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將《星島日報》美國版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後,引發各界關注。曾任前《星島日報》加拿大卑詩版的總編輯何良懋表示,對事件不感意外。不過他告誡同行,幫政權服務,將自己的新聞媒體變成(中共)的宣傳喉舌,是要付出代價的,包括放棄了自己的專業,損失其受眾及商譽;以及失去獨立媒體的價值,喪失公信力。

加拿大資深時事評論員何良懋告誡業界:幫政權服務,將自己的新聞媒體變成(中共)的宣傳喉舌,是要付出代價的。資料圖片。(大紀元製圖)
加拿大資深時事評論員何良懋告誡業界:幫政權服務,將自己的新聞媒體變成(中共)的宣傳喉舌,是要付出代價的。資料圖片。(大紀元製圖)

海外星島內容來自香港星島主報

前《星島日報》加拿大卑詩版總編輯何良懋本月8日接受本報《珍言真語》節目採訪時表示,《星島》海外版所擔負的任務眾所周知。海外版《星島》在20-30年前在多個國家都有發行,內容全部來自香港的主報,香港主報每天出版後,再將內容編制成海外版的內容在各地出版。「所以我們很明白《星島》是親建制、親中共建制、親北京 ,這是事實,不是我們說它親,而是事實就是這樣發展的。」

《星島》被美國司法部定性是外國代理人,對其影響如何?何良懋說,美國政府不會去干預《星島日報》美國版現行新聞的運作,但每年要向政府交出他們在《星島》的僱用及解僱人名單、物業買賣及租用、資源來源,以及許多細節,包括業務上的資料要向政府登記、報備。「牽涉到錢財、人員、資產的,須讓美國知道是哪些因素影響到你的編採決策和業務發展。」

流亡海外的大陸作家貝嶺(左)年前訪溫哥華時,由何良懋獨家採訪。(受訪者提供)
流亡海外的大陸作家貝嶺(左)年前訪溫哥華時,由何良懋獨家採訪。(受訪者提供)

將香港星島版面剪裁成海外市場使用

《星島》作為一個海外的中文媒體,在海外歷史悠久,何良懋說,加拿大多倫多的《星島》已有40多年的歷史,溫哥華的《星島》也有35年以上的歷史,美國紐約、洛杉磯的《星島》更為久遠,還有澳洲和英國倫敦等,它們的內容都來自香港的主報。香港主報每天出版後,便將內容編制成海外版使用的內容。「不是以前航空版那樣,整張印刷出來,就把廣告揭掉,就算是海外版,現在已經是本地化了。」

具體《星島》對海外版是怎麼運作的呢?何良懋解釋,香港《星島》版面多,「將它剪裁成為符合當地市場的篇幅,可能香港《星島》出過百的頁數、過百版,在海外可能只用三分之一、最多三分之二,通常都用不到一半,將它剪裁變成海外版的『中央廚房』的內容。」

深圳「中央廚房」編採輸海外

「這麼多的地方一起去使用香港的內容,就應該有人做一個統籌的,這些海外的就可以按照你廣告的位置和市場的定位,放進本地的內容。分成港聞、中國新聞、國際新聞、財經新聞、副刊娛樂、副刊的豆腐乾的專欄、其它的Lifestyle生活資訊給海外使用。並由一間深圳的Star Production公司去做這個中央廚房每天的製作,這個Star Production當然就由香港星島海外版,與深圳的一間公司組成一個合營公司,每天就去製作內容,製作內容就要與海外的不同地方的編採負責人要開每天的碰頭會、編輯會,這是海外版的宏觀的編輯會。」

何良懋以廚房安排菜單的方式來形容報紙的版面安排及製作過程。「今天的中央廚房頭盤是什麼呢?甜品又是什麼呢?主菜是什麼呢?將內容分成菜單,真的是有個菜單的,菜單里包括了不同的版面,還有多大的篇幅,全版、四分之三版、半版或者多少,開完會大家就決定,如果今天你本地沒有頭條的話,中央廚房就會推薦一個頭版的新聞給你們海外的同事用,就有了中央廚房所謂A1的故事,通常都是國際大事、中國新聞。」

「假如你真的沒有本地新聞的時候,或者你覺得有本地新聞但不夠中央廚房的頭條辣,那你就可以自行採用。開編輯會,各個地方的編輯負責人就拿著菜單,開自己本地的微觀的編輯會……是本地同事製作的,包括編輯、包括採訪,有沒有獨家的料,開完會就決定。比如今天溫哥華準備用什麼做頭條,就由當地的編採負責人去決定,結合中央廚房宏觀頭版以及其它菜單,編製成一個叫做樣書,明天出報的大樣是什麼呢?總共出多少張紙,港聞要用多少版、中國版要多少等等,以及前面我們本地新聞怎麼與中央廚房的內容融合?就搞出一張本地版的,例如溫哥華版的《星島》明天報紙的內容,接著去製作、印刷,就是這樣製作的。」

