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委任的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昨日發表最新報告,2016至2018年期間錄得59宗兒童自殺個案,較上一份報告(即2013至15年)年份錄得的個案多一倍。委員會向當局提出多項建議,建議加強教師識別有自殺徵兆的學生,並增加跨專業情緒支援。

2017年自殺宗數最高

委員會主席鄧麗華表示,報告檢視了2016至2018年間發生,共259宗已呈報死因裁判法庭的18歲或以下兒童死亡個案。數據顯示,當中100宗死於非自然因素,最多兒童死於自殺,有59宗,其次是意外共22宗、有8宗未能確定死因,7宗是遇襲致死。自殺個案較2013至2015年的3年增逾一倍,2017年更有24名兒童自殺,是過去10年最高。鑒於由2009年至2018年的10年內,兒童和青少年自殺為兒童死亡的第二大死因,委員會就這議題進行了專題檢討。

最小個案年僅10歲

委員鄧振鵬指,在有關自殺個案中,個案年紀最小僅10歲。從整體個案分析,最多人受學業困擾,其次是家庭,約六成人自殺前曾向身邊人或文字透露死念。有4宗自殺個案與沉迷手機遊戲等有關,有人因被父母沒收手機,激發其尋死。

另外,亦有人自殺前,將信件交予同學保管,叮囑未有進一步指示時不要拆開,有關做法或可能錯失介入的機會。鄧振鵬提到,從部份個案中的遺書發現,事主對死亡抱有扭曲觀念,認為人死後可以重生,部份事主透過作文及作品等表露情緒,內容血腥、黑暗。他建議老師提高敏感度, 如發現學生持續缺課、或者有死亡念頭,可嘗試了解原因,有需要時應轉介至學校社工。

被問到青少年如果遇上類似事件,或有同學曾向他們表達尋死念頭該如何處理,鄧振鵬說,即使有關同學只是抒發感受,也是需要幫助的高危個案,可能正面對很多痛苦的事,他認為寧可提高警覺性,增加懷疑程度。另外於疫情下,學童學習上面對轉變和挑戰,例如改為上網課,難以專注學習,或長時間未能與朋友見面等,令他們有失落感,有機會影響學童心理。

報告建議跨專業合作 警惕學生以文畫表死念

報告就預防兒童和青少年自殺,合共提出了22項建議,包括:提醒教師對學生在文字或藝術作品中表達的困難提高警惕;建議教師提高警覺,識別到作出侵略或破壞行為的兒童或已出現精神問題,有需要接受治療及尋求專業介入;加強跨專業協作,監察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兒童,以及教導學生認真看待和處理同學的自殺徵兆。此外,報告又建議有關方面在某些關鍵時期需要特別關注學生情況,例如長假後復課、學校成績發布日、公開試成績發布前後及剛升讀中一期間。

社署助理署長(家庭及兒童福利)鄒鳳梅說,學童自殺的原因可能涉及社會和身心理情況等,部份或是很突發,或有難以預計的原因存在。她認同委員會建議,需要加強多專業合作,因為不排除社工、老師和精神科醫生各自看到事件的不同面向,如果各方專業人士可加強溝通與合作,可更全面地檢視高危個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