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是哪一座?相信很多人會投票給紐約的《自由女神像》。的確,這個舉著火炬、佇立在紐約外海的白色女神像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幾乎成了美國的精神象徵。但是她的作者是誰呢?這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我們今天就要談到這個《自由女神像》的作者——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Auguste Bartholdi),和他另一件意義深遠的作品:《貝爾福的雄獅》。
巴托爾迪於1834年出生在法國東部臨近德國的科爾馬(Colmar),是位才華橫溢的雕刻家,在十九世紀後半創作了許多雕塑作品,分布在法國各城市甚至美國等地。比如,在他的家鄉科爾馬有《世界的偉大支持者》(Grands soutiens du Monde)群像;在里昂(Lyon)有駕著四馬車女神的《巴托爾迪噴泉》(Bartholdi fountain,1888)【註1】;在克萊蒙費朗(Clermont Ferrand)則豎立著法國古代的民族英雄《維欽托利雕像》(Vercingetorix,1903)【註2】;當然《自由女神像》也是其中之一啦!大小不同版本分別坐落在巴黎塞納河的島上和紐約外海。然而今天特別要介紹的《貝爾福的雄獅》(Lion de Belfort),就牽涉到一段法國與德國的歷史恩怨了。
1870年9月2日,普、法戰爭結束,拿破崙三世被普魯士人打敗,法國死傷慘重,第三帝國瓦解。憤怒的法國人民完全無法接受這個恥辱!尤其是國防部長雷昂‧剛貝塔(Leon Gambetta,或譯萊昂‧甘必大)上校。為甚麼呢?
剛貝塔任命了丹佛-霍許侯(Denfert-Rochereau)作為指揮官守衛前線貝爾福。貝爾福有一萬五千駐軍,丹佛-霍許侯就帶著這批士兵英勇抵抗了四萬普魯士兵的包圍與攻擊,當然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普魯士軍出動兩百個加農砲,對貝爾福每天五千發砲彈日夜攻擊,整個城鎮滿目瘡痍。幾十萬個砲彈蹂躪下,飢餓、死亡的陰影也隨之籠罩。1871年2月,巴黎淪陷、法國政府戰敗投降;然而,貝爾福最終卻驕傲地屹立不搖,自始至終沒讓普魯士軍拿下。丹佛-霍許侯為法國人保住了尊嚴,從貝爾福光榮地撤軍。
同年普、法兩國簽署了法蘭克福和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省割讓給了德國,唯獨貝爾福(位於阿爾薩斯境內)這個小城仍然屬於法國,因為她並沒有被征服!也因如此,這塊被敵人環繞的法國領地也變得非常重要;它的居民在四十年之內從八千人增加到一萬四千人。很多原住阿爾薩斯與洛林的法國人為逃離德國統治而湧向貝爾福,移居到了這小小的城市。
為了紀念這段特殊的歷史,貝爾福市議會於1871年12月5日作出一項決議,由市長愛德華‧梅尼邀請出生於科爾馬的雕塑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為家鄉創作一個地標式的紀念雕像,以紀念這段光榮的事蹟及英勇抗敵的丹佛-霍許侯等將士們。由於雕刻家巴托爾迪本身是個赤忱的愛國者,也曾經在1870年參與戰爭,甚至擔任過意大利愛國者加里波第的副官。戰爭結束後,巴托爾迪對於家鄉淪為普魯士領土非常憤怒,因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貝爾福市的委託。他設計了一頭雄獅的雕像,還特地在巴黎植物園的動物園內觀察獅子的各種動態,作了許多習作。大約五年後,一隻代表貝爾福驕傲與忠貞的獅子橫空出世。
這隻灰紅色的獅子長二十二米、高十一米一,由粉紅色砂岩塊組成,安置在貝爾福城堡懸崖下的灰岩牆邊,至今仍是法國最大的石像。作品表現的是一隻被逼到角落的獅子,憤怒中卻令人生畏,正如戰士們抵抗強敵的英勇與堅忍——這是千百個真正的勝利也無法相比的不屈精神!雕像本來的設計是朝向德國,後來遭德國宰相俾斯麥的抗議而被迫轉向西方對著法國。雖然背對敵人,但獅子還是表現出不屑的態度——心有未甘的雕塑家耍了個小心機:他讓獅子的爪下踩著一支指向德國的利箭,觀眾發現後都能會心地一笑。
1879年石像落成後立刻造成了轟動,成了貝爾福最受歡迎的景點。它被製作成無數的小型紀念品、明信片,也有音樂節引用來作曲,甚至激起了藝術作品的創作靈感。自此,這尊雄獅雕像成了貝爾福城市景觀和歷史密不可分的一部份。
如果你想要看到這隻雄獅又沒有時間跑到法國邊境貝爾福的話,別擔心。在巴黎市區一個以丹佛-霍許侯上校為名的廣場,中央就樹立著這座青銅版本的雄獅,雖然只是紀念雕像的三分之一大小,還是足以令人緬懷貝爾福軍民保家衛國的那段歷史和忠勇精神。天下大勢,分合不定。二次大戰後,戰敗的德國又將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歷史就像一盤棋,戰爭成敗只是其中的過程。可貴的還是在過程中人類體現的偉大情操,也幸好有藝術家以美的形式留給世人而得以不朽!
註釋:
註1:《巴托爾迪噴泉》雕像,希臘神話中冥府王后——普西芬妮(Persephone)駕車重返人間的故事,所駕四馬化為四條大河灌溉大地(雕像所在為大地廣場),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註2:維欽托利(拉丁語:Vercingetorix,約西元前82年~前46年),是高盧阿維爾尼人的部落首領,曾領導高盧人對羅馬統治進行反抗。
——轉載自《藝談ARTIUM》◇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