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督導廖先生重視義工培訓及發展。一間慈善團體的成果有賴於義工投入參與。社工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便是栽培義工,怎樣留住義工並一代一代承傳下去成了筆者的挑戰。廖稱世上真心為他人服務而沒有私心者是絕無僅有,只2%的人口屬「德蘭修女」這樣善心。那時香港有間時裝連鎖店名叫「2%」便是因而起名。突然覺得這時裝店也偉大起來。為了吸納更多服務對像成為義工,必先令他們得到好處,如聲望、特權、認同、歸屬感、增長知識、或個人成功感等。
廖先生根據社工們的興趣與特質,把我們安排在不同群組來培訓義工。喜歡小孩的年輕社工重點培訓「兒童義工」,青春猛男社工重點關注大專、大學生,而成熟的筆者就培育婦女義工。當年年末是機構的周年慶典,我們籌劃義工們在台上表演。身為社工,我們的做法不是指導演員該怎樣做。而是透過義工團隊一起商討,由他們決定表演甚麼、選取哪歌曲、穿上甚麼服裝等。目的是提升他們的效能感及強化溝通技巧。婦女義工選擇表演舞蹈。短短四個月,看見她們十位從互不認識到排練跳舞完後共晉午餐,已令我感欣慰。過程當然會產生紛爭,我的角色便是不偏不倚地作出協調及鼓勵她們說出感受。典禮過後,她們的笑容充滿成功感。在日後的人生,她們多了夥伴。而我的工作也得到廖先生的肯定。
他又常教導我們與人保持密切關係的秘訣:人際之間在乎有效的協助。初聽到時覺得人際間不用那麼勢利呀。後來細心觀察,朋友一句體諒的說話何不是給我心靈的協助嗎?「有效」則是指案主的需要。自此「有效的協助」這句話成了我的座右銘;無論是對案主、同事或是親友。
廖先生也常說「站在巨人的肩膊」。他鼓勵我們思考,不願直接地解釋。欠缺慧根的我想,像大衛對付巨人歌利亞嗎?還是要看得更遠大嗎?他培訓我們的日子有功,我漸漸掌握了。用西米露作例子。以前的西米露只有椰子味或是香芋,多以熱食為主。但某涼茶店把它改為芒果、西瓜、香蕉西米露,並以凍食為主。西米露便是「巨人」,涼茶店創辦人只需加入水果,便變成暢銷的甜品。
冷風起了,迴繞我的不是瀟颼聲,而是你堅定睿智的說話。◇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與本報立場無關。)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