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馬獎甫落幕,各獎項競爭激烈,不由想起十年前的《桃姐》……
2012年香港電影最大的贏家,是小成本製作的《桃姐》,橫掃眾多獎項,感動中港台、歐美亞等不同地域的觀眾。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桃姐十三歲就到梁家當女傭,轉眼六十年過去,她伺候了梁家老少五代人。梁家後人早已移民歐美,只有少爺羅傑留在香港,桃姐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一天,桃姐突然中風,到處奔波忙於拍片的羅傑把她送進老人院,這才驚覺桃姐在他生活中的份量和無法替代的付出。他時常探望桃姐,陪她散步談天,直至癱瘓垂危,反哺的孝道情義早已超越主僕,勝似母子。
沒有跌宕起伏的戲劇衝突,更無商業賣點噱頭,老年人的題材要拍得好且吸引人,很不容易。導演和演員的才能個性、閱歷體悟就非常關鍵。導演許鞍華細膩又洗練的鏡語,淡定從容,充滿悲憫的人文關懷。葉德嫻將桃姐慈愛又倔強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劉德華褪盡明星光芒,詮釋出羅傑的平實內斂。最主要的層面卓然優異,累加起來,成就了《桃姐》。
這部難得可貴、飽含誠意的電影,於平淡中見深情,在細節裏現功力,蘊藏著笑中帶淚的雋永。像一鍋煲湯,食材質樸上乘,火候掌控恰當,不必油爆煎炸,更不濫撒調料,反而家常溫馨,滋補清潤,甘醇鮮美。
母性慈厚
桃姐身上有忠義,那是老輩人從傳統戲曲和民間故事中得來的熏陶。十三歲的孤女因緣際會來到梁家,照料五代六十多人的飲食起居。半個多世紀裏,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謝絕了別人的高薪邀請,在一個屋簷下同甘共苦。這個終身未嫁的女僕有著豐盈慈厚的母性,把梁家的孩子們視為己出,疼愛有加,任勞任怨地操勞著。
桃姐是個做甚麼都盡可能做到極致的人。她勤儉持家,在烹飪飲食上非常細緻講究,無論是到菜場冷庫精挑細選,還是為羅傑鹵牛舌,都一絲不苟,她把愛凝聚到一碗碗飯、一道道菜中。桃姐的廚藝了得,就連羅傑兒時的玩伴都難忘桃姐做的蛋白蒸蟹、八寶鴨的味道。
她曾為少爺找過女傭,她問應聘者:「你知道哪裏能買到新鮮的紅杉魚嗎?海魚清蒸比較好。你難道不知道,瓦鍋煮出來的飯才最香嗎?」這樣的體恤入微、妥帖周到,除了桃姐,還有誰能做得到呢?
打開裝滿回憶的樟木箱,桃姐一件件取出舊物,舊雜誌、竹扇、手帕、發黃的老照片、羅傑襁褓時用過的背兜……「你小時候很能哭哦,每天都得背著你到街上轉悠,才能入睡。」 親力親為的她比養尊處優的梁太—羅傑的生母,更有做母親的真情實感。
同是天涯淪落人,到了墓地前站—老人院,在一大群孤苦無依的老頭老太太中,桃姐仍是最具母性溫暖的人。幫老婆婆縫釦子,明知色鬼堅叔騙錢也盡量包容。周圍人眼巴巴地瞅著燕窩,桃姐說了句:「別裝了,一起吃吧!」
「腥」字點評
在街心花園,羅傑問:「聽媽講當年追你的人很多,有賣魚的、賣菜的,還有五金舖的,為甚麼不要呢?」桃姐擺手說:「不喜歡,他們腥。」 「腥?」「對。」 羅傑打趣說堅叔追她,桃姐條件反射似地後退一步,脫口而出:「噁心!」
桃姐反問:「那你為何至今不娶?」羅傑調侃:「腥!」 桃姐道:「你眼光高,看不起人。」兩個相似的人都笑了起來。
和廚藝一樣,在婚戀上,桃姐也有著自己不肯從俗的原則和標準。孤高固執、求完美、有些潔癖的她,寧缺勿濫,潔身自好。她以鄉土的實誠、古樸的方式,把一生的愛都奉獻給了梁家。
羅傑的媽媽到養老院探望桃姐。女主人給的襪子、圍巾收下,但額外的錢她堅決不要。桃姐一邊感激女主人送燕窩,一邊不給面子地挑剔煲燕窩不放薑有點「腥」。這一細節很妙,作為僕人,她謙卑知分寸,但她精益求精的烹飪水準,是超越地位階層的。耿直的她不會為了討好主子,而放棄專業精神、犀利點評。
淡靜中歸隱
本片對死亡的處理節制簡約,不沉重,不煽情,不造作。生老病死很平常,淡然篤定,在靜謐中離去。
羅傑的關愛溫情,支撐著桃姐抵禦晚景的悲涼。理療時,她活動著手臂,笑聲朗朗,眼裏閃亮著神采。手術前,神父在病榻旁讀《聖經》:「天下萬物都有定時,哭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桃姐幽了一默:「吃奶嘴有時,進棺材有時。」她對羅傑坦言:「我不怕,半截身子都在土裏了,人的命,天注定。神會給我們安排的吧?」
幾度昏迷,搶救後仍不省人事。羅傑決定慢慢減少藥物維繫,不再插滿管子折騰了,讓桃姐走得自然安詳。他兩手握了握桃姐穿淺灰襪子的雙腳,默默道別。當晚就飛往大陸解決拖延的工作。
鏡頭一轉,枯坐老人院的校長先生突然抑揚頓挫地背起古詩來:「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慇勤為探看。」冥冥中,心有靈犀。他是在為辛勞一生、孤獨辭世的桃姐送行吧!
葬禮上,羅傑寥寥數語表達感恩。捧花而來的堅叔深深鞠躬,那放到棺蓋上的白玫瑰,像極了桃姐素潔的人品。
遠去的背影
羅傑和桃姐看完電影首映,在街頭漫步的背影,是最溫馨的畫面。他們攜手緩緩而行,如一對母子那樣說著家常閒話,開著玩笑,愜意又放鬆。羅傑讓桃姐走在自己右側—人行道裏邊,牽著的手又很自然地放到背後握著。那種愛惜呵護、相知默契,都寫在遠去的背影中……
看著看著,你會想起自己的母親。那個鼓勵牙牙學語的你邁步向前的人,那個最心疼你、為你擔心操勞的人。在黑夜裏守燈、盼你回家的媽媽,你有多久沒有陪她了?像這樣攙扶著蒼老的她,牽著手低語散步,不該僅僅是遊子的夢境,趁還來得及的時候。◇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