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擴散的驅動力主要是來自敵對國家之間的軍事力量失衡,當相互威懾關係傾斜到一定程度後,核軍備控制就受到壓力,這種情況在發達國家的表現更為敏感。
自冷戰結束以來,阻止核武器擴散的努力一直集中在中東地區的國家。該地區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成效的,至少延遲或阻斷核擴散的努力已經製造了很大的輿論空間,對一些國家的核能力增長起到了抑製作用。但是用全球眼光來看,情況並不樂觀。
如果我們觀察一下東亞的情況,就會很容易看到北韓,看到世界其它地方裝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獨裁政權的明顯相似之處。但是,東亞的核形勢更加微妙。實際上,核不擴散的努力需要該地區的民主國家,如南韓和日本一起進行。這其中還包括台灣、東盟國家和澳洲,它們都感受到了來自中共軍事擴張及核能力迅速增強的壓力。
11月28日,美國國防部發布消息,在當天美東時間下午1時17分,探測並跟蹤到北韓的又一次導彈發射。
初步評估表明,這是一枚洲際彈道導彈(ICBM)。這枚導彈從北韓的平安南道平城市(Sain Ni)發射,導彈飛行距離約1,000公里,最大高度約4,500公里。這枚導彈最後落入日本海,在日本的專屬經濟區(EEZ)內。
五角大樓正在與相關機構合作,對這次導彈發射進行詳細評估。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表示,面對這些威脅,對保衛盟友包括南韓和日本的承諾堅定不移,並時刻準備保衛美國和盟國不受任何攻擊。
得知消息後,南韓軍方進行了精確打擊導彈演習,以此作為回應。南韓總統文在寅則強烈譴責北韓發射導彈的挑釁行為。
據NBC報道,夏威夷會在12月1日進行冷戰後首次核打擊預警系統測試,預計此後每個月都會響起警報。警報期間,人們需要進入防禦設施,並等候聽取進一步的消息。
預警主要針對來自北韓的威脅,從朝鮮半島發射的導彈20分鐘就能飛抵夏威夷群島。當地政府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確定導彈的飛行軌跡,之後通知民眾做出反應的時間大約只有15分鐘。
北韓是一個擁有核彈頭的國家,自今年4月至9月間,幾乎每個月都發射兩到三枚導彈,此次是自9月中旬以來再次發射導彈。北韓的導彈試射,包括各種類型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甚至高超音速導彈。射程短的可以打到南韓、日本,射程稍遠的可以打到第二島鏈的關島,更遠的可以打到夏威夷甚至北美大陸。北韓似乎一再向世界表明,它擁有多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將核武器投射到任何它想打擊的地方。
北韓確實已經成功地讓全世界知道它擁有核打擊能力 ,但是並沒有像它所希望的那樣換取對手的敬畏和屈服。正相反,北韓的核力量成為驅動地區核擴散的原動力。
南韓的民意調查顯示,長期以來有超過半數的人支持發展核武器。南韓的主流政治也主張提升韓美軍事合作水平,讓韓美聯合軍演實現正常化,加強導彈防禦合作,在南韓部署美國的戰術核武器,以及加入美日印澳安全對話機制。
在明年的南韓大選中,不排除某個政黨為迎合民意抓住核問題參加競選,並在勝出後予以兌現的可能性。南韓已經採取措施擴大其武器裝備的能力,最近的潛艇彈道導彈發射表明南韓對抗威脅的努力和決心。如此看來,南韓不管是靠自己的能力擁核,還是靠美國部署戰術核武器,南韓與北韓的核平衡是遲早的事,除非北韓放棄核武器。
在中共和北韓兩個擁核近鄰的戰爭威脅下,日本社會的主流民意開始發生變化。11月25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和執政的自民黨正在商議修改日本中長期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針——《國家安全戰略》(NSS),要寫明擁有攻擊敵方基地能力。原因是中國、北韓兩個共產極權國家核武器和導彈技術升級威脅著日本的安全,日本需要具備對敵導彈發射裝置先敵打擊的能力。
與被動的導彈防禦系統不同,日本的策略是在敵方表現出攻擊徵兆時,先行打擊和破壞導彈發射基地。有觀察認為,在本次日本議會選舉中,對上述觀點持積極態度的議員大舉當選,這是一種間接的民意反映,它很可能開啟日本進攻性戰略的禁區,並更廣泛地發展主動攻擊能力。儘管日本政府曾經提出不擁有、不引進、不使用核武器的「三不原則」,但近年來日本政界也傳出不同的聲音。而北韓步步緊逼的核威脅,有可能促使一貫反對發展核武器的日本主流民意發生轉變。
對於南韓和日本,甚至包括台灣和澳洲,這些受到中共和北韓核威脅的國家,在技術上他們與核武器之間的距離可能只有一張紙那麼薄。2016年6月,當時的美國副總統拜登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實際上日本可以在一夜之間擁有核武器。」對這些國家來說發展核武器的障礙主要來自政治、外交和對國際公約的尊重。
造成東亞國家核擴散危險的根源就是擁核國家對無核國家不斷升級的挑釁和威脅。中共的核武庫正在快速擴大,對美國和印太地區國家構成安全威脅,特別是台灣和澳洲。相對於具有較強常規力量的中共來說,只能靠核力量威脅對手的北韓,對東亞鄰國來說更危險。這種核能力的失衡,在東亞地區造成的核擴散壓力比中東要嚴重得多。別看伊朗的核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但是伊朗與核武器之間還隔著材料、技術以及幾乎無法跨越的美、以全力遏制。
維持《核不擴散條約》的努力,不僅是對無核國家,也是對擁核國家的限制。擁核國家的核技術轉移、核能力增長,某種意義上更嚴重地破壞了《核不擴散條約》,因為它製造了地區核擴散壓力的升級。◇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