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上大學時,一天上課,講佛教知識的老師,半帶笑聲輕浮地說:「同學們,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啊,這可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他說56億7千萬年以後,會有一個未來佛、彌勒佛下來度人,你們要是能活到那時,就跟著彌勒佛學吧。」說完,她呵呵地樂了,底下很多同學也跟著笑了起來。

老師這番話,卻好似一道電光擊中了馮遠,電流瞬間穿透了大腦,直奔思維的最深處。他心中讚歎:真是太好了!將來要是遇到彌勒佛,一定要好好學。

隔代教養心存善良 為得佛法五台山上實習

從小,馮遠的父母就離異,在爺爺奶奶的教養下,他很多為人處世的理念,大大不同於八零後的同儕,保持了更多傳統的東西。他相信,冥冥之中一定有某種高於人的法理存在,雖然不知道那是甚麼,但他一直謹守信念:做人要心存善良。

大學時期,因學習法語,有機會接觸很多東西方文化,比如《聖經》、《周易》、佛教經典等等。涉獵得越多,他反而對現實世界產生了更多的疑惑和不解。

轉眼間大學即將畢業,馮遠也順利通過從業資格考試,拿到了法語導遊證。為了探究「佛法」,他特意選擇去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做實習導遊。

僧人招搖撞騙 佛門淨地古風不存

到了五台山,觸目所見,除了保留的一些古建築寺院外,真正佛法的內涵精義早已蕩然無存。

旅行社的「前輩」整天灌輸的都是讓遊客花錢燒香、請佛像回家的說辭,廟裏剃光頭髮的和尚,白天穿著僧袍,通過手機和導遊聯繫,一波一波地接待客人營利;夜裏僧袍一脫,這些和尚就跑去夜市逍遙。

看著這些打著佛旗號招搖撞騙的假導遊、假和尚,馮遠內心越發的失落和難過:昔日的佛教聖地怎麼會變成這樣?佛國淨土到底在哪兒啊?

山中遇異人 知過去測未來

馮遠常獨自一人坐在文殊寺的庭院中發呆,一天上午心血來潮,他信步走到山腳下,看到遠處走來3個人,兩個阿姨一個姐姐。其中一個戴眼鏡的阿姨向他問路。一聽是東北口音,馮遠特別高興地給她指路,還說:「阿姨,我給妳們帶路吧,反正我也沒啥事兒。」

於是,一行人往山上走。沒多久,阿姨突然開口:「你今年皇曆二月份丟過一個東西,這東西對你很重要,但是後來你找到了,是神幫你找到的。」聽她一說,馮遠愣住了,確有此事。

那是寒假返校後的一天,馮遠在宿舍丟了一個錢包,裏面有身份證、准考證,都是過兩天辦導遊證要用的。馬上要找地方實習,證件要是丟了,等補辦回來黃花菜都涼了,咋辦?

迷濛間他想,是不是可以求神幫助呢?於是心裏默念:「神啊,我還沒求過您呢,我知道自己不應該為了這點事打攪您,可這個導遊證對我真的很重要啊,如果我能找到,一定會感謝您,日後多積德行善的。」

祈禱後,一些負面思維消散了,馮遠悠哉地出去串門。走進一棟宿舍看到一位同學坐在床上發呆,他一看到馮遠氣憤地說:「也不知道是誰把我的手機偷走了,還往我床上扔了個爛錢包!」馮遠一看正是自己丟失的錢包。

阿姨說,馮遠能找到錢包是神看到了他的善念,幫了他。阿姨還和馮遠聊了許多,說她是修道的,能看到過去和未來。馮遠心想:既然阿姨能知未來事,那就問問未來吧。馮遠想知道,自己畢業後有沒有出國工作的可能?阿姨停頓了一下,說可以,後半年就能出去了。

畢業後,果然順利收到某外貿集團的聘用通知,去非洲某個國家擔任當地公司的財務和銷售管理工作。但考慮爺爺奶奶年歲大了,馮遠出國前就下了決定,兩年後回國陪伴爺爺奶奶盡孝道。

小故事醍醐灌頂 思索人生真義

在異國他鄉的兩年,刻板、重複過著相同的生活,對一個找不到人生意義的年輕人來講,心靈上的空虛,遠不是金錢所能撫平的。所以兩年的工作期限一到,即使公司多次挽留,馮遠還是立刻打包走人。

回到中國後,馮遠很快過起了紙醉金迷的生活,經常要和朋友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妄圖以此填補精神上的空虛。但是酒桌上重複的話題,讓他開始感到厭惡。直到有一天,朋友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上幼兒園的5歲小朋友,他的父親每天騎電動車接送他。一天早上,這孩子說甚麼都不肯去幼兒園了,問清原因後才知道,前一天有兩個小朋友笑話他家裏沒錢只能坐電動車,而這兩個小孩上下學都是父母開車接送。父親沒辦法,因為家裏都是工薪階層,只好貸款7萬元(人民幣,下同)買了一輛車,這孩子才肯去幼兒園。

小小的故事,讓他對人生有了徹底的反思:難道人的一生就是為了金錢和名利?在非洲、西藏那麼貧困的地區,生活質素那麼差,為甚麼人們卻能甘之如飴?

他思索後發現,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信仰」,要走出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的境地,就得把丟失的「信仰」找回來。

馮遠回想起當年在五台山偶遇的那位有功能的阿姨,到底是科學家還是修道者能解開疑惑呢?

