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SK海力士擬將尖端設備引進其在華的企業。此舉受到美國的反對。有專家認為,韓企在美中之間的選擇很重要,因為幾乎所有技術主導權都由美企掌握,所以強化美國主導的供應鏈才符合現實方向。

據路透報道,SK海力士原計劃將荷蘭阿斯麥(ASML)獨家生產的最新極紫外(EUV)光刻機引入其位於江蘇無錫的半導體DRAM工廠,用以進行技術升級,但由於相關設備可能被中共用於增強軍事力量,美方反對SK海力士將該設備引進到中國。

報道稱,如果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內得不到解決,SK海力士可能會在與頭號內存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和美國美光等對手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SK海力士是僅次於三星電子、排名全球第二的存儲晶片企業。無錫工廠是佔據SK海力士DRAM產量50%和全球DRAM產量15%的核心企業,由SK海力士和中國無錫新發集團共同出資3700多億韓元(約合440多萬億美元),已於今年10月初開始施工。

SK海力士社長李錫熙(Seok Hee Lee)表示,不會馬上向在中國的工廠引進EUV ,但「還有足夠的時間」。

不過,美國為了阻止中共利用最尖端半導體技術加強軍事力量,早從去年就開始實施對華半導體制裁政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去年曾要求,美國企業和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企業要想向中國出口半導體生產技術、裝備和零部件,必須事先得到美國商務部的批准。美國政府隨時可以阻止出口。特朗普政府還對荷蘭政府展開全方位遊說,阻止阿斯麥公司向中國半導體龍頭企業中芯國際(SMIC)銷售半導體技術。

針對SK海力士欲將最新極紫外(EUV)光刻機引入其位於江蘇無錫的半導體工廠,最近訪韓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曾對韓國CBS電台表示,美方反對有關公司在華引進相關設備,「是出於若將尖端設備引入中國恐將給國家安全帶來隱患的合理理由」。

而被問及美方是否會以安全為由將限制中國企業引進技術和裝備的措施,擴大至半導體以外的其它領域時,戴琪回答說,「國家安全雖與軍事和國防有關,但其涉及的範圍可能會更廣。」

韓國媒體普遍認為,不僅僅是半導體,美國還會將限制中國企業引進技術和裝備的措施,擴大至半導體以外的其它領域。

韓媒普遍報道稱,夾在美中科技戰中的韓國企業們因此可能受到衝擊。有分析認為,就像發生「薩德事件」時一樣,完全不同領域的韓國企業也會受到中共的報復。因為中國是購買韓國產半導體40%的最大客戶,加上通過香港的迂迴進口,所佔比重將超過60%。

對此,韓國meritz證券投資戰略組組長、研究委員李振宇(Jinwoo Lee)近日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事實上,韓國早已被納入美國供應鏈,是相對受益的國家,中美衝突本身在局部地區可能會給韓企在中國的事業帶來一些損失。

不過,他表示,這個SK海力士事件,與其說是個別問題,還不如說是美、中供應鏈向兩極分化的延續。 SK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已經在半導體存儲器領域享有壟斷地位,預料在美國供應鏈中的地位或影響力會很高,韓國半導體的地位在中國也不可替代,而且,「因為在今天的半導體市場上,競爭格局是通過數次半導體供應競爭、博弈才形成現在的現狀,所以雖然該事件會立即對韓國產生心理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很難說會造成損失。」

針對韓國企業今後應該如何應對的問題,他說,「除了AI部份領域,幾乎所有技術的主導權都由美國企業掌握。所以,加強與美國的聯動性,強化美國主導的供應鏈才是符合現實的方向。」「我認為相對來說,屬於美國供應鏈的產業應該比中國更有機會。」

「而現在到了站在哪一方變得重要的時候」,他強調,「從韓國的立場來看,會選擇傾向於美國,也應該選擇美國。」

另外,李振宇從韓國高度的對華貿易依存度和由此帶來的風險,以及美國對韓國的戰略價值再次提升的角度,分析了韓國企業選擇美國的必要性。

他說,「韓國雖然是向中國出口最多的國家,但從2010年開始,對華出口從未增加,其比重也停滯不前。 相反,韓國在美國供應鏈的比重卻在持續增加。 隨著市場的擴大,選擇誰、拋棄誰將變得很明確。」 

韓國央行11月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韓國對華出口總額自2010年以來基本停滯不前。原因是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跨國公司不斷將其全球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以及中美貿易衝突曠日持久。韓國央行分析預測,對華出口很難像過去那樣推動出口快速增長。

可是,韓國對美國的出口和投資走勢卻相反。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11月24日表示,2017年至今年,韓國對美國累計出口額較此前5年(2012-2016年)增長17.9%,特別是今年韓國對美國出口額同比增長31.0%,在韓國出口總額中所佔的比重達到15.0%。這是2004年創佔比16.9%後的最高值。

全經聯的統計還顯示,自2017年以來,韓國對美投資開始超過對華投資,一直位居榜首。尤其是去年,韓國對美投資達1180億美元,而對中國投資為942億美元,少於對東南亞的投資(1087億美元),位居第三。隨著三星、現代汽車、SK、LG在美國建設半導體、汽車、電池等大型工廠,對美直接投資有望繼續增加。

此外,李振宇還表示,SK海力士本次升級中國工廠的計劃受美國阻止事件,可能導致SK海力士和國內半導體業界迴避中國投資的現象擴散。因為「去中國化進程早已展開,在技術敏感度高的領域或因中國無法提供像以前一樣低廉的人工費等問題,偏好中國的趨勢已經過去。」

「方向是可能在中國內需市場以銷售爲目的建設工廠,但作爲生產基地或中間基地,中國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小。也就是說,投資規模本身可能比過去缺乏彈性。」他說。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