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半以來,加密貨幣的熱度持續上升,不僅產業規模逐漸擴大,還吸引了許多人冒險投資,引起各國政府關注。外媒指出,全球監管機構多年來都未予關切,如今加密貨幣崛起想加快腳步監管,即使正擬定相關法規,但仍需一段時間才能實施,面臨重重困難。
《華爾街日報》8月23日報道,比特幣(Bitcoin)總價值已超過九千億美元(約新台幣24.8兆元),僅低於少數大型企業;穩定幣(stablecoin)等數位幣,則提高加密貨幣交易和發行的便利度,亞洲一些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甚至提供100倍的槓桿交易,還常提供給交易員在多國不合法的產品。
多年以來,各國監管機構和立法官員都不太關注加密貨幣產業,如今迫切地想要補上進度,但這一點都不容易。報道指出,加密貨幣已成為叛逆性質的產業,且採用積極部署新產品,並快速累積用戶的策略,導致監管法規常常只能「亡羊補牢」。
目前全球幾家大型加密貨幣業者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幾周前,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陸續在英國、意大利、德國、荷蘭、日本和香港等地遭當局禁止,或是被警告提供特定的加密貨幣投資產品。
幣安已表示,所有新用戶都將須提供證明文件和個人照片以驗證身份;另一家大型交易所BitMEX則與美國監管單位就民事指控達成和解,支付了1億美元,用於了結有關其數年來允許非法交易和違反反洗錢規定的指控。
不過,多數業界機構都認為,過去18個月來因加密貨幣行情上漲、市場興趣激增而備受鼓舞的加密貨幣圈,不太可能突然改變運作方式。另一方面,雖然各國監管機構正對加密貨幣業展開前所未見的監管行動,但各國迄今的措施似乎很有限,每個主要司法管轄區的做法也大相逕庭。
為加密貨幣業者等科技公司提供諮詢的Anderson Kill PC合夥人柏恩(Preston Byrne)指出,加密貨幣業者都在搶市場,「一些加密貨幣機構認為,無論對錯,快速行動並打破常規就是正確之道,而且到目前為止,這種途徑已經造就一些規模相當大的企業」。
報道指出,各國監管當局和加密貨幣業者主要有4個潛在衝突點,包括投資者保護、遵守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規定、取得銀行和支付基礎設施的管道,以及避稅問題。
中美歐政府各行其是 加大監管難度
此外,報道指出,加密貨幣市場是全球市場,但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監管卻各行其是,從而提高了監管工作的難度。
美國方面,監管機構已對規避投資者保護規定的加密貨幣計劃處以罰款;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主席詹斯勒(Gary Gensler)曾形容加密貨幣市場像「狂野西部」(Wild West),需要將更多交易活動納入法律規範。
不過,報道指出,這也取決於美國國會是否通過立法來擴大SEC的權力,或為加密貨幣創建特殊的監管系統。然而,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將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國會在了解加密貨幣運作問題的進度一直很緩慢。
歐洲則採取行動,正在制定專門規範加密貨幣的法規,不過也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實施。至於中國,雖然中共當局近期持續打壓加密貨幣產業,但周邊對加密貨幣較友善的地區,卻陸續開設加密貨幣交易所,例如香港就已成為這類避風港,不過香港一名加密貨幣企業家也說,必要時他還是會遠走高飛到其它地方。#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