體悟氣功是修煉 翻牆閱讀《轉法輪》

馮遠開始在網上搜尋很多西方科學家對「靈性科學」的研究成果,進化論的謬誤、靈魂輪迴轉生的實例、松果體的奧秘、氣功的超常與特異功能現象等等,都被實證科學揭開了。原來宗教中所說的都是真的,他一直想不明白的信仰問題,原來就是修煉,修煉真的存在啊。

可是該怎麼修煉呢?佛教現在是不行了,五台山自己就去過;道家的書都是古文,沒人教也看不懂;《聖經》感覺是給白人修的;奶奶從前練過的氣功,感覺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2012年初的時候,馮遠和一位台灣朋友經營代購生意,他就請朋友推薦台灣那邊的氣功。有一天,朋友發過來一個網址說,看看這個吧,台灣這邊有好多人煉這個功。

馮遠一看,是法輪功。他天天上動態網,法輪功的網站就在頁面的中間,可他從來都沒點進去看過。開始他還有些顧慮,但轉念一想,台灣、歐美那麼多國家的人在煉,很多還是博士、科學家,國內打壓這麼厲害,抓人、判刑,甚至活摘器官,法輪功學員還是都義無反顧地煉,這個功肯定不簡單。看,必須得看。

馮遠用翻牆軟件打開了法輪大法書籍的網站,原來法輪功有這麼多書籍,都不知道該從哪裏看起。

猶豫間,《法輪大法 美國法會講法》的書名吸引了他。心想,看了那麼多氣功師講的,沒一個把修煉給講清楚的,法輪功的師父在美國講法,下邊應該有很多高材生在聽,那就打開看看有沒有自己要找的。

一口氣看完《美國法會講法》已是凌晨3時了,他整個人像通了電,沒有一點睏意、頭腦清晰,心情既興奮又震驚!人生中的疑問被不斷地解開,人類從古到今的文明、另外空間的存在形式、人體修煉的博大精深、在俗世中能修得正果的宇宙大法等等,法輪功的師父居然用大白話就都講出來了。

他激動不已,下定決心,不管吃多少苦,一定要修煉法輪大法。

工作兢兢業業 不計利益得失

多年來馮遠一直覺得自己保持了善良,比起同齡人來還算不錯。但是,和真正的修煉標準──真、善、忍比起來,還差好遠好遠。他下決心要做一個真正的修煉者。

得法修煉後,他處處事事按照真、善、忍標準做人。遇事不再和人爭執、不再推卸責任,每遇到問題或者跟別人發生矛盾,主動向內找自己的問題。

他工作中兢兢業業,和人坦誠相待、從不計較。兩個老闆拖欠他工資幾萬元,他只為他們沒能把企業經營好而憂心,卻從不把個人失去的利益放在心上。同事感嘆地說,甚麼「防人之心不可無」之類的話到你這都不靈了,人要都煉法輪功這社會就好了。

而且馮遠很輕鬆地戒掉了煙癮、酒癮。多年來打遊戲落下的頸椎病,不能轉脖子,一轉就響、就痛;從小有心臟毛病,熬夜時間久了,就覺得心臟有一下沒一下地跳,這些症狀,修煉法輪功後完全好了,沒有再犯。

主動承擔照顧癱瘓爺爺

剛得法修煉幾個月,馮遠的爺爺病倒癱瘓在床,為了不讓父親和姑姑們忙完工作還要拖著疲憊的身子陪護爺爺,他主動承擔起照顧爺爺的責任。白天餵爺爺吃飯,幫著活動身體,因癱瘓大小便失禁,還得幫忙排便;晚上陪在身邊睡覺,不時地起來給爺爺翻身,避免生褥瘡。

爺爺生病後脾氣暴躁易怒,不管怎樣盡心照顧,總是招來抱怨、謾罵和不滿。吃飯鬧情緒時,就把飯吐在馮遠身上,但他一點也不動氣,把這些都當作修煉中提高心性要過的關,樂呵呵地繼續哄吃飯著爺爺。

有一次,他拿《轉法輪》念給爺爺聽,爺爺卻說,去去去,拿上你的書到一邊去。收起書後,他繼續平靜地照顧爺爺。第二天,爺爺把他叫過去,愧疚地說:「昨天爺爺錯了,不應該那麼說,我向師父道歉。」然後舉起左手立掌放於胸前,面色虔誠。他很驚訝爺爺的悟性,並說:「師父是慈悲度人的,對每一個生命都非常珍惜,不會生你氣的。」

爺爺安詳離世托夢感謝

躺在床上十個月後,爺爺安詳離世了。將滿周年的一天晚上,爺爺來到他的夢中,戴著眼鏡,樣子也變得年輕了。

爺爺把他從客廳叫到睡房說:「謝謝你讓我知道法輪大法好,我要走了,去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你也一定要讓奶奶知道法輪大法好啊。」

早上,他把夢中的事告訴了奶奶,奶奶說她也夢到了,場景一模一樣,只是爺爺沒和她說話,站著離她幾步遠,笑著揮了揮手,就隱去了。

婆羅花開大法開傳 億萬年佛緣如願接上

優曇婆羅花在馮遠家靜靜地開了3年。(明慧網)
優曇婆羅花在馮遠家靜靜地開了3年。(明慧網)

佛經中說,當三千年開一次的優曇婆羅花開放的時候,就是未來佛轉輪聖王下世傳法度人的時候。

2014年,聖潔的優曇婆羅花開在馮遠家一個菜瓜上,他把瓜皮刮下來保存,就這樣沒有水沒有養份,瓜皮都乾得和木條一樣了,上面的婆羅花卻靜靜地開了3年。

修煉後,他漸漸理悟,天上和地上的空間不同,時間也是不同的。當初釋迦牟尼佛給弟子們講的是天上的時間,「56億7千萬年」後彌勒下世傳的佛法,就是這人間2千5百年後傳世的法輪大法啊!佛家講緣份,「56億7千萬年」的期盼,他終於接上了佛緣。◇

註:(轉載自明慧之窗,原文稍作編輯刪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