未能與大陸通關,更因本地疫情爆發收緊了外防輸入措施。這種嚴格的限制措施惹來越來越多的不滿,外國的企業和人才更可能離開香港,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上周四發表一份香港的評估報告,預測2022年香港實質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為3%,低於去年的6.4%。報告指出,受「清零」政策影響,個人消費或出現滯後;新變種病毒可能再次引爆香港疫情,進一步削弱個人消費,加上全球供應鏈持續受阻、中美的緊張關係升溫等因素,會動搖市場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信心。

華爾街日報:企業高管不滿香港隔離措施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許多公司正在將員工轉移到香港以外,例如新加坡。有企業高層抱怨,大陸和香港的旅行限制讓他們無法密切監督其他國家運營動態,也無法拜訪商業夥伴和潛在客戶。若員工曾接觸過確診患者,在香港更要面臨被隔離的風險,。

一位進駐香港25年的地產高管在去年夏天離港赴美,他指自己原本想回香港,並接受1個星期的隔離,不過港府將從美國入境人士的隔離時間延長至3個星期,令他取消回港計劃。他說,考慮到心理狀況、健康及隔離的成本,不會接受3星期的隔離。

香港招聘公司Argyll Scott指,希望離開香港到其他地區任職的情況有所增加,未來有更多公司要找人接替離開的高管。該公司的董事總經理直言,香港的檢疫措施正阻礙吸引海外人才。

在新加坡經營一間科技初創公司的Justin Soin說,他過往經常到香港開會,並考慮過在香港設立一個辦公室,不過在經歷了一次21日隔離檢疫後,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港府收緊防疫措施,香港國際機場冷冷清清。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港府收緊防疫措施,香港國際機場冷冷清清。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投巨資 大企業不願撤離港

報道又指出,許多擁有大規模業務的公司不願撤離香港,因為他們已在香港投入巨資,而且香港仍是重要的融資中心。

香港美國商會在去年9月至10月進行了一項調查(即港府收緊防疫政策之前),訪問262名香港美國商會會員,發現有六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旅遊限制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44%的人指公司業務受到嚴重阻礙,超過三成受訪者延遲了在香港的新投資,有三成人表示高層職位難以填補。

另外,逾四成受訪者表示可能在個人層面離開香港,超過25%的企業稱有可能離開香港,有近六成人認為政府對商業問題漠不關心。

大部份商務活動始終依賴人際互動

香港投資公司Maso Capital聯席資訊總裁Manoj Jain先生早前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雖然不少會議在疫情下轉移到線上,例如Zoom,但很多企業業務始終要依賴人際互動,在晚餐時與交易夥伴面對面社交,很多交易在見到個人之前是很難取得進展。

他續指,隨著開放邊界,高管和投資者能夠更自由地在城市間和國家間旅行,會帶來更多的商業活動,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去年10月底,彭博社報道說,亞洲證券業暨金融市場協會(ASIFMA)敦促香港政府考慮逐步放寬旅行限制。之後,港府非但未放棄疫情零容忍計劃,反而宣布進一步收緊相關措施。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去年9月曾表明,香港不可採取「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否則與大陸通關的希望將更為渺茫。日前再被問到接種率達九成時會否考慮「與病毒共存」策略,她則回應稱,難以確定接種率到達甚麼程度會有甚麼措施,但強調提高接種率一定有利於通關。

香港的疫情近日出現反彈,政府收緊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關閉部份處所、禁止晚市堂食、禁止8個地區的航班來港。有大量市民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被送去隔離檢疫,累計發現210宗個案的葵涌邨,有兩棟大樓被圍封強檢5日,居民不准外出。◇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