香港主報的內容海外只能作微調

講到具體香港發生的抗爭運動,深圳這個「中央廚房」怎麼取捨?何良懋以2014年的佔中運動作比喻說,中央廚房是將香港《星島》主報的訪問和要聞處理過之後,撤下本地版面廣告之後,交給海外,「我們收到這些來自香港的,無論是反送中還是佔中的內容,都要按照它原來的面貌放進去,是港聞就放港聞,是中國版就放中國版,如果是頭版就放頭版,我們可以做的只是微調。」

「當然要想有一些明天可以賣得出去的內容,就將你的自己(當地)的內容印出去,如果你不做就將香港的東西原裝照印也是一個方法,這些搬過來保證不會失敗,但是可能對於本地的讀者來說,會覺得好像沒有什麼味道,老是說香港的事情,所以我們通常都有本地的加工的,有加本地化的內容,香港的內容我們是改不了多少的。」

海外版星島日報一致避用法輪功字眼

海外版《星島日報》多次在一些敏感問題上遭到控訴。2001年9月20日,加拿大《星島》登載了一篇整版文章,將法輪功妖魔化成911恐怖分子,並給法輪功安上了一系列罪名,與江澤民政府鎮壓法輪功的宣傳手法極其相似,但星島沒有為這些指控提出任何證據。

問及星島日報海外版對有些報道,例如法輪功或其它一些敏感的議題有無報道禁令?何良懋直言,不是叫禁令,而是避用一些法輪功的字眼,「如果不是牽扯到一些真正的新聞意義的內容,我們絕少用法輪功、大紀元,甚至我們在新聞資訊,無論是圖片還是文字,我們都盡量不用的,這個是一致的。」

何良懋透露,事實上當時編輯911事件之後,將法輪功說成恐怖組織的類型,並非由任何海外的一個地方定的,而是來自「中央廚房」。「海外《星島》就不是來自近年,自從911之後,香港那邊就已經有這種看法。因為911之後,在多倫多當時編的《星島》,曾經將香港經過處理之後的911專題裏面,將法輪功放在一些恐怖組織的名義下邊、那個類別,就惹上了官司就輸了。」因此何良懋相信,避用法輪功字眼,以免再惹官非,是一個重要原因。

遇重要議題 中領館要求中文傳媒採用其招待會內容

何良懋舉例說,中國(中共)對外關係的議題,甚至「一帶一路」,中領館都會召集本地的中文傳媒,無論電子,就是電台、電視以至到文字傳媒、免費報紙、網媒,去中領館進行座談會或新聞發布會,「我們都會按照它的招待會的內容,就採訪一些合乎新聞價值,也都是適合公眾閱讀的公共資訊將它發佈。」

2018年10月中,時任加西卑詩版《星島日報》總編輯何良懋(左),交棒予助理總編輯張曉軍。(受訪者提供)
2018年10月中,時任加西卑詩版《星島日報》總編輯何良懋(左),交棒予助理總編輯張曉軍。(受訪者提供)

新聞從業員須以專業判斷及良知去監察政府

不過,何良懋直言,他在任時沒有將中領館或者官方的新聞稿照單全收,「就算不是新聞,就算是一些社區消息,來自中領館那些什麼漢語橋啊,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就是迎接新同學、新的學期的資訊我們全部都會改寫,在我任內我不會照用。因為這些是宣傳,我們會將它改寫成為有新聞價值,是公眾應該知道的準確資訊,甚至再度採訪都有的。」

何良懋重申,新聞從業員必須有自己的專業判斷及新聞良知,「對於所有來自官方的資訊我一定會過濾,一定要重新整理,不能夠讓官方的文獻原汁原味出街,因為我們不是《人民日報》,我們不是新華社,我們是一個獨立的新聞媒體,所謂獨立者,是有一幫跟政府平起平坐的工作者去監察政府、去監察權力中心,我們的地位不會低於一個政府,所以我們要做我們的專業行為,就是要把關,就是要去向政府問責,向官員問責,甚至挑戰一些官方的說法,這是我們正常的新聞運作的ABC而已。」

《星島》被定性為外國代理人,對其它媒體有何警示?何良懋直言,幫政權服務,將新聞媒體變成一個宣傳喉舌,是要付出代價的。其一,受眾以及商譽,「因為你將自己獨立的聲音變成了政權的喉舌,你是放棄了自己的專業。」第二個損失,會被外國政府變相製裁,影響這份報紙在外國社會的公共形象,「受眾如果知道了,他就會衡量一下這樣的媒體的內容,特別新聞那部份、評論那部份、還有多少可信性,那個公信力還剩下多少?所有的讀者或者是聽衆,那些受眾心中就應該有數了。」@

節目播出:9月10日
文字更新:9月11